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在人生的整个发展进程中。针对现在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享尽了家人、社会的关爱,只知受人爱,不知去爱人的现象,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特地设计了一个“爱心行动”单元,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学生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其中有这样一课《小手拉小手》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该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成长。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精心准备了教案和活动内容,课前还特别了解了一部分同学的互相帮助案例,以作情境创设之用。
二、课例:
教学开始了。天气已有些热,正好前一节是体育课,同学小雅渴了需要喝水忘了带杯子,我借题导入:谁能帮助小雅解决喝水的困难?怎样解决?同学们发言踊跃,方法众多。我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说出遇到困难如何向别人求助,如何帮助别人恰当解决困难,并以小品的形式再现情境,开场顺利。接着创设情境二: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这样的困难?你是怎样求助的?又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回忆情境进行小组讨论,准备交流。
学生们纷纷举出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例子,课堂气氛热烈,看看大多数孩子小脸上得到帮助的感激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我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补充故事的活动,同学悦悦举手发言了,她说:“老师。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同学的帮助。”我感到非常意外,她说,同学们刚才所说得到的帮助她都没有经历过。之后任我例举一些小事企图启发她回忆,她摇摇头很坚定地说:“没有。”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聚到了悦悦的身上。我又问:“那你有没有帮助过我们班上的同学呢?”她沉思了一会儿,依然摇摇头。我心里一惊,怎么会这样?
我正考虑引导她深度思考时,有两三个同学按捺不住举起小手了,有一个着急地嚷:“老师,我曾经帮助过她。”我心里有数了,怎么办?是让那几个可能帮助过她的同学发言吗?会不会伤害这个孩子的自尊呢?不让他们说吗?那这节课再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环节。我示意那几个同学安静下来,请悦悦坐下,然后不再看她,而是把目光投向全班其他同学。问:“同学们,我们班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虽然我们刚刚作同学一年,但我刚才已经听到了那么多同学互相帮助的例子,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帮我解决:有同学曾经得到过悦悦同学的帮助吗?”(反其道而行)。有同学举手了,同学扬扬说:“老师,我有一次不小心在操场边摔了一跤,跌破手了。是悦悦把我扶起来,还把我送到了校医室呢。”(我心里充满了对扬扬的感激,更感激扬扬的父母,真的,因为平时就知道这是一个家教良好、充满爱心的孩子,关键的时候她又是率先有了善举。)我笑着看了悦悦一眼,她的表情有些愕然。我继续提问其他同学,果然又有类似例子。三个了,足矣。
我把这三个同学邀到悦悦座位旁边,请他们跟悦悦一起回忆了刚才的三个事例,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悦悦表示感谢。悦悦起先很不自然,在同学的叙述中不断点头表示同意事情经过,脸上有了笑意,当那三个孩子向她表示感谢时,她涨红了脸。扬扬竟然还鞠了一躬,悦悦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多可爱的孩子啊!我让三个同学上了位。
悦悦再次举起了小手,我问:“悦悦还想说什么啊?”“老师,×××曾经帮助过我。”我笑了。我请她走上讲台,把那个同学帮助她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并请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那位同学致谢。接着把这个情境转给全班同学,请所有接受过帮助的同学把谢意送到帮助过你的同学面前。教室成了流动的课堂,我观察到悦悦走到了好几个同学的身边不停地说着什么。
下课铃响了,我预设的教学环节还有补充故事、表演唱没有完成,但我觉得已经不需要了。
课间执勤,我特别邀请悦悦帮我把书送到其它班级教室讲台上并找她聊一会,悦悦很快帮我完成了任务,但跟她的谈话却使我心头沉甸甸的。悦悦是个单亲孩子,很小父母就离异,妈妈教育她凡事一定要靠自己,指望别人都是假的。所以在她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求人也不主动助人的独立意识,接受别人的帮助仿佛是应该的,她也很少主动帮助别人,所以也没有意识到互相关心帮助是一种爱,自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了。
三、反思:
我不知道学校的德育活动和学校德育课程对她的爱心培养的影响会有多少,但这节课留给我的反思却很多。
反思一: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我们的善举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我们的善举,尤其是爱心培养更需要“善”的个体关怀。古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话道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阅读感受,但此时我觉得更道出了人生的不同精神境界。就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也是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世界的改变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逐步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水平,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社会的宽容、期待,更需要成人的尤其是教师的向善的引导。今天这节课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个细节,但明显感觉悦悦小小年纪已有了家庭生活阴影的影响,对如何爱人和接受别人的关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今天这节课如果我草率地打断悦悦的发言,或者粗暴简单地直接让那几个同学说说怎样帮助悦悦的,也许能让悦悦懂得人人都有困难时,人人需要互相帮助,但怎能让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呢?自然也很难启示她把乐于助人内化成行动了。从悦悦后来的行动中不难发现,她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不会爱别人的孩子,只是受了一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
马斯诺说“一棵橡树籽迫切要求成长为一棵橡树”。这表明:人的本性中具有的不可剥夺的“种子”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已经播种了,整个社会仅是这一种子的养分,但橡树仅仅是沿着自己内在的本性方向发展,沿着越来越充分的存在、沿着他的人性越来越完善地实现的方向发展。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不断地“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意义。”
反思二:学生接受道德教育需要“真”的生活引导
李白有一首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说明孩子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存在着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分析、评判孩子的生活世界。也许悦悦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会经历很多不同于普通家庭孩子的遭遇,但我相信孩子心中还是充满爱的,只是不一定像大多数成人心中所想那样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爱心的培养,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在人生的整个发展进程中。针对现在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享尽了家人、社会的关爱,只知受人爱,不知去爱人的现象,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特地设计了一个“爱心行动”单元,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学生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其中有这样一课《小手拉小手》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遇到困难应该学会求助,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成长。为了上好这一课,我精心准备了教案和活动内容,课前还特别了解了一部分同学的互相帮助案例,以作情境创设之用。
二、课例:
教学开始了。天气已有些热,正好前一节是体育课,同学小雅渴了需要喝水忘了带杯子,我借题导入:谁能帮助小雅解决喝水的困难?怎样解决?同学们发言踊跃,方法众多。我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说出遇到困难如何向别人求助,如何帮助别人恰当解决困难,并以小品的形式再现情境,开场顺利。接着创设情境二:在生活和学习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这样的困难?你是怎样求助的?又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回忆情境进行小组讨论,准备交流。
学生们纷纷举出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例子,课堂气氛热烈,看看大多数孩子小脸上得到帮助的感激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之情溢于言表。
我正准备进行下一环节补充故事的活动,同学悦悦举手发言了,她说:“老师。我从来没有得到过同学的帮助。”我感到非常意外,她说,同学们刚才所说得到的帮助她都没有经历过。之后任我例举一些小事企图启发她回忆,她摇摇头很坚定地说:“没有。”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聚到了悦悦的身上。我又问:“那你有没有帮助过我们班上的同学呢?”她沉思了一会儿,依然摇摇头。我心里一惊,怎么会这样?
