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儿童聚焦学习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uuu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4个月,当我第二次见到广州市烟墩路幼儿园林举卿园长的时候,她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周老师,我们老师跟我说,写“学习故事”上瘾!现在,每天不把自己发现的孩子学习中的‘哇时刻’记录下来,老师说会觉得有点‘犯罪感’,哈哈!”
  在北京,程洁老师一直有记录自己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习惯,在孩子1岁多时接触到了“学习故事”,然后开始为孩子写“学习故事”并读给孩子和家里人听。程老师说:“我发现,开始写‘学习故事’以后,我在家里的地位上升了,每天下班回家,我妈妈(外婆)都要跟我分享白天她看到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哇时刻’,让我记下来。前些天,我妈妈自己写了第一个‘学习故事’,问她为什么不等我回来记,她说怕自己又像以前那样忘记了!”
  北京延庆第三幼儿园的刘胤老师在探究和尝试“学习故事”一个学期后,谈到“学习故事”给她带来的最大改变:“因为每天都被能干的孩子所感动着,职业幸福感增强了;因为看到的都是孩子能干的方面,所以,再不和孩子较劲了,师幼关系变得更和谐和融洽了;因为观念转变了,所以能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让他们更加享受童年生活。”
  那么,“学习故事”是什么?它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孩子在老师眼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让老师们的工作状态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呢?
  一、“学习故事”是一套由明确儿童观引领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故事”是一套来自新西兰的儿童学习评价体系。新西兰国家早期教育课程框架《TeWhariki》(注:毛利语,音“特·法里基”)中提出的教育理念、原则和儿童学习和发展线索引领着“学习故事”的评价理念和实践。在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儿童观引领下,“学习故事”希望教师相信儿童,在日常学习情境中发现儿童能做的、优势和兴趣,并以此作为教学和评价的切入点,在不断“注意-识别-回应”儿童学习的过程中,为儿童提供多元化的促进和拓展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以支持儿童在自主自发的游戏中主动学习和探究,发展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建构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论。
  不过,许多教师在刚接触“学习故事”的时候,经常会问“学习故事”和我们以前所做的观察记录、照片故事或教育反思有什么区别呀?它们似乎都是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解读,并用叙事的方式呈现出来,给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引。
  教师们的观察很敏锐,是的,从形式上看,“学习故事”和“观察记录”等老师熟悉的观察和记录幼儿学习的方式似乎很相似。不过,在每一个儿童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儿童观的引领下,“学习故事”有着明确的观察和评价儿童学习的视角,那就是在观察和评价中尽力去发现儿童的优势、能做的和兴趣,而不是去找儿童的缺点和不足。因此,“学习故事”希望教师们捕捉儿童每日生活和学习中一个个让人惊喜的“哇时刻”,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刻画儿童作为“有能力和有自信心的学习者和沟通者”这一形象,解读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并在与儿童分享教师所写的“学习故事”时和他们一起回顾学习历程,让他们也能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和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成长的力量。
  “学习故事”中的观察,是为了倾听和读懂儿童的心声,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兴趣、想法、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收集能帮助我们全方位了解孩子的信息,然后再加以分析。因而,撰写“学习故事”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孩子的不足,为孩子制定“补缺”的方案,进而“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游戏;而是为了懂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懂他的所思所想,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然后再思考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很多教师都表示,从“学习故事”的“发现优势、能做的和兴趣”这个视角观察和评价幼儿能够让他们用欣赏和接纳的眼光去看孩子。例如,当发现一个斜靠在墙边一直站着阅读同一本书的孩子时,教师不再马上想着“如何培养他正确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阅读兴趣”之类的预设教学目标;而是先欣赏和接纳这个“专注”阅读的孩子,试图了解“他为什么会对这本书这么感兴趣呢”,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兴趣,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孩子探究感兴趣的内容。同样的,当发现一些幼儿的“问题行为”时,老师也开始学着不马上将这些“问题行为”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联系在一起,而是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想法,并从环境、关系和儿童自身等层面解读孩子的行为,然后再思考和选择如何回应儿童。
  在不断发现孩子的优势、能做的和兴趣的过程中,在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学习故事”中,教师们开始发现孩子自身的力量!有的教师说,“学习故事让我重新认识儿童,评价儿童发展的观念发生转变,也开始体会和接受真正的儿童观”;还有的教师说感受到了“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冲击,同时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无论是在自己如何看待孩子上,还有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上”。这可能就是“学习故事”的魔力之一吧!
