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男女性语言的差异现象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介绍了男女性的不同话语模式,以及不同的话语特点,并且从性别差异的社会,心理,文化方面探讨了形成不同话语模式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话语行为;性别差异;等同;权势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72-01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语言的性别差异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对男女性语言的特点进行的研究的过程中,不难看到男性和女性的言语总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说话更多,但是在社会交际层面,女性未必比男性说话更多。著名社会语言学家Deborah Tannen(2001:61)提出在会议,混合话语模式,课堂,或者当旁边围绕着女性听话者的时候,男性倾向于说的更多。本文主要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探讨男性和女性的言语行为差异,并一窥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话语行为模式
许多调查都表明,在单一话语模式和及混合话语模式中,男性和女性很少有相同的反应。在绝大多数场合,包括街市,家庭,会议,讨论,体育比赛,音乐会等等,男性的话语量往往都大于女性的话语量。并且在男女混合话语模式中,这样的情况尤为突出—既男性表现得比女性更加主动和更加权势。
此外,在交际行为中男性和女性也对讨论的话题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如女性在谈论个人思想感情和与其他人的关系时,在谈论朋友,家庭,等等与她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时,她们更加主动,话语量更多。男性在谈论开放性话题时,比如政治,经济,体育,工作,等社会性话题时表现的更加主动,话语量更多。
Deborah Tannen(2001)提出了rappport-talk(感情交流)和report-talk(信息交流)两个概念。Tannen认为男性在谈论话题是更多的是在交换信息,而较少涉及个人感情——既report-talk。而女性会话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成为某集体中的一员而不被排斥和孤立——既rappport-talk。因此在她们的言语交际当中,诉说和倾听成了主旋律。Tannen用九个词概括女性的会话目的“亲密、联系、融合、关系、和谐、社团、问题、新手和倾听”。
二、男女性不同话语行为模式的形成机制
性别差异是导致男性和女性不同话语模式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期望的不同
许多社会语言学家都认为,男性和女性其实是在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男性和女性的交流其实是一种跨文件交际。从女孩时期开始,女性就被教育成顺从,温柔,小心和合作。她们喜欢和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交朋友,比较排斥与同龄人中表现突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交流。她们更容易接受共同点,因为共同点可以使她们感觉亲近和安全。男孩被期望成为男子汉和具有较强的进取心、更大的独立性和冒险精神、克服依赖性及恐惧心理。因此无论是在单一女性话语模式中还是在男女混合话语模式中,言语是亲近他人,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正如Lakoff在他的礼貌原则礼貌中就提出的女性在一定的言语行为中更能够遵守礼貌原则,更多地给予对方支持,尽量避免固执己见或提出反对意见,一方面能显示出对他人的尊敬,另一方面是为了免受言语“进攻”,从而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受伤害。而在男性单一话语模式和男女混合言语模式中,男性的言语行为更多的体现出独立,竞争和权势。
(二)个人目标的不同
在交際行为中,男性和女性的交际目的是不同的。在以建立联系为交际目的的时候,亲密关系是核心,因此交际双方会尽量的保持礼貌原则,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女性更倾向于亲密的交际目的,也就是说,女性寻求在言语社团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既等同关系,而不至于被孤立避免显得放肆,激进。
在以建立地位为目标的交际行为中,独立是重要原则,因为建立地位的目的就是能指挥别人做事情,在话轮转换中,不同的话语顺序就表现不同的地位。而男性更倾向于建立地位的交际目的。男性寻求在言语社团中显示自己的才智,优越和权势以达到建立自己是地位的目的。
(三)社会地位的不同
男性和女性在交际中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主流思想仍然是女性不能比男性更加强势。正是由于女性的从属和不稳定的社会地位使她们对反映人们身份和地位的标准语言十分敏感,她们更加喜欢使用标准语体(RP)和高雅口音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女性这种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使她们易于接受所谓的“上层社会”的惯语和套话。女性承担的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待人接物的职责也使她们尽可能地使用礼貌语言和规范语言。而同时在话语模式上她们往往使用温顺的、试探性的语言,话语中带着胆怯和不稳定。
结束语:基于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男性和女性的交际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男性和女性谁说话更多,这不能简单的回答。社会具有复杂性,语言具有多样性。男性和女性因其不同的生活背景、经历以及心理活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其特征。在社会交际中,能感知这些特点和差异,有助于我们实现更有效的交际。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祝碗瑾.牡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台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话语行为;性别差异;等同;权势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72-01
