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内容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洋溢着诗人看到祖国统一后的“喜欲狂”,闪烁着爱国的光辉。诗中字字表现了激动人心,句句洋溢着喜悦情,使人读后,无不被“喜欲狂”的情绪所感染。既然这跃然纸上的“喜欲狂”之情是贯穿全诗的主旋律,那么,在教学时,巧借这个“喜欲狂”入手,在激发学生探究“喜欲狂”的始末中,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以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生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后一组,共安排了10首古诗词,前面十一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的能力来独立学习。因此,我利用教学这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其它9首古诗词,以达到“导一扶—放”的目的。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这首诗,对七律这种体裁的特点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弄明白杜甫“喜欲狂”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想象画面,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六、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悟中品读
七、教学准备
幻灯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预设时间5分钟)
同学们,你们谁来为我们背一背杜甫的诗?
2.了解诗人(预设时间3分钟)
关于杜甫,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可以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出示杜甫的图片和资料,请你们把关键信息记下来。(唐朝,爱国诗人,诗圣)
3.引入,揭题(预设时间7分钟)
①杜甫的诗大多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贯是忧愁的,沉郁顿挫的,人们很少在他的脸上看见笑容。可是有一天,一个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诗人忧愁的情感阀门被打开了,于是欣喜之中写出了他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板书)
②理解题目。重点说说“闻”(听说)“河”(黄河)
③齐读古诗,读准字音。重点提示“裳”读cháng,在古代,“衣”指上衣;“裳”指裙子,像今天的裙裤,男女都可以穿。“妻子”,也是两个词,指“老婆(老伴)和儿女”。所以,这里的“子”读zǐ,不读轻声。
④按诗歌分类,这是一首七律,朗读节奏一般是xx/xx/xxx,请根据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⑤七律是律诗的一种,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板书)分小组朗读。
4.明诗意(预设时间10分钟)
一至六年级我们学过好多古诗,现在我们把学习古诗的方法回顾一下。(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①凭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解诗意。
②联系背景、查阅资料,悟诗情。
③想诗境,诵读。
你们能凭借这些注释理解诗意吗?
(出示)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伴:与妻儿一同。便:就的意思。
小组汇报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预设时间18分钟)
①诗中有一个词最能反应作者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这个消息后的心情?请找出来(预设:喜欲狂)
过渡语:一个52岁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让我们试着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吧。
②杜甫当时52岁,由于安史之乱,一家人流浪到四川(就是剑外),住在一间茅屋里。
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写作背景(出示)
安史之乱中,杜甫之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请看杜甫安史之乱写的著名诗作《春望》
再来欣赏杜甫的《彭衙行》节选(从“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要求:读懂,理解诗意)
(设计理念:通过背景资料的拓展和相应的古诗,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好,更好地拉近距离。)
③在这生灵涂炭的八年安史之乱中,诗人一直盼望着什么?(预设:回家,团圆,与家人相聚,探望朋友……)
④现在谁能解答诗人为何“喜欲狂”?(预设:可以回家;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一家人可以团聚了……)
⑤你还从诗人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喜欲狂”?请紧扣首联,颔联,颈联诗中的字词分析,读出“喜欲狂”的感觉。(预设:抓住“忽传”“涕泪”“愁何在”“漫卷”“放歌”“纵酒”)
⑥运用你的想象,同桌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孩子扯着父母的衣角蹦蹦跳跳;“我们要回家了”;“我们可以去上学了”;夫人笑眯眯地说:“是呀”;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我看到诗人哭了……)
⑦这是什么泪?(预设:高兴的泪、开心的泪、激动的泪悲伤的淚。这泪里既喜又悲,真所谓百感交集)请读出百感交集。
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流荡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他还为什么而喜?又因为什么而悲?(预设: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造成他们一家人流离失所的生活终于结束了……)请再次读出百感交集。
⑧请读尾联,杜甫不止有狂态,还有狂想呢,那就是还乡。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诗人“喜欲狂”?(预设:即,穿,便,向;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表达诗人迫切还乡的心理;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板书:归心似箭
⑨课件出示诗人回乡路线图:“八峡,巫峡,襄阳,洛阳”,这是多么遥远的路途呀,过这么一条路线,这真是长途跋涉,甚至风餐露宿。现实与狂想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呀,现实是路途遥远,而在狂想中那么快就到家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真是喜欲狂啊。从这里可以看出,洛阳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真是归心似箭啊!(指名学生读出诗人的迫切的归心似箭。)
6.总结与拓展(预设时间2分钟)
①方法小结:联系背景,紧扣字词,再现情景,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它的9首古诗词。
②内容小结: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应该是公元763年的春天,因为他听到了唐王朝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思夜想的故乡,所以他欣喜若狂,写下了生平这第一首快诗,深深地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这首诗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诵读。请大家齐读全诗。
③利用思维导图诵读。
④拓展:课后搜集并积累杜甫的爱国名作。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洋溢着诗人看到祖国统一后的“喜欲狂”,闪烁着爱国的光辉。诗中字字表现了激动人心,句句洋溢着喜悦情,使人读后,无不被“喜欲狂”的情绪所感染。既然这跃然纸上的“喜欲狂”之情是贯穿全诗的主旋律,那么,在教学时,巧借这个“喜欲狂”入手,在激发学生探究“喜欲狂”的始末中,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和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以达成教学目标。
二、学生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后一组,共安排了10首古诗词,前面十一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的能力来独立学习。因此,我利用教学这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其它9首古诗词,以达到“导一扶—放”的目的。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这首诗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这首诗,对七律这种体裁的特点有较具体的体会。
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弄明白杜甫“喜欲狂”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想象画面,反复吟诵,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六、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悟中品读
七、教学准备
幻灯片,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预设时间5分钟)
同学们,你们谁来为我们背一背杜甫的诗?
