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创作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在学生平常的习作中、交谈中去发现个性,在创作题材、创作思路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寻找合适的指导方法,让学生获得提升,促进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主学习;儿童画;创作引导
美术创作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创造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杨景芝教授则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让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地创作。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提出了建立在学生特点基础上的个性化辅导策略,着力于去发现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寻找合适的指导方法,让学生获得提升,促进发展。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教师走出辅导误区。现根据笔者的辅导实践,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注学生,发现个性
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辅导,首先应了解学生,尤其是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差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习作分析、谈话交流等方式,善于发现学生在喜爱内容、绘画风格、擅长表现等美术方面的不同特点,为自主性学习打下较好基础。
(一)习作中发现
学生的习作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学生的不同自主性和美术特点。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分析学生的习作,读懂学生的习作,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小涵的课堂习作,整个画面大胆、简洁生动、有趣,是一位倾向于触觉型、富于表现性的学生;小凯的习作,真实、细致、完整,是位视觉型、写实能力强的学生。
(二)谈话中发现
学生的自主性特点在习作中有所显露,但有时可能不太清晰。此时,不妨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从而得以确认。如,小伟刚转入我校并参加美术社团时,笔者不太清楚他的特点,所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在立体表现方面有很好的感觉,并善于用自己感受到的点、线、面去表现细节。此外,笔者与他进行谈话交流,得知他很喜欢玩赛车,爱画各种汽车,常受到妈妈的夸奖。于是,他去学校停车场画了一辆汽车,果然画得十分生动。最后,他将不同角度、不同造型的汽车写生作业用一个故事串起来,创作了一幅连环画形式的作品《车迷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二、尊重自主性,适当点拨
在小学美术创作的自主性化辅导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更应尊重学生,让学生的美术创作始终烙刻着鲜明的自主性色彩,从而珍视自主性、发展自主性。
同时,自主学习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需要自由的表现自我,又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在这样一种交互的过程中,自我才能健康地成长。就学生的美术创作而言,他们一挥而就、自由表现的作品既有自主性闪光的一面,也有亟需提高的另一面。教师的作用便是尊重学生,做好适当点拨,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创作题材点拨
辅导学生创作,首先面临“画什么”的问题。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他们刚开始的创作可能是随意的,并非画什么都能成为一幅好作品。因此,教师要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作适当点拨,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拓宽创作思路
对于命题创作,教师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欣赏、讨论、体验等方法,唤起学生的回憶,加深学生的感受,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有特色的创作题材。
在一次“我爱家乡美”的命题创作中,许多学生可能只想到高楼大厦、小桥流水等内容,思路狭窄,题材单一。教师预想到了这种情况,事先准备了不同特色的家乡图片供学生欣赏,唤起了他们的回忆,开阔了创作视野,创作出《家乡的杨梅红了》《建造新大楼》《游观澜湖》等一大批特色作品。
2.挖掘草图创意
在学生的草图中,往往隐藏着学生的创意想法,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成为创作题材。画到哪里算哪里,从而出现构图平均、松散、小器等现象。这既是学生的特点,也是学生的不足。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一些适当调整,从构图方面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自主性想法。在2008年市儿童画比赛的辅导中,陈晓佳同学给笔者看了一张她的作品《溜冰的少年》。画面反映了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溜冰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人物造型生动且有装饰感,不失为一张较好的儿童画。但作为参赛作品,感觉在构图方面比较平均,影响了画面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以表现风景为主?还是人物?通过沟通,确定画面以表现人物为主,在原有构图基础上把人物画得更大一点、占的位置更多点。于是,灵气十足的小佳又创作了第二张,人物更突出,画面更有冲击力了。
(二)造型与色彩引导
低年级学生的美术作品造型纯朴、色彩绚丽、表现大胆,但到了高年级,部分学生开始变得拘谨、呆板,出现因“画不像”而产生的“焦虑”情结,逐渐出现“青少年危机”现象。因此,在造型与色彩上,因人而异,允许学生采用装饰、写实等不同风格,大胆、自信地去画自己的感受,必要时提供技法帮助,避免学生陷入“青少年危机”。小萌同学擅长人物画,2015年代表我校参加市绘画比赛。她准备了一系列的人物画,其中一幅是以国粹太极拳为题材,立意很好,可是画面中的人物略显僵硬。小区公园里经常有老人打太极拳,为此,笔者让她去公园仔细地观察并进行了人物写生。同时,笔者从技法上对她进行指导。经过多次的写生练习,人物写生逐渐画得生动起来。
