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做一个优秀的灵魂工程师,我的体会是,首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到达学生最敏感的区域。
心理健康教育日渐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的日常工作之一。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爱心来引导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呢?我认为首先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切忌生搬硬套。现在的中学生信息来源广,接受新鲜事物快,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还用自己上学时老师用的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学生,他们会认为班主任观念陈旧,缺乏活力。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充电”,对中学生的心理多做研究,知他们所知,想他们所想,并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理论,机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学期我就做了一点大胆的尝试——用逆向思维去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这学期初,全校师生喜气洋洋地搬进新楼房。可接踵而至的是,某一天,年级组长找到我,手里还托个篮球,对我说:“这是您班李鹏同学带来的,准备课间玩,您回头跟班里同学说说,不准将球类带进教室。” 随后上自习时,我就照领导的吩咐去做了。
可好景不长,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仁正在聊天,突然我班的韩瑜用双手捂着头,脸上血淋淋地闯了进来。我一见,当时就吓了一跳,赶紧带他去医院包扎,待包扎完毕,在往回走的路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和同学课间闹着玩弄的。为什么这样的事屡禁不止?短短的几天时间,接连发生了两起事故,这要放在刚带班那会儿,我早就气得火上房,大批而特批这两个学生了。但我当时什么批评的话也没说,只嘱咐他按时服药,注意别让伤口冻着。
为什么这样做呢?事后当自己独处时我找到了答案:缝衣服要“量体裁衣”,种庄稼要“因地制宜”,打仗要“审时度势”,育人要“因材施教”。特别是德育工作,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对李鹏、韩瑜这样特殊的教育对象,如果一味地空洞说教,就会显得虚情假意;如果动不动就请家长,只会显得教师黔驴技穷。对他们必须采取特殊的教育手段:要抱着以他们为主体,为他们服务的宗旨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与别人合作。切忌以分数论英雄、学习压倒一切的思想。对待他们应做到“三真”即:真心、真意、真诚。待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这两起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我不仅没批评他们,还一反常态地就此事召开了一节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是:
1. 你的课间生活是什么样的?
2.与以前在平房时相比,你的课间生活是自由了还是不自由了?请举例。
3.你希望班集体搞些活动吗?如果搞,你最希望搞哪些活动?
4.你认为多搞活动会影响学习吗?
会上我虚心听取和接受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在以后的几周时间里分别组织了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以及联欢等活动。
通过组织上述活动,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间更加团结、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就是用逆向思维处理学生中偶发事件取得的成效。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学生都需要关爱,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卢梭说过:“错误最多的人,是那些犯了错还不知改的人。摔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站起来;被别人击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自己击倒。”
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要不分场合地批评、嘲笑或用语言去伤害他们,要给他们留面子,给他们台阶下,要以发自肺腑的诚挚的批评去感化他们,使他们知“羞”而休,知“耻”而止。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偶尔用逆向思维去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教师心中爱学生,学生心中敬教师,才能使天空的彩虹永放光彩,青春的路上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
编辑/于 洪
心理健康教育日渐成为我国广大中小学的日常工作之一。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爱心来引导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呢?我认为首先要多学习教育心理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切忌生搬硬套。现在的中学生信息来源广,接受新鲜事物快,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还用自己上学时老师用的方法来教育现在的学生,他们会认为班主任观念陈旧,缺乏活力。所以,班主任要经常“充电”,对中学生的心理多做研究,知他们所知,想他们所想,并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理论,机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学期我就做了一点大胆的尝试——用逆向思维去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这学期初,全校师生喜气洋洋地搬进新楼房。可接踵而至的是,某一天,年级组长找到我,手里还托个篮球,对我说:“这是您班李鹏同学带来的,准备课间玩,您回头跟班里同学说说,不准将球类带进教室。” 随后上自习时,我就照领导的吩咐去做了。
可好景不长,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仁正在聊天,突然我班的韩瑜用双手捂着头,脸上血淋淋地闯了进来。我一见,当时就吓了一跳,赶紧带他去医院包扎,待包扎完毕,在往回走的路上,我问他:“怎么回事?”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和同学课间闹着玩弄的。为什么这样的事屡禁不止?短短的几天时间,接连发生了两起事故,这要放在刚带班那会儿,我早就气得火上房,大批而特批这两个学生了。但我当时什么批评的话也没说,只嘱咐他按时服药,注意别让伤口冻着。
为什么这样做呢?事后当自己独处时我找到了答案:缝衣服要“量体裁衣”,种庄稼要“因地制宜”,打仗要“审时度势”,育人要“因材施教”。特别是德育工作,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对症下药,对李鹏、韩瑜这样特殊的教育对象,如果一味地空洞说教,就会显得虚情假意;如果动不动就请家长,只会显得教师黔驴技穷。对他们必须采取特殊的教育手段:要抱着以他们为主体,为他们服务的宗旨去帮助他们,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与别人合作。切忌以分数论英雄、学习压倒一切的思想。对待他们应做到“三真”即:真心、真意、真诚。待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这两起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我不仅没批评他们,还一反常态地就此事召开了一节座谈会,座谈会的内容是:
1. 你的课间生活是什么样的?
2.与以前在平房时相比,你的课间生活是自由了还是不自由了?请举例。
3.你希望班集体搞些活动吗?如果搞,你最希望搞哪些活动?
4.你认为多搞活动会影响学习吗?
会上我虚心听取和接受学生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在以后的几周时间里分别组织了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以及联欢等活动。
通过组织上述活动,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间更加团结、和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就是用逆向思维处理学生中偶发事件取得的成效。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
学生都需要关爱,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在实际工作中,作为班主任,要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卢梭说过:“错误最多的人,是那些犯了错还不知改的人。摔倒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站起来;被别人击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自己击倒。”
学生犯错误后,教师不要不分场合地批评、嘲笑或用语言去伤害他们,要给他们留面子,给他们台阶下,要以发自肺腑的诚挚的批评去感化他们,使他们知“羞”而休,知“耻”而止。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时候,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偶尔用逆向思维去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教师心中爱学生,学生心中敬教师,才能使天空的彩虹永放光彩,青春的路上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