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语言的性别差异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对男女性语言的特点进行的研究的过程中,不难看到男性和女性的言语总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说话更多,但是在社会交际层面,女性未必比男性说话更多。著名社会语言学家Deborah Tannen(2001:61)提出在会议,混合话语模式,课堂,或者当旁边围绕着女性听话者的时候,男性倾向于说的更多。本文主要从性别差异的角度,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探讨男性和女性的言语行为差异,并一窥差异形成的原因。
一、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话语行为模式
许多调查都表明,在单一话语模式和及混合话语模式中,男性和女性很少有相同的反应。在绝大多数场合,包括街市,家庭,会议,讨论,体育比赛,音乐会等等,男性的话语量往往都大于女性的话语量。并且在男女混合话语模式中,这样的情况尤为突出—既男性表现得比女性更加主动和更加权势。
此外,在交际行为中男性和女性也对讨论的话题表现出不同的兴趣。如女性在谈论个人思想感情和与其他人的关系时,在谈论朋友,家庭,等等与她们日常生活有关的话题时,她们更加主动,话语量更多。男性在谈论开放性话题时,比如政治,经济,体育,工作,等社会性话题时表现的更加主动,话语量更多。
Deborah Tannen(2001)提出了rappport-talk(感情交流)和report-talk(信息交流)两个概念。Tannen认为男性在谈论话题是更多的是在交换信息,而较少涉及个人感情——既report-talk。而女性会话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成为某集体中的一员而不被排斥和孤立——既rappport-talk。因此在她们的言语交际当中,诉说和倾听成了主旋律。Tannen用九个词概括女性的会话目的“亲密、联系、融合、关系、和谐、社团、问题、新手和倾听”。
二、男女性不同话语行为模式的形成机制
性别差异是导致男性和女性不同话语模式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期望的不同
许多社会语言学家都认为,男性和女性其实是在不同的亚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男性和女性的交流其实是一种跨文件交际。从女孩时期开始,女性就被教育成顺从,温柔,小心和合作。她们喜欢和与自己有共同点的人交朋友,比较排斥与同龄人中表现突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的交流。她们更容易接受共同点,因为共同点可以使她们感觉亲近和安全。男孩被期望成为男子汉和具有较强的进取心、更大的独立性和冒险精神、克服依赖性及恐惧心理。因此无论是在单一女性话语模式中还是在男女混合话语模式中,言语是亲近他人,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正如Lakoff在他的礼貌原则礼貌中就提出的女性在一定的言语行为中更能够遵守礼貌原则,更多地给予对方支持,尽量避免固执己见或提出反对意见,一方面能显示出对他人的尊敬,另一方面是为了免受言语“进攻”,从而保全自己的面子不受伤害。而在男性单一话语模式和男女混合言语模式中,男性的言语行为更多的体现出独立,竞争和权势。
(二)个人目标的不同
在交際行为中,男性和女性的交际目的是不同的。在以建立联系为交际目的的时候,亲密关系是核心,因此交际双方会尽量的保持礼貌原则,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要注意说话者与受话者之间的亲疏关系。女性更倾向于亲密的交际目的,也就是说,女性寻求在言语社团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既等同关系,而不至于被孤立避免显得放肆,激进。
在以建立地位为目标的交际行为中,独立是重要原则,因为建立地位的目的就是能指挥别人做事情,在话轮转换中,不同的话语顺序就表现不同的地位。而男性更倾向于建立地位的交际目的。男性寻求在言语社团中显示自己的才智,优越和权势以达到建立自己是地位的目的。
(三)社会地位的不同
男性和女性在交际中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主流思想仍然是女性不能比男性更加强势。正是由于女性的从属和不稳定的社会地位使她们对反映人们身份和地位的标准语言十分敏感,她们更加喜欢使用标准语体(RP)和高雅口音来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女性这种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使她们易于接受所谓的“上层社会”的惯语和套话。女性承担的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待人接物的职责也使她们尽可能地使用礼貌语言和规范语言。而同时在话语模式上她们往往使用温顺的、试探性的语言,话语中带着胆怯和不稳定。
结束语:基于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因素,男性和女性的交际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男性和女性谁说话更多,这不能简单的回答。社会具有复杂性,语言具有多样性。男性和女性因其不同的生活背景、经历以及心理活动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其特征。在社会交际中,能感知这些特点和差异,有助于我们实现更有效的交际。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祝碗瑾.牡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台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