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要讲究勤勉用功,更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本文从精心导入、交流互动、关注学习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四方面入手,阐述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策略,以期达到与广大师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的学习探索中获得新知是值得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下面就如何让一个个的学生睁大眼睛地听讲,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1. 精心导入,巧妙引进课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开个好头,也就意味着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此时是关键。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由故事导入、或诗词导入、或歌曲导入、或谜语导入、或背景导入等,我们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灵活掌握。历史课中的故事很多,建议我们的教师可以向《百家讲坛》中一些著名学者们学习,学习他们精彩幽默的语言,来讲述历史课文中的典故或者故事,作为导语部分,效果将会很明显。伟人的事迹对于学生也有较强的塑造性,因此在讲述之时,多搜集些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又很熟悉的事迹,例如讲解毛泽东这个人物时,可以多讲述些年轻时期的毛润之的故事,这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性。
2. 交流互动,创造开心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还给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要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例如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历史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史料,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教学,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可以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3. 关注学习状态,建设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决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既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关注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其次,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标新立异,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等。
再次,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涨。在课堂上感受到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来调控,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有独到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大大增强课堂实效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除了常规备课之外,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达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历史知识丰富多样,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特别多,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历史经过,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并运用历史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改变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将电影《鸦片战争》中的某些画面,将电影《开天辟地》中的一些片段,将影视片《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大典》中的精彩镜头等制作到历史课件中去,有的一分钟,有的几分钟,有的是场景,有的是三维动画,把它们分别用于历史课“鸦片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解放战争”等章节的课堂教学,这些内容重现了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行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走入了过去的时光,重温了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适当旁白,巧妙设问,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则会出现议论、看书、思考的活跃场面,取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备课时多动脑筋,就一定能想出来。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点滴经验,仅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的学习探索中获得新知是值得初中历史教师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下面就如何让一个个的学生睁大眼睛地听讲,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1. 精心导入,巧妙引进课堂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因此开个好头,也就意味着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已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此时是关键。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由故事导入、或诗词导入、或歌曲导入、或谜语导入、或背景导入等,我们在备课时应精心设计、灵活掌握。历史课中的故事很多,建议我们的教师可以向《百家讲坛》中一些著名学者们学习,学习他们精彩幽默的语言,来讲述历史课文中的典故或者故事,作为导语部分,效果将会很明显。伟人的事迹对于学生也有较强的塑造性,因此在讲述之时,多搜集些学生平时接触不到的又很熟悉的事迹,例如讲解毛泽东这个人物时,可以多讲述些年轻时期的毛润之的故事,这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社会性。
2. 交流互动,创造开心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老师还给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要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例如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历史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体的史料,如能灵活运用必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教学,加强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可以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3. 关注学习状态,建设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决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既是时代发展、课程改革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关注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其次,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观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看学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说明所学知识,看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看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标新立异,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等。
再次,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高涨。在课堂上感受到他们张扬的活泼生气,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还可以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来调控,如摇头否定,则表明他有异议;如情绪激昂、跃跃欲试,则表明他还有独到见解。我们也可以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绪。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大大增强课堂实效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除了常规备课之外,还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可以达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历史知识丰富多样,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特别多,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历史经过,可以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并运用历史知识。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改变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观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将电影《鸦片战争》中的某些画面,将电影《开天辟地》中的一些片段,将影视片《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大典》中的精彩镜头等制作到历史课件中去,有的一分钟,有的几分钟,有的是场景,有的是三维动画,把它们分别用于历史课“鸦片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民解放战争”等章节的课堂教学,这些内容重现了生动传神的历史画面,行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强化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精彩的画面,让学生走入了过去的时光,重温了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此时教师再适当旁白,巧妙设问,学生为了寻求答案则会出现议论、看书、思考的活跃场面,取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备课时多动脑筋,就一定能想出来。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点滴经验,仅供同行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