2.了解诗人(预设时间3分钟)
关于杜甫,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可以简单地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出示杜甫的图片和资料,请你们把关键信息记下来。(唐朝,爱国诗人,诗圣)
3.引入,揭题(预设时间7分钟)
①杜甫的诗大多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贯是忧愁的,沉郁顿挫的,人们很少在他的脸上看见笑容。可是有一天,一个特大的喜讯从天而降,诗人忧愁的情感阀门被打开了,于是欣喜之中写出了他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板书)
②理解题目。重点说说“闻”(听说)“河”(黄河)
③齐读古诗,读准字音。重点提示“裳”读cháng,在古代,“衣”指上衣;“裳”指裙子,像今天的裙裤,男女都可以穿。“妻子”,也是两个词,指“老婆(老伴)和儿女”。所以,这里的“子”读zǐ,不读轻声。
④按诗歌分类,这是一首七律,朗读节奏一般是xx/xx/xxx,请根据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味。
⑤七律是律诗的一种,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板书)分小组朗读。
4.明诗意(预设时间10分钟)
一至六年级我们学过好多古诗,现在我们把学习古诗的方法回顾一下。(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①凭注释、串词意成句意,串句意解诗意。
②联系背景、查阅资料,悟诗情。
③想诗境,诵读。
你们能凭借这些注释理解诗意吗?
(出示)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伴:与妻儿一同。便:就的意思。
小组汇报诗意。
5.想意境,悟诗情(预设时间18分钟)
①诗中有一个词最能反应作者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这个消息后的心情?请找出来(预设:喜欲狂)
过渡语:一个52岁的老人怎么会如此的“喜欲狂”?让我们试着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理解吧。
②杜甫当时52岁,由于安史之乱,一家人流浪到四川(就是剑外),住在一间茅屋里。
了解“安史之乱”,了解写作背景(出示)
安史之乱中,杜甫之家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请看杜甫安史之乱写的著名诗作《春望》
再来欣赏杜甫的《彭衙行》节选(从“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要求:读懂,理解诗意)
(设计理念:通过背景资料的拓展和相应的古诗,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好,更好地拉近距离。)
③在这生灵涂炭的八年安史之乱中,诗人一直盼望着什么?(预设:回家,团圆,与家人相聚,探望朋友……)
④现在谁能解答诗人为何“喜欲狂”?(预设:可以回家;不用再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一家人可以团聚了……)
⑤你还从诗人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喜欲狂”?请紧扣首联,颔联,颈联诗中的字词分析,读出“喜欲狂”的感觉。(预设:抓住“忽传”“涕泪”“愁何在”“漫卷”“放歌”“纵酒”)
⑥运用你的想象,同桌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孩子扯着父母的衣角蹦蹦跳跳;“我们要回家了”;“我们可以去上学了”;夫人笑眯眯地说:“是呀”;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我看到诗人哭了……)
⑦这是什么泪?(预设:高兴的泪、开心的泪、激动的泪悲伤的淚。这泪里既喜又悲,真所谓百感交集)请读出百感交集。
杜甫只是因为自己可以结束流荡的生活,重返故乡而喜吗?他还为什么而喜?又因为什么而悲?(预设: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终于可以安居乐业;战乱平息,祖国重归统一;造成他们一家人流离失所的生活终于结束了……)请再次读出百感交集。
⑧请读尾联,杜甫不止有狂态,还有狂想呢,那就是还乡。想一想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诗人“喜欲狂”?(预设:即,穿,便,向;因为这几个词语在诗中都含有速度快的意思,表达诗人迫切还乡的心理;可以看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板书:归心似箭
⑨课件出示诗人回乡路线图:“八峡,巫峡,襄阳,洛阳”,这是多么遥远的路途呀,过这么一条路线,这真是长途跋涉,甚至风餐露宿。现实与狂想之间的距离是多大呀,现实是路途遥远,而在狂想中那么快就到家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真是喜欲狂啊。从这里可以看出,洛阳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他真是归心似箭啊!(指名学生读出诗人的迫切的归心似箭。)
6.总结与拓展(预设时间2分钟)
①方法小结:联系背景,紧扣字词,再现情景,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了古诗所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其它的9首古诗词。
②内容小结:杜甫一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一个春天应该是公元763年的春天,因为他听到了唐王朝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的消息,即将结束漂泊的生活,返回日思夜想的故乡,所以他欣喜若狂,写下了生平这第一首快诗,深深地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这首诗值得我们用心灵去诵读。请大家齐读全诗。
③利用思维导图诵读。
④拓展:课后搜集并积累杜甫的爱国名作。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