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以原型范畴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口译中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原形翻译词替代方法和“次原型”矫正策略,帮助口译者缓解压力的同时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原形范畴理论;口译方法;口译策略
一、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具有范畴成员最多特征的原型和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的其它成员以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及边界。原型是范畴的典型成员,与其它范畴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因此,它是范畴的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依据与原型成员相似性的多少分别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构成范畴的边缘成员。从最典型的成员到最边缘的成员其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
二、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与“次原型”矫正策略
由于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对译者在时间上要求的苛刻性,所以译语和源语之间难以做到如笔译那样的精确对应。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该原型是建立在与“家族相似”模糊分类理论上(Bell,2005)。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果译者只抓住了原型的意义,而不记得或不知道非典型词,并不是他们的错。例如:在同声传译中,将“雪鸡”译成“猫头鹰”不能归为错误。译者容易想起最具显著特征的原型词。于是译者“退而求其次”,用原型词求得宽泛的对应。
这种宽泛的对应势必影响译文的质量。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既能减轻短时记忆压力,又可以提高口译质量?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种处于过度状态的词处在原型词和对应词之间,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次原型词”。
例如:“靳柯想要刺杀秦王”(梅,2000)。说话人话音刚落,口译者就开始解码:“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可能由于压力和短时记忆负担,所以译者一开始没能找到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用“kill”来代替,因为“kill”是一个基本范畴词,但是译者立马想到“kill”过于宽泛,并没有表现出“杀”的方式和动机,而“次原型词murder”会更好一些。但是,译者突然间意识到了“刺杀”其实就是“暗杀”,于是找到了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就用“assassinate”取代了“kill”。所以最后的译语输出是这样的:“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 Er…Exactly speaking, assassinate the king of Qin.”
综上所述,译者在口译时采用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和“次原型”矫正策略的步骤为:(精确对应词)-原型词-次原型词-精确对应词。括号表示可选择。
三、结语
由于口译活动也可看成是原型理论范畴,所以笔者才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口译中来,尤其是用来解决口译中由于时间仓促而造成的翻译困难问题。口译的“时效性”特征在短时间内使给译者在心里和记忆力两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译者在寻求译语对应词时,难免出现无法找到精确对应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应运而生,来求得双语间的宽泛大致的对应。但是又出现了另一问题:译文质量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一新生问题,笔者又提出“次原型”矫正策略,即译者在原型词之后,下意识地搜索“次原型”词来校正之前的原型词,并用衔接语使译文连贯。这是口译者的一种搜词策略,通过这条路线,缓解译者压力并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Roger T Bell.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Wittgenstein,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New York: Macmillan, 1953.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关键词:原形范畴理论;口译方法;口译策略
一、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具有范畴成员最多特征的原型和与原型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的其它成员以及模糊不清的边界组成,即范畴的三个组成要素:原型、其它成员及边界。原型是范畴的典型成员,与其它范畴成员享有更多的属性。因此,它是范畴的核心成员,其它成员依据与原型成员相似性的多少分别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构成范畴的边缘成员。从最典型的成员到最边缘的成员其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
二、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与“次原型”矫正策略
由于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对译者在时间上要求的苛刻性,所以译语和源语之间难以做到如笔译那样的精确对应。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该原型是建立在与“家族相似”模糊分类理论上(Bell,2005)。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如果译者只抓住了原型的意义,而不记得或不知道非典型词,并不是他们的错。例如:在同声传译中,将“雪鸡”译成“猫头鹰”不能归为错误。译者容易想起最具显著特征的原型词。于是译者“退而求其次”,用原型词求得宽泛的对应。
这种宽泛的对应势必影响译文的质量。那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既能减轻短时记忆压力,又可以提高口译质量?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种处于过度状态的词处在原型词和对应词之间,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次原型词”。
例如:“靳柯想要刺杀秦王”(梅,2000)。说话人话音刚落,口译者就开始解码:“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可能由于压力和短时记忆负担,所以译者一开始没能找到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用“kill”来代替,因为“kill”是一个基本范畴词,但是译者立马想到“kill”过于宽泛,并没有表现出“杀”的方式和动机,而“次原型词murder”会更好一些。但是,译者突然间意识到了“刺杀”其实就是“暗杀”,于是找到了精确对应词“assassinate”。于是,就用“assassinate”取代了“kill”。所以最后的译语输出是这样的:“Jin Ke has decided to kill the king of Qin。 Er…Exactly speaking, assassinate the king of Qin.”
综上所述,译者在口译时采用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和“次原型”矫正策略的步骤为:(精确对应词)-原型词-次原型词-精确对应词。括号表示可选择。
三、结语
由于口译活动也可看成是原型理论范畴,所以笔者才把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口译中来,尤其是用来解决口译中由于时间仓促而造成的翻译困难问题。口译的“时效性”特征在短时间内使给译者在心里和记忆力两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译者在寻求译语对应词时,难免出现无法找到精确对应词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原型翻译词替代方法应运而生,来求得双语间的宽泛大致的对应。但是又出现了另一问题:译文质量不达标。为了解决这一新生问题,笔者又提出“次原型”矫正策略,即译者在原型词之后,下意识地搜索“次原型”词来校正之前的原型词,并用衔接语使译文连贯。这是口译者的一种搜词策略,通过这条路线,缓解译者压力并提高译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Roger T Bell.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Wittgenstein,L.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New York: Macmillan, 1953.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