我正考虑引导她深度思考时,有两三个同学按捺不住举起小手了,有一个着急地嚷:“老师,我曾经帮助过她。”我心里有数了,怎么办?是让那几个可能帮助过她的同学发言吗?会不会伤害这个孩子的自尊呢?不让他们说吗?那这节课再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决定临时改变教学环节。我示意那几个同学安静下来,请悦悦坐下,然后不再看她,而是把目光投向全班其他同学。问:“同学们,我们班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虽然我们刚刚作同学一年,但我刚才已经听到了那么多同学互相帮助的例子,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你们帮我解决:有同学曾经得到过悦悦同学的帮助吗?”(反其道而行)。有同学举手了,同学扬扬说:“老师,我有一次不小心在操场边摔了一跤,跌破手了。是悦悦把我扶起来,还把我送到了校医室呢。”(我心里充满了对扬扬的感激,更感激扬扬的父母,真的,因为平时就知道这是一个家教良好、充满爱心的孩子,关键的时候她又是率先有了善举。)我笑着看了悦悦一眼,她的表情有些愕然。我继续提问其他同学,果然又有类似例子。三个了,足矣。
我把这三个同学邀到悦悦座位旁边,请他们跟悦悦一起回忆了刚才的三个事例,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悦悦表示感谢。悦悦起先很不自然,在同学的叙述中不断点头表示同意事情经过,脸上有了笑意,当那三个孩子向她表示感谢时,她涨红了脸。扬扬竟然还鞠了一躬,悦悦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多可爱的孩子啊!我让三个同学上了位。
悦悦再次举起了小手,我问:“悦悦还想说什么啊?”“老师,×××曾经帮助过我。”我笑了。我请她走上讲台,把那个同学帮助她的经过详细叙述了一遍,并请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那位同学致谢。接着把这个情境转给全班同学,请所有接受过帮助的同学把谢意送到帮助过你的同学面前。教室成了流动的课堂,我观察到悦悦走到了好几个同学的身边不停地说着什么。
下课铃响了,我预设的教学环节还有补充故事、表演唱没有完成,但我觉得已经不需要了。
课间执勤,我特别邀请悦悦帮我把书送到其它班级教室讲台上并找她聊一会,悦悦很快帮我完成了任务,但跟她的谈话却使我心头沉甸甸的。悦悦是个单亲孩子,很小父母就离异,妈妈教育她凡事一定要靠自己,指望别人都是假的。所以在她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求人也不主动助人的独立意识,接受别人的帮助仿佛是应该的,她也很少主动帮助别人,所以也没有意识到互相关心帮助是一种爱,自然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幸福与快乐了。
三、反思:
我不知道学校的德育活动和学校德育课程对她的爱心培养的影响会有多少,但这节课留给我的反思却很多。
反思一: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我们的善举
学校道德教育需要我们的善举,尤其是爱心培养更需要“善”的个体关怀。古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话道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阅读感受,但此时我觉得更道出了人生的不同精神境界。就如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也是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世界的改变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逐步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道德水平,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社会的宽容、期待,更需要成人的尤其是教师的向善的引导。今天这节课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个细节,但明显感觉悦悦小小年纪已有了家庭生活阴影的影响,对如何爱人和接受别人的关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今天这节课如果我草率地打断悦悦的发言,或者粗暴简单地直接让那几个同学说说怎样帮助悦悦的,也许能让悦悦懂得人人都有困难时,人人需要互相帮助,但怎能让她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呢?自然也很难启示她把乐于助人内化成行动了。从悦悦后来的行动中不难发现,她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不会爱别人的孩子,只是受了一定的生活环境的影响。
马斯诺说“一棵橡树籽迫切要求成长为一棵橡树”。这表明:人的本性中具有的不可剥夺的“种子”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已经播种了,整个社会仅是这一种子的养分,但橡树仅仅是沿着自己内在的本性方向发展,沿着越来越充分的存在、沿着他的人性越来越完善地实现的方向发展。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在道德教育中,我们应不断地“启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领悟人生意义。”
反思二:学生接受道德教育需要“真”的生活引导
李白有一首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说明孩子的生活世界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存在着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分析、评判孩子的生活世界。也许悦悦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会经历很多不同于普通家庭孩子的遭遇,但我相信孩子心中还是充满爱的,只是不一定像大多数成人心中所想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