  二、“学习故事”是一套支持儿童在“玩中学”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新西兰早期教育机构中儿童的学习状态以由“儿童——环境——关系”主导的生成呼应式学习为主,由“教师——教材——教具”主导的规定好的课程基本看不到,而“学习故事”中记录的也大多是发生在孩子热切专注地投入到“生成呼应式”学习状态中让教师感觉到的惊喜的“哇时刻”。于是,北京三义里一幼的刘婷老师在了解了新西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后发出了“环境好开放,时间好充裕,孩子好自由,老师好轻松”的感慨。新西兰教师写的“学习故事”中孩子们自主、自信的游戏和学习状态更是让中国的教师们也憧憬和期待不已。
  为什么新西兰的幼儿教师就可以“不上课,不研课,不做课”呢?没有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教学活动,只在“玩中学”,儿童能够全面发展吗?
  在《TeWhariki》中,“课程”被定义为“在一个专为支持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早期教育环境中所有直接或间接经验、活动和事件的总和”。在这样一个广义课程观的引领下,新西兰幼教工作者把和儿童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幼教机构中的一草一木,幼教机构中所有人(儿童、教职员工和家长)都视为课程的一部分,儿童学习的契机也就蕴含在每一分钟里、一草一木中和与身边每一个人的交互关系中。课程发展的线索也就是蕴含在儿童自主自发地探究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即儿童“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断注意和识别每个儿童对什么感兴趣,在探究什么,发现儿童学习的线索,追随儿童的兴趣,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并在与儿童不断互动和呼应中促进学习和课程的发展。   北京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大班陈莉老师就在“学习故事”中记录了一段支持儿童在“玩中学”的学习旅程。一天,一位小朋友把几辆旧玩具车圈在了一个木条积木搭成的圆圈中,然后告诉大家这是赛车场,从而引发了小伙伴们天马行空的关于赛车的讨论。这也让班里的教师们注意到到孩子们对赛车的兴趣,在以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教师们持续“注意——识别——回应”着孩子们的游戏,追随并支持孩子们对赛车、赛道、赛手、赛车比赛、赛车团队的兴趣。而孩子们的学习也从仅有几个孩子参与的对各式各样赛道的探究,发展成了几乎吸引了全班孩子参与的“汽车争霸赛”。在教师们撰写的学习故事“神奇的赛车”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主导自己学习和主动参与的身影,看到了孩子们对“赛车”的兴趣是如何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发酵”和一步步推进的,也看到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发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支持孩子们“玩中学”的过程中,班里老师们亲身体悟到“活动的生成与发展追随孩子的脚步……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轨迹……”这两句话的含义和价值。
  发生在陈莉老师班里的故事让我们发现了“学习故事”的另一大魔力,那就是它有可能让教师亲身体会到儿童在“玩中学”的价值,并在不断“注意——识别——回应”儿童自主自发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支持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线索,然后鼓励孩子不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挑战自己,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发展学习品质,并且建构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支持着孩子们探究,而孩子们也给教师们带来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教师们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激发了教师们进一步促进孩子学习的力量。
  三、“学习故事”传递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喜悦和爱
  在《学习故事和早期教育:建构学习者形象》一书中,玛格丽特·卡尔和温迪·李写道,“学习故事经常记录的、尽力做的是至少在某个文化、物质、学习、模式和概念空间里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师们在“学习故事”中经常会写到的是“儿童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并在“学习故事中传达他们在自己描述的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兴奋之情,以及那种会传染给家庭和儿童的对学习的热爱”。于是,当教师带着爱和喜悦分享自己所撰写的“学习故事”时,他们也在分享积极正面的学习经验,邀请孩子参与自我评价,并与家长分享经验,帮助家长从不同的视角理解自己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学习。
  有一位妈妈把老师写的元元造坦克的学习故事发布到朋友圈,朋友们立即回复了16个赞和以下评论。
  “元元的动手能力真强!老师也很认真负责呢!这样的幼儿园值得上!”
  “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很有创造力而且还能发现问题的出处,挺棒的!”
  “‘工作的样子’好专注呀!照片配上老师的记录真的很珍贵,妈妈的正能量影响着元元越来越棒。”
  “老师花这么多时间去关注,引导,记录,太难得了!”
  元元妈妈也做出了自己的评论:“姚老师的成长记录太专业了,分析精准,制作精美:纸都剪了花边,文字与照片配合得当,叙事层次清晰、细腻,叙事的人称是‘你’,像是在和孩子对话。我的记录肯定不如姚老师专业,首先图少,而老师做的就像是一个绘本;其次页面也不够美观;再者分析也不精准。不过我会尽量去写,不但记录元元的成长,也记录自己的反思、感悟,所以成长的故事不但是元元的成长史,也是妈妈的成长史,家庭的发展史。我的学生建议我在元元结婚时把成长的故事送给他做纪念,我觉得这主意很棒。希望他透过这些故事感受生命的神奇,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成长有故事,有故事的人不寂寞,有故事的人生更精彩!”
