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的著名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爱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1986年,“大语文教育研究与实验”立项河北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996年,立项为全国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04年,立项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专题。为了不虚“眉山观摩之行”,我收集并学习了这种思想,对照语文新课程标准,反思自己教学实践,初步地形成了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1、语言文字训练是“轴”。在班级授课的主流背景下,任何学科教学都得遵循这个首要原则。只是作为工具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必须承载更多的东西。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一点一滴,不急不躁地进行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去活化、去挖掘,去生成新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指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深刻理解,从而更深人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众星拱月”这个词时,我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在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珍贵收藏时,我指导学生重点抓住“有……也有”这一句式体会圆明园景点的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再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最珍贵”等词语使学生弄懂“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这样当学生学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段时,就会自然地产生痛惜、愤怒之情,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理解最后一段时,我又引导学生抓住“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体会出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深刻体会了文本的内涵。
2、语文素养提高是“心”。语文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表征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在内的素质,是构成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及能力个性的重要方面,是主体人进行语言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素质结构。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我先进行了如下的引导:“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于是,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纷纷说出伯牙的琴声中会表现出哪些美景:天空中悠悠白云飘过的的画面;春天里,徐徐的清风慢慢地吹过;树林里,小溪哗哗地流过那潺潺的流水声……这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些画面从文字引发,在脑海中描画。通过这样的想象,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铺垫。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教学环节:“现在我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我们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于是我们会赞叹道:“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你会怎样赞叹?”学生练习语言表达。“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样以文言学为载体将语言、情感积淀下来,化为语言实践的能力,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以生活为立足点
语文素养提高光靠十几本教材是不行的。事实证明,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越容易理解,而且语言的运用主要在实践中完成,书本化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所以,要有大视野,把学习的目光投向生活,把实践的步伐引向生活,把整个语文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上。
1、引人生活。课本的内容源自生活,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适量引入生活资源进行适度拓展,增加训练语言的量,提高学习语言的质。比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引入当地社会生活资源——煤矿业为了经济利益,疯狂地采挖煤炭,导致矿区地表严重缺水等生态灾难,把生活当成一种学习资源,融人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说明的表达训练。
2、走向生活。语文素养要在大量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课堂只是一个浓缩的小天地。我们不仅要在课堂内引人生活资源,还要善于在课外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学习走向广阔的生活。如: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机会,组织学生给父母写宣传信,给学校写建议书等,在广阔的生活中进行运用语言的实践。
3、创造生活。此外,教师还得有意识地创生一些“语文化”生活资源。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课外活动,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诸如:每月班委“述职”,群众评议;60周年国庆后,交流所见、所闻、所感;在课余让学生观察蚂蚁有几条腿;尽可能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学习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以育人为归宿
教育的任务就是育人。语文虽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学科,但也有很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是进行学生人格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因此,育人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扎扎实实地阅读理解,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字,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感受做人的精神,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感知做人的情怀,在一句旬至理名言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一、以课堂教学为轴心。
1、语言文字训练是“轴”。在班级授课的主流背景下,任何学科教学都得遵循这个首要原则。只是作为工具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必须承载更多的东西。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一点一滴,不急不躁地进行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去活化、去挖掘,去生成新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指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揣摩,深刻理解,从而更深人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众星拱月”这个词时,我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在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珍贵收藏时,我指导学生重点抓住“有……也有”这一句式体会圆明园景点的数量众多,风格各异,再引导学生抓住“上自……下至……”“历代”“名人书画”“奇珍异宝”“最珍贵”等词语使学生弄懂“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一问题,这样当学生学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段时,就会自然地产生痛惜、愤怒之情,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理解最后一段时,我又引导学生抓住“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体会出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深刻体会了文本的内涵。
2、语文素养提高是“心”。语文的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表征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素质。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习惯、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在内的素质,是构成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及能力个性的重要方面,是主体人进行语言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素质结构。
比如,在教学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时,我先进行了如下的引导:“我们知道俞伯牙是当时楚国有名的音乐家,那作为一个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声还会表现那些动人的场景呢?”于是,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纷纷说出伯牙的琴声中会表现出哪些美景:天空中悠悠白云飘过的的画面;春天里,徐徐的清风慢慢地吹过;树林里,小溪哗哗地流过那潺潺的流水声……这是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些画面从文字引发,在脑海中描画。通过这样的想象,孩子们充分理解了“伯牙善鼓琴”,从而为“知音难觅”做了相应的铺垫。于是,又有了下面的教学环节:“现在我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我们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于是我们会赞叹道:“善哉,徐徐兮若清风!”“现在你们都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你会怎样赞叹?”学生练习语言表达。“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样以文言学为载体将语言、情感积淀下来,化为语言实践的能力,达到了“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以生活为立足点
语文素养提高光靠十几本教材是不行的。事实证明,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越容易理解,而且语言的运用主要在实践中完成,书本化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所以,要有大视野,把学习的目光投向生活,把实践的步伐引向生活,把整个语文学习立足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上。
1、引人生活。课本的内容源自生活,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适量引入生活资源进行适度拓展,增加训练语言的量,提高学习语言的质。比如,我在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就引入当地社会生活资源——煤矿业为了经济利益,疯狂地采挖煤炭,导致矿区地表严重缺水等生态灾难,把生活当成一种学习资源,融人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说明的表达训练。
2、走向生活。语文素养要在大量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课堂只是一个浓缩的小天地。我们不仅要在课堂内引人生活资源,还要善于在课外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学习走向广阔的生活。如:借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机会,组织学生给父母写宣传信,给学校写建议书等,在广阔的生活中进行运用语言的实践。
3、创造生活。此外,教师还得有意识地创生一些“语文化”生活资源。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课外活动,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诸如:每月班委“述职”,群众评议;60周年国庆后,交流所见、所闻、所感;在课余让学生观察蚂蚁有几条腿;尽可能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学习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以育人为归宿
教育的任务就是育人。语文虽是以语文资源为载体的学科,但也有很明显的“借书育人”特点,是进行学生人格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因此,育人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
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扎扎实实地阅读理解,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文字,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中感受做人的精神,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感知做人的情怀,在一句旬至理名言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