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推行,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指导学生们学习相应的物理知识外,还较为注重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猜想及假设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们综合物理素养的提升,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为了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猜想与假设能力,笔者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
猜想与假设属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均较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猜想与假设”的教学意义,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等提出针对性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们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猜想与假设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较为积极的教学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教学能引发及指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点作出大胆的假设及猜想,通过猜想透过复杂的现象反映中事物的本质特点,提升学生们思维能力及创作性思维的发展。实施猜想与假设的教学还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1],促进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为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发学生积极主动融入知识点及问题中进行猜想及假设的验证,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猜想与假设的教学还能突出学生们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猜想与假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生放置在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空间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及假设作出主动的分析、探究及讨论,让学生们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体现出自我见解、主体性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猜想与假设能力
(一)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们培养猜想及假设能力的需求创设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下及学习及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需求的关键之处为趣味性及创新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解答积极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学生们认知及学习需求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点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猜想與假设进行验证[2]。如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指导学生几个几个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小铁夹子,用力将其张开,询问学生“我们手对铁夹子的力越大,是否铁夹子对于手部的反作用力越大?”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猜想及假设后,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及支持,并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猜想亲自动手进行验证,当学生的猜想及假设被验证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学生们物理学习的信心及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的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趣味性及多元化的猜想及假设,增加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调节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氛围[3]。如在进行《焦耳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们发挥联想,若我们家中的电冰箱产生的热量相对于家里的电灯更高,且电灯泡产生的热量又高于导体上产生的热量,引导学生们思考及假设热量与导体的电阻、电流的大小存在关系这一观点,在引导学生们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猜想与假设后指导学生炎症点热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思考电冰箱与电灯泡产生热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及探究满足学生们趣味性的求知欲,让学生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及学习的作用,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及探究意识。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及独立空间,促进学生积极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们感官等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观察直接提出相应的猜想及假设。如在进行“探究蒸发几大要素”的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们观察酒精在不同容器中的风干快慢、湿衣服在晒干及晾干中的快慢等实验观察探究过程中进行猜想:蒸发的影响因素是否主要包括温度、空气流动快慢等?通过在探究实验观察过程中提出猜想与假设的直接形式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假设及猜想能力,促进学生们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探究能力的提高[4]。
三、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的猜想与假设及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及独立空间进行直接性猜想等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引发学生们主动猜想及假设,促进学生们探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的提高,引导学生们结合实际学习知识点提出猜想及假设后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假设的验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志军.基于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教学实践探讨——以“行星的运动”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6(8):24-25.
[2]黄科显.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合作 ——以实验室制取CO2教学为例[J].教育界,2016,33(19):67-67.
[3]沈军.浅谈“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J].时代教育,2017,25(24):134-134.
[4]沈玉根.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14):71-72.
【关键词】高中物理;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
猜想与假设属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均较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猜想与假设”的教学意义,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学习需求等提出针对性培养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们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意义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猜想与假设能力对于学生们来说具有较为积极的教学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教学能引发及指导学生们进行思考,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点作出大胆的假设及猜想,通过猜想透过复杂的现象反映中事物的本质特点,提升学生们思维能力及创作性思维的发展。实施猜想与假设的教学还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及学习需求[1],促进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为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引发学生积极主动融入知识点及问题中进行猜想及假设的验证,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猜想与假设的教学还能突出学生们学习主体地位的实现,猜想与假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学生放置在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空间内,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及假设作出主动的分析、探究及讨论,让学生们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体现出自我见解、主体性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标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猜想与假设能力
(一)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进行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及学生们培养猜想及假设能力的需求创设针对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下及学习及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认知方面的需求的关键之处为趣味性及创新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解答积极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学生们认知及学习需求的问题,引导学生们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点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猜想與假设进行验证[2]。如在进行《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指导学生几个几个为一组,每组准备一个小铁夹子,用力将其张开,询问学生“我们手对铁夹子的力越大,是否铁夹子对于手部的反作用力越大?”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猜想及假设后,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及支持,并鼓励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猜想亲自动手进行验证,当学生的猜想及假设被验证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学生们物理学习的信心及积极性。
(二)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的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趣味性及多元化的猜想及假设,增加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调节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氛围[3]。如在进行《焦耳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们发挥联想,若我们家中的电冰箱产生的热量相对于家里的电灯更高,且电灯泡产生的热量又高于导体上产生的热量,引导学生们思考及假设热量与导体的电阻、电流的大小存在关系这一观点,在引导学生们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猜想与假设后指导学生炎症点热量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思考电冰箱与电灯泡产生热量的因素分别是什么,通过不断的实验验证及探究满足学生们趣味性的求知欲,让学生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意义及学习的作用,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及探究意识。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及独立空间,促进学生积极猜想与假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们感官等作用对知识点进行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及结果的观察直接提出相应的猜想及假设。如在进行“探究蒸发几大要素”的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们观察酒精在不同容器中的风干快慢、湿衣服在晒干及晾干中的快慢等实验观察探究过程中进行猜想:蒸发的影响因素是否主要包括温度、空气流动快慢等?通过在探究实验观察过程中提出猜想与假设的直接形式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假设及猜想能力,促进学生们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探究能力的提高[4]。
三、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施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的猜想与假设及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及独立空间进行直接性猜想等多元化的教学途径引发学生们主动猜想及假设,促进学生们探究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的提高,引导学生们结合实际学习知识点提出猜想及假设后能够积极主动进行假设的验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志军.基于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教学实践探讨——以“行星的运动”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6(8):24-25.
[2]黄科显.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合作 ——以实验室制取CO2教学为例[J].教育界,2016,33(19):67-67.
[3]沈军.浅谈“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J].时代教育,2017,25(24):134-134.
[4]沈玉根.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合理“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1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