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育名家周一贯先生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即训与练。阅读教学中的“训”,就是结合具体的文本让学生认知、体认语言的表达规律;而“练”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种规律。为此,我们就需要充分开掘教材文本中的价值资源,并抓住适当的时机强化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与“练”。
一、入境体验,紧扣文字敏感处练语用
所谓文字敏感,就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一下子触动读者内在意识或与读者形成认知共鸣的词句。这一类词语要么紧扣表达意蕴,要么凸显人物形象,与读者之间有着鲜明的认知通道,是最接近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教师就需要依托这些文字所形成的敏感动力,引领学生逐步向文字表达的深处迈进。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细节之外,还抓住课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筋疲力尽”,结合课文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先猜测与揣摩,对词语的意思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随后,教师出示了“精疲力尽”和“精疲力竭”两个词语的意思,并在对比中发现:“筋疲力尽”就是指身体疲劳,但精神状态很好,而“精疲力竭”不仅身体疲倦,而且精神也萎靡不振。紧接着,教师则组织学生辨析思考:你觉得课文中运用“筋疲力尽”好呢?还是用“精疲力竭”好呢?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筋疲力尽”这个词语运用更加合适,农夫虽然忙碌了一天,身体一定非常疲倦,但他精神状态很棒,整个过程都显得“兴趣勃勃”。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筋疲力尽”造句,从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真实状态进行描述。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围绕着“筋疲力尽”让学生进行描述训练,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了“训”的夯实,通过自主体验、对比感知、入境辨析等多种方式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辨析与思考,让语言文字的“训”和“练”进行综合性实践。
二、辨析对比,依托句式独特处练语用
语文学习视角下对文本的关注,并不是要从文本中吸收信息,而是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素材选择、自然过渡等方面的技巧。为此,很多作者为了更加合理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选择甚至是创造出独特的句式,从而起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的表达效果。作者不为陈旧格式所束缚的勇气,值得学生进行专门地训练。
如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描写捶起来的安塞腰鼓时,就运用了这样的句式: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强健的风姿。很显然,这样的句式与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习惯是不同的,学生一读就已经有所发现。教师则组织学生将课文与常态化的表达习惯进行对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喻体前置,是有效地凸显安塞腰鼓的宏伟气势,使语言的朗读更加上口。随后,教师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一方面让学生在鲜活视频的支撑下,对照文本的语言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相机思考:在你的心中,安塞腰鼓还像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写法,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将自己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抓住了课文中与常态表达相违背的独特句式,先让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明晰作者如此表达的独运匠心,感受这种独特句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只有在这样“训”的过程中,后续的练笔与实践才能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来。
三、提炼密码,聚焦语段经典处练语用
入选教材的很多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有不少还出自于著名作家之手。因此,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语用训练价值点,但我们决不能将所有的价值点都一网打尽,这种满打满算的方式只能让孩子的训练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无法形成全新的体验与认知。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训”放置在文本的经典表达之处,让学生在“训”的支撑下扎实地进行“练”的推进。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作者就着力描写了小珍珠鸟与自己逐步接触的过程,尤其是“人鸟相依”逐步靠近的语段,堪称整篇文章的经典之处,作者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这只珍珠鸟变成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教师则引领学生对这一段进行了深入体悟,发现这一段作者不仅动词运用精妙绝伦,同时还配置了很多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让整篇文字的语言表达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后,教师让学生描写自己与一种动物相处的过程,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练笔的内容设定在单纯的动笔上,而是让学生在“训”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和思路的精湛,让每个学生都在后续的练笔中拥有了方向。
陈鸣,四川广元市实验小学校教师。
一、入境体验,紧扣文字敏感处练语用
所谓文字敏感,就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能够一下子触动读者内在意识或与读者形成认知共鸣的词句。这一类词语要么紧扣表达意蕴,要么凸显人物形象,与读者之间有着鲜明的认知通道,是最接近孩子最近发展区的。教师就需要依托这些文字所形成的敏感动力,引领学生逐步向文字表达的深处迈进。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细节之外,还抓住课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筋疲力尽”,结合课文中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先猜测与揣摩,对词语的意思形成初步的认知体验;随后,教师出示了“精疲力尽”和“精疲力竭”两个词语的意思,并在对比中发现:“筋疲力尽”就是指身体疲劳,但精神状态很好,而“精疲力竭”不仅身体疲倦,而且精神也萎靡不振。紧接着,教师则组织学生辨析思考:你觉得课文中运用“筋疲力尽”好呢?还是用“精疲力竭”好呢?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筋疲力尽”这个词语运用更加合适,农夫虽然忙碌了一天,身体一定非常疲倦,但他精神状态很棒,整个过程都显得“兴趣勃勃”。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筋疲力尽”造句,从生活中选择自己的真实状态进行描述。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围绕着“筋疲力尽”让学生进行描述训练,而是先对学生进行了“训”的夯实,通过自主体验、对比感知、入境辨析等多种方式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辨析与思考,让语言文字的“训”和“练”进行综合性实践。
二、辨析对比,依托句式独特处练语用
语文学习视角下对文本的关注,并不是要从文本中吸收信息,而是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素材选择、自然过渡等方面的技巧。为此,很多作者为了更加合理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常常选择甚至是创造出独特的句式,从而起到深化主题、渲染气氛的表达效果。作者不为陈旧格式所束缚的勇气,值得学生进行专门地训练。
如在《安塞腰鼓》一文中描写捶起来的安塞腰鼓时,就运用了这样的句式: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强健的风姿。很显然,这样的句式与我们的日常语言表达习惯是不同的,学生一读就已经有所发现。教师则组织学生将课文与常态化的表达习惯进行对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喻体前置,是有效地凸显安塞腰鼓的宏伟气势,使语言的朗读更加上口。随后,教师播放了安塞腰鼓的视频,一方面让学生在鲜活视频的支撑下,对照文本的语言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相机思考:在你的心中,安塞腰鼓还像什么?结合课文中的写法,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将自己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抓住了课文中与常态表达相违背的独特句式,先让学生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明晰作者如此表达的独运匠心,感受这种独特句式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只有在这样“训”的过程中,后续的练笔与实践才能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来。
三、提炼密码,聚焦语段经典处练语用
入选教材的很多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有不少还出自于著名作家之手。因此,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语用训练价值点,但我们决不能将所有的价值点都一网打尽,这种满打满算的方式只能让孩子的训练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无法形成全新的体验与认知。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训”放置在文本的经典表达之处,让学生在“训”的支撑下扎实地进行“练”的推进。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作者就着力描写了小珍珠鸟与自己逐步接触的过程,尤其是“人鸟相依”逐步靠近的语段,堪称整篇文章的经典之处,作者借助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这只珍珠鸟变成了一个顽皮可爱的孩子。教师则引领学生对这一段进行了深入体悟,发现这一段作者不仅动词运用精妙绝伦,同时还配置了很多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让整篇文字的语言表达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随后,教师让学生描写自己与一种动物相处的过程,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将练笔的内容设定在单纯的动笔上,而是让学生在“训”的过程中认识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和思路的精湛,让每个学生都在后续的练笔中拥有了方向。
陈鸣,四川广元市实验小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