通向创作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而自主性化辅导无疑是一条充满精彩的成功之路。这条路也许是曲折的、迁回的,但在教师的关注与发现、尊重与引导下,一路的收获却是满满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创作了大量有自主性、有创意的作品,提高了美术创作能力,还让学生不断地认识了自我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原创艺术引导[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美术;自主学习;儿童画;创作引导
美术创作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创造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杨景芝教授则鼓励儿童创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符号,自己的色彩表现方式,不受成人偏见的束缚,让儿童有极大的空间去自由地创作。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提出了建立在学生特点基础上的个性化辅导策略,着力于去发现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寻找合适的指导方法,让学生获得提升,促进发展。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教师走出辅导误区。现根据笔者的辅导实践,谈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关注学生,发现个性
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辅导,首先应了解学生,尤其是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自主性学习、个性差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习作分析、谈话交流等方式,善于发现学生在喜爱内容、绘画风格、擅长表现等美术方面的不同特点,为自主性学习打下较好基础。
(一)习作中发现
学生的习作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学生的不同自主性和美术特点。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习作,分析学生的习作,读懂学生的习作,从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学生小涵的课堂习作,整个画面大胆、简洁生动、有趣,是一位倾向于触觉型、富于表现性的学生;小凯的习作,真实、细致、完整,是位视觉型、写实能力强的学生。
(二)谈话中发现
学生的自主性特点在习作中有所显露,但有时可能不太清晰。此时,不妨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从而得以确认。如,小伟刚转入我校并参加美术社团时,笔者不太清楚他的特点,所以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在立体表现方面有很好的感觉,并善于用自己感受到的点、线、面去表现细节。此外,笔者与他进行谈话交流,得知他很喜欢玩赛车,爱画各种汽车,常受到妈妈的夸奖。于是,他去学校停车场画了一辆汽车,果然画得十分生动。最后,他将不同角度、不同造型的汽车写生作业用一个故事串起来,创作了一幅连环画形式的作品《车迷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二、尊重自主性,适当点拨
在小学美术创作的自主性化辅导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更应尊重学生,让学生的美术创作始终烙刻着鲜明的自主性色彩,从而珍视自主性、发展自主性。
同时,自主学习的成长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需要自由的表现自我,又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在这样一种交互的过程中,自我才能健康地成长。就学生的美术创作而言,他们一挥而就、自由表现的作品既有自主性闪光的一面,也有亟需提高的另一面。教师的作用便是尊重学生,做好适当点拨,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创作题材点拨
辅导学生创作,首先面临“画什么”的问题。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他们刚开始的创作可能是随意的,并非画什么都能成为一幅好作品。因此,教师要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作适当点拨,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拓宽创作思路
对于命题创作,教师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欣赏、讨论、体验等方法,唤起学生的回憶,加深学生的感受,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有特色的创作题材。
在一次“我爱家乡美”的命题创作中,许多学生可能只想到高楼大厦、小桥流水等内容,思路狭窄,题材单一。教师预想到了这种情况,事先准备了不同特色的家乡图片供学生欣赏,唤起了他们的回忆,开阔了创作视野,创作出《家乡的杨梅红了》《建造新大楼》《游观澜湖》等一大批特色作品。
2.挖掘草图创意
在学生的草图中,往往隐藏着学生的创意想法,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成为创作题材。画到哪里算哪里,从而出现构图平均、松散、小器等现象。这既是学生的特点,也是学生的不足。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作一些适当调整,从构图方面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自主性想法。在2008年市儿童画比赛的辅导中,陈晓佳同学给笔者看了一张她的作品《溜冰的少年》。画面反映了一群小朋友在公园里溜冰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人物造型生动且有装饰感,不失为一张较好的儿童画。但作为参赛作品,感觉在构图方面比较平均,影响了画面所要传达的意思。是以表现风景为主?还是人物?通过沟通,确定画面以表现人物为主,在原有构图基础上把人物画得更大一点、占的位置更多点。于是,灵气十足的小佳又创作了第二张,人物更突出,画面更有冲击力了。
(二)造型与色彩引导
低年级学生的美术作品造型纯朴、色彩绚丽、表现大胆,但到了高年级,部分学生开始变得拘谨、呆板,出现因“画不像”而产生的“焦虑”情结,逐渐出现“青少年危机”现象。因此,在造型与色彩上,因人而异,允许学生采用装饰、写实等不同风格,大胆、自信地去画自己的感受,必要时提供技法帮助,避免学生陷入“青少年危机”。小萌同学擅长人物画,2015年代表我校参加市绘画比赛。她准备了一系列的人物画,其中一幅是以国粹太极拳为题材,立意很好,可是画面中的人物略显僵硬。小区公园里经常有老人打太极拳,为此,笔者让她去公园仔细地观察并进行了人物写生。同时,笔者从技法上对她进行指导。经过多次的写生练习,人物写生逐渐画得生动起来。
通向创作成功的路不止一条,而自主性化辅导无疑是一条充满精彩的成功之路。这条路也许是曲折的、迁回的,但在教师的关注与发现、尊重与引导下,一路的收获却是满满的。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创作了大量有自主性、有创意的作品,提高了美术创作能力,还让学生不断地认识了自我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原创艺术引导[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