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能力作为一门新生的学科,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重视,它已经加入了高考的行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学科作为他的一分子,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参加音乐教学以来,我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谈一谈。
“基本能力”测试以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查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在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和分值安排中都能体现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命题思想。以往被视为小学科、可有可无的音乐学科作为考试内容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一方面这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因需要应对考试,又容易将音乐课上成音乐理论课。那么,怎样才能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爱上音乐课呢?以下说说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上好一节课,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保持并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尤为重要,它甚至能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李校长的一句话:“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要有激情。”对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他的个人魅力应来源于他本身的音乐修养、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己有感染力的音乐技能的表演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吸引住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崇拜你,才会喜欢听你的课,也才能随着教师的引导关注音乐及音乐理论知识。
二、重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基本能力命题指导性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是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应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的音乐,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三、加强学科综合性
基本能力中的整合性原则是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机械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高中音乐学科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应对教材灵活运用
现在高中所用的音乐欣赏教材并不是单一的,各个地区所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基本能力测试中考试也打破了教材的范围,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灵活运用教材,有时还要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结合课本要求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展学生的欣赏视野。又如,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比较长,而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欣赏,或者是学生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操作,那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片段或者是各个主题,而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完整的作品。
总之,未来基本能力试题的广泛度只会更灵活而不会刻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高中音乐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的特色。让我们努力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在3 X 1这个高考形势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音乐课,奏响新课改的主旋律。为教好、学好、考好基本能力这一学科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
“基本能力”测试以高中新课程的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人文与社会、科学六个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查高中毕业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与素养。在科目设置、考试时间和分值安排中都能体现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命题思想。以往被视为小学科、可有可无的音乐学科作为考试内容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广泛重视,一方面这对于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加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另一方面因需要应对考试,又容易将音乐课上成音乐理论课。那么,怎样才能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真正喜爱上音乐课呢?以下说说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上好一节课,教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想保持并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自身的个人魅力尤为重要,它甚至能决定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我们李校长的一句话:“我们的老师上课时要有激情。”对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他的个人魅力应来源于他本身的音乐修养、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己有感染力的音乐技能的表演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吸引住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崇拜你,才会喜欢听你的课,也才能随着教师的引导关注音乐及音乐理论知识。
二、重视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基本能力命题指导性思想中的基础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是注重考查考生应具备的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应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反映时代变化,体现时代精神。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的音乐,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可以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三、加强学科综合性
基本能力中的整合性原则是试题均采用综合题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以研究主题的形式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学习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不机械地划分各学科所占分值的比例。
高中音乐学科的内容可说是纵横古今几千年,横贯东西几万里,包含了各类音乐作品(民歌、艺术歌曲、群众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剧舞剧音乐、民族器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乐和协奏曲等),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和西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现代音乐等)的音乐作品,可谓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仿佛艺术百花园中的鲜艳花朵。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教师应对教材灵活运用
现在高中所用的音乐欣赏教材并不是单一的,各个地区所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基本能力测试中考试也打破了教材的范围,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时灵活运用教材,有时还要选择一些课本之外的作品,结合课本要求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扩展学生的欣赏视野。又如,教材中的有些作品比较长,而在课堂中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整欣赏,或者是学生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此操作,那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片段或者是各个主题,而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完整的作品。
总之,未来基本能力试题的广泛度只会更灵活而不会刻板。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高中音乐课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的特色。让我们努力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在3 X 1这个高考形势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音乐课,奏响新课改的主旋律。为教好、学好、考好基本能力这一学科做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