  从元元妈妈和她朋友们的评论中不难看出,她们被学习故事中元元学习的“热情”所感动和感染,她们看到了元元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而学习故事中传达的情感因素也都有可能影响孩子们建构积极自我认知的渴望。
  那么,“学习故事”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北京西城区教研员顾春晖老师可能会告诉你,它“让教育先有温度,再有深度。有了温度,教育差不到哪儿去;有了温度,深度就不远了”;而北京大兴二幼的佟爽老师则会说,它的魔力在于“用放手换成长,以尊重促发展”!
其他文献
幼儿离园是幼儿园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疏散家长、幼儿离园速度、园外交通等。为了解决离园时的“堵、乱、慢”现象,让家长主动、有效配合,变“治标不治本”为“治标也治本”,我园在新建时就将此项工作列为重大事项考虑,从图纸设计、规划流程等方面整体布局,设计出“不走回头路”的接送流程,从根本上解决了离园管理的“老大难”问题。  一、修改大门  原设计图纸中幼儿园大门宽10米,由一扇电动门构成。考虑
前几天,读到李薇博士记录的她和幼儿园园长晓之间的对话,深受触动。晓对“呼应”的所思所想深深打动了我,我们的幼儿园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园长呀,这样心中有老师的园长!同时,我也觉得晓特别幸运,有虽然远在太平洋彼岸,但愿意用心倾听、用心呼应的李博士可以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分享过程中让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也想学习这种有呼、有应的对话,于是,我试着解析李博士和晓之间的对话,并且思考着“呼应教师是怎样发生
一、“改静态为动态”是变“阅读”为“悦读”的关键  “改静态为动态”是指把原来固定不变的阅读室的环境与阅读材料,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改变,使之动态化。  1.内容的动态  (1)与主题活动相融合。我园的园本课程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加以组织的。为公共阅读室选择阅读材料时,我们参考各年龄段主题开展的情况,选择一些与主题配套的阅读材料,让幼儿在主题的进行过程中,可以随时进入阅读室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其对相关学
新版《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新《规程》第四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指出: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由此可见,新《规程》增加了“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扩展了以往狭义的健康概念。  一、新《规程》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如火如荼的推动下,幼儿园经历着一场聚焦质量观的再提升,一线教师也经历着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资源观的再思考。本文尝试聚焦案例,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介绍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以期为更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案例片段一】  我们大家齐动手——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主题进行到“动物王国”时,孩子们对动物的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美工区,悠悠主动与同伴发起
如何将对幼儿的评价自然地伴随幼儿的整个生活学习过程,利用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激励幼儿,通过具体可感的方式让幼儿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呢?我园组织教师进行了“幼儿发展评价大家谈”沙龙研讨活动,并在研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设计了“缤纷七色花”幼儿日常行为评价方式。  “缤纷七色花”创意设计,旨在通过幼儿自己、同伴、老师、家长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性评价,激发幼儿成长的内驱力
户外游戏是充满自由、自主、愉悦和创造的。但是,在日常活动组织中我们发现,教师们投放了很多户外游戏材料,替幼儿预设多种游戏内容,其结果是幼儿对预设的游戏内容根本不感兴趣,他们喜欢与各种材料产生新的互动,生成新的游戏。于是,我们在观察基础上,改变指导策略,即通过新发现(教师用影像捕捉到的幼儿在预设内容中或幼儿自主生成的户外故事),采取新跟进(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学习特点后,顺势而导,再次提供更丰富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是我听过的一节相当成功的公开课,执教者以“精”异”“活”的细节使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一、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一】执教者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老师来做蚂蚁妈妈,那你们就是谁呀?幼: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来运动运动吧!(师幼随着音乐边跳边走上舞台,突然有几个男孩被舞台上的红幕布吸引住了,他们钻进幕布里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陈羽钦”“猎豹是短跑冠军”“王嘉颀”“大象是站着睡觉的”……别以为这是在进行知识竞赛,这是我们班在点名。  进入大班以来,幼儿对点名时应答说“到”的形式失去了兴趣,有的应答得有气无力,有的没叫到名字就一直在说“到到到”,还有的交头接耳。今天刚好进入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因为前两天已要求孩子们收集一些动物的知识,我想,何不利用点名的机会来交流一下呢?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效果真的很好,点名时孩子们
在现今的教育领域中,社交情感发展越来越受到相关专家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中心不但指出儿童的认知、情感与社交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指出儿童早期的情感社交发展对诸如计划、决策、判断等执行功能有重大的影响。  以儿童主动性参与式学习为核心的美国高瞻课程提出了学前儿童在社交中的问题解决六步法与小组解决方法,帮助教师在儿童主动探索社交解决途径中提供相应的支持与鹰架作用。  首先,教师要对学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