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影响学生德育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环境新变化的影响,又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潮流的影响,但高校道德教育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面对青年学生急风暴雨般的思想变化,未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教育理念和德育模式,使其陷入困境。
(一)德育改革中更新“过热”
面对新形势,各高校都积极进行德育改革,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加强传统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改革的过程中急于更新观念,使得本应坚持和加强的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放松和削弱了。
其实,加强和改革德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德育改革是要根据社会变化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特点,给学校德育注入时代的色彩和新的生命力,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但是,改革不是对传统德育的一概否定,它要否定的是传统德育中不利或妨碍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观点、内容、方法。而传统德育中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观念、内容和方法,则要肯定和加强。
(二)教育理念上“重智轻德”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实际就是“成人”和“成才”教育。其中“成人”教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但目前,一些高校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上,明显重智育轻德育。长期以来,强调德育要为智育服务,而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学、就业方式的变化,高校在资源配置和管理上也都表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的倾向,导致大学生重智力开发、轻道德教育,严重制约了高校德育效果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导致越过道德底线、人性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德育模式严重滞后
我国高校现有的德育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缺乏对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具体运用。表现为重视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把德育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进行书本教育。忽视道德的实践性和交互生成性,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使道德教育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四)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德育主要的考评办法是闭卷考试(60%)+平时成绩(40%),即所谓的“权威式评价”。闭卷考试可能使一些学生临阵磨枪而获得好成绩;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多趋向于“静态”的评价,往往只看到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趋向,例如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强化这一思想趋向,只看到其积极进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赞扬,却没有注意其带有“自由化” “自我中心”思想影响的一面。这种考评方法很难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不能及时发挥德育的防范功能和教师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创新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把“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自身在完成这项战略任务中的责任,为此,我们要扎实推进教育观念的创新,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价值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将德育目标、过程和智育目标、过程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
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年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心理健康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教育若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有智商没智慧,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二)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关键。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是要依赖于客观生活实践的,而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有科学的前瞻性,这就要求我们时时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影响德育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更新德育内容。根据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和学校德育多元化导向的多种任务,现阶段高校德育内容应逐步增加现代社会的一般或普通的社会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乃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教育等等,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模式创新
积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增强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把大学生当作德育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把德育要求看成是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惟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深入大学生的心灵,并转化为大学生道德自觉的行为养成。我们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考。二是要探索实施情感型德育模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情感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德育工作的主客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有感的人,人给人做工作,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主客体之间要有认同感、信任感,这样才能发生效力。三是要探索实施氛围型德育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四)建立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系(院)学生会等职能部门牵头、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和相互协调配合的一体化体制。二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三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可建立起大学生个人档案,跟踪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评估标准的制定,定期考核评估,使学生得以认可。这种趋向于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了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指向性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当前,影响学生德育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环境新变化的影响,又有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潮流的影响,但高校道德教育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面对青年学生急风暴雨般的思想变化,未能及时准确地调整教育理念和德育模式,使其陷入困境。
(一)德育改革中更新“过热”
面对新形势,各高校都积极进行德育改革,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加强传统德育之间的关系。在德育改革的过程中急于更新观念,使得本应坚持和加强的教育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反而放松和削弱了。
其实,加强和改革德育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德育改革是要根据社会变化和教育对象思想变化的特点,给学校德育注入时代的色彩和新的生命力,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保证。但是,改革不是对传统德育的一概否定,它要否定的是传统德育中不利或妨碍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观点、内容、方法。而传统德育中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观念、内容和方法,则要肯定和加强。
(二)教育理念上“重智轻德”
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实际就是“成人”和“成才”教育。其中“成人”教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第一位的。但目前,一些高校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上,明显重智育轻德育。长期以来,强调德育要为智育服务,而削弱了德育自身的系统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学、就业方式的变化,高校在资源配置和管理上也都表现出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的倾向,导致大学生重智力开发、轻道德教育,严重制约了高校德育效果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导致越过道德底线、人性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德育模式严重滞后
我国高校现有的德育模式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精神,缺乏对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具体运用。表现为重视道德目标和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把德育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进行书本教育。忽视道德的实践性和交互生成性,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失去凭依,使道德教育成为观念的说教、规范的灌输、行为的约束,使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四)德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德育主要的考评办法是闭卷考试(60%)+平时成绩(40%),即所谓的“权威式评价”。闭卷考试可能使一些学生临阵磨枪而获得好成绩;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多趋向于“静态”的评价,往往只看到学生思想变化的主要趋向,例如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强化这一思想趋向,只看到其积极进取的一面加以肯定和赞扬,却没有注意其带有“自由化” “自我中心”思想影响的一面。这种考评方法很难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比较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不能及时发挥德育的防范功能和教师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高校道德教育的创新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思路,探索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观念创新
更新观念是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把“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高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自身在完成这项战略任务中的责任,为此,我们要扎实推进教育观念的创新,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价值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将德育目标、过程和智育目标、过程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
塑造德才兼备的青年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传播知识,增强生存能力,只是教育的部分使命,并非全部。教育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注意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关注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心理健康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教育若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可能有智商没智慧,有文化没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这是十分危险的。
(二)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关键。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是要依赖于客观生活实践的,而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有科学的前瞻性,这就要求我们时时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影响德育的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更新德育内容。根据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和学校德育多元化导向的多种任务,现阶段高校德育内容应逐步增加现代社会的一般或普通的社会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乃至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开放意识、竞争意识、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受挫能力教育等等,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模式创新
积极构筑新型的德育模式,增强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探索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把大学生当作德育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把德育要求看成是大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惟有如此,道德教育才能深入大学生的心灵,并转化为大学生道德自觉的行为养成。我们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思考。二是要探索实施情感型德育模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情感投入。只有从情感入手,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德育工作的主客体都是活生生的有情有感的人,人给人做工作,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主客体之间要有认同感、信任感,这样才能发生效力。三是要探索实施氛围型德育模式。德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学校全部工作就是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四)建立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系(院)学生会等职能部门牵头、基层党组织具体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和相互协调配合的一体化体制。二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三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可建立起大学生个人档案,跟踪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并且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评估标准的制定,定期考核评估,使学生得以认可。这种趋向于动态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了评价对学生成长的指向性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