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41—01
一、写人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用心领悟,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文章中有些关键词句能够直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阅读时,要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
3.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弄清楚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为重点的,而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具体描写来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记事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了解记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写人记事离不开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阅读这类作品时,要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事情的结果如何等等。
2.理清叙事的线索。一篇记事文章,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就是记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统领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在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脉络。
3.理清记事的顺序。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的文章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4.把握记事重点,注意表达方式。要弄清楚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重点,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重点来写的。记事文章经常综合运用表达方法,以记叙为主,同时还结合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揭示出来,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在抒情性的文章中,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使事、理、情熔于一炉。
三、写景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抓住景物特点,理清写景顺序。既要善于捕捉景色特点,又要善于理清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前者是指景色的姿态特点、色彩特点、静态特点、动态特点,后者是指作者写景的顺序。作者通常会按以下四个顺序来写景:(1)空间顺序:按地点变化写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景物空间位置归类的记叙方法,了解景物不同空间的各自特点。(2)时间顺序: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表示时间的过渡句、词、段,以便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3)按观察的先后顺序。(4)按景物的类别。
2.理清文章的情与景的关系。
3.体会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在写景文章中,作者为了使描述更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常用以下修辞方法:(1)对比法:把两个相同或相反的景物,或是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2)拟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常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行为、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深情厚感。
四、状物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抓住事物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特点。阅读时,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掌握文章内涵。如,写动物的文章中,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惯;写植物的文章中,要抓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特点;写静物的文章,要抓住静物的外形与结构特点。
2.要理清描写顺序。“状物”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章讲究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描写;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的顺序描写;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用途的顺序描写。
3.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状物的目的不外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阅读时,应注意“言志”或“抒情”部分含蓄而富有深意的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10(B)—0041—01
一、写人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用心领悟,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突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文章中有些关键词句能够直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阅读时,要借助字典、词典、生活积累,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句的含义。
3.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弄清楚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为重点的,而人物的性格特点,除了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外,还可以通过具体描写来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记事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了解记事文章中叙述的“六要素”。写人记事离不开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阅读这类作品时,要了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涉及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进入高潮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事情的结果如何等等。
2.理清叙事的线索。一篇记事文章,无论篇幅长短,总有一条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线索就是记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统领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在阅读时把握了线索,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脉络。
3.理清记事的顺序。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发生和发展的。因此,在阅读叙事性的文章时,一定要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这些叙述的顺序都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灵活使用的。
4.把握记事重点,注意表达方式。要弄清楚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有哪些重点,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重点来写的。记事文章经常综合运用表达方法,以记叙为主,同时还结合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运用议论时,往往是把记叙事件本身包含的深刻意义揭示出来,画龙点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在抒情性的文章中,有时是根据所记叙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有时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使事、理、情熔于一炉。
三、写景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抓住景物特点,理清写景顺序。既要善于捕捉景色特点,又要善于理清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前者是指景色的姿态特点、色彩特点、静态特点、动态特点,后者是指作者写景的顺序。作者通常会按以下四个顺序来写景:(1)空间顺序:按地点变化写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景物空间位置归类的记叙方法,了解景物不同空间的各自特点。(2)时间顺序: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表示时间的过渡句、词、段,以便把握不同时间景物的不同特点。(3)按观察的先后顺序。(4)按景物的类别。
2.理清文章的情与景的关系。
3.体会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在写景文章中,作者为了使描述更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常用以下修辞方法:(1)对比法:把两个相同或相反的景物,或是一景一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并列写,形成反差,目的是突出作者所要描述的景色。(2)拟人法:为了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作者常把所描述的景物直接当作人来叙述,赋予其行为、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深情厚感。
四、状物文章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抓住事物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特点。阅读时,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掌握文章内涵。如,写动物的文章中,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习惯;写植物的文章中,要抓住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特点;写静物的文章,要抓住静物的外形与结构特点。
2.要理清描写顺序。“状物”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章讲究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描写;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的顺序描写;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用途的顺序描写。
3.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状物的目的不外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阅读时,应注意“言志”或“抒情”部分含蓄而富有深意的描写,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