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xj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数学是每一个高中学子都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数学因为在逻辑上以及思维上的要求较高,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而由于数学本身就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科目,使得学生在日常的学生中需要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与精力。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也由于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变大。如何更好的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点,让课程教学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老师可以着重的在教学过程的问题情景的创设上下功夫,也就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情景 创设与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26-01
  引言
  高中数学的知识点由于有三年的基本学习过程,使得高中学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知识框架复杂,需要理解学习并灵活运用的关键知识多,相互之间的联系弱,让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加大,老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安排上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才能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在课后运用知识,在考试中解决知识。而其中重要的就是对于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深入到问题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牢固的掌握知识。
  一、问题情景创设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任何问题的创设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都是为了推进课堂教学内容而服务的,问题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以及思维过程,因此要求在问题的创设中问题的本身是要具备针对的性,不仅可以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也可以是对于某一个知识框架的实际运用,总之就是问题的创设就是要为教学目的所服务的,要和教学效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整体性与连续性:任何章节的教学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将整个知识框架讲解清楚,而整个知识的框架性思维完全是可以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完全解读的。由此在教学之初,老师在问题的创设中,需要提出一个可以总领整个知识框架的问题,所有的问题的细节化呈现都要围绕这样一个总领性的问题,保障整个问题创设的整体性与连续性,不能今天一个问题形式,明天一个问题形式,增加了问题的多样性,却没有办法保证问题的实际使用效用。
  3)现实性:数序本身就是抽象性的数据信息与信息加工的方式的集合,由于本身学科特点,使得数学可以解决更多的现实生活的问题。由此老师在问题的创设应该积极的把握将生活上的问题转换成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并巧妙的结合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生活化的问题,加上数学思维的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
  二、问题情景的创设与控制
  1)问题情景数量上的创设与控制:任何的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创设后,都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如果问题的数量过多,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减弱问题的代表性,只是单纯上的数量的上的增加,并不能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因此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需要积极把控数量,必须要做到,数量合适,而这些问题本身是具有代表性,是有针对性的。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花费的时间是适中的。同时对于数量上的把控也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与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和学生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老师应当在数量上进行增加,让学生对于该类问题有足够的认识理解并可以充分的解决。
  2)问题情景难易程度上的创设与控制:只要是问题,就具备一定的难度,让无论是让学生解决还是老师引导,都要受到问题的难易程度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说,问题的难易程度也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由此老师在问题的创设中,首先有积极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接受能力,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之后,需要积极的创设符合最多学生的问题情景。同时针对实际不同的学习情况,老师需要准备至少三种类型的问题情景。对于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准备难度较高的问题情景,针对一般的成绩的学生准备常规的问题情景,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准备相对简单的问题情景,做到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问题情景中找到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在教学的安排上,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同时也要关心相对落后学生的心理,鼓励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在问题的创设上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更要考虑到学生接受问题的难易程度。
  3)问题情景时间上的创设与控制:由于问题提出与解决都需要花费时间,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的时间上是相对有限的,对于问题情景的创设需要严格的控制时间。首先每一个问题情景从引入、分析、整理、解决的全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不应该太多,否则会严重的拖累整个教学进度。同时对于问题情景的引入,是在课程之前、课程之中、还是课程之后,都需要老师进行积极的把控,将知识点与学生的情况结合起来,恰当时间引入问题情景,才能更好的利用问题情景本身。
  同时老师在整个问题创设与解决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身份,问题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而问题不仅可以通过老师来直接定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认知来主动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问题一直条件进行分析,让后找出解决问题东风恶逻辑关键点,然后结合学习的知识要点,解决问题,期间获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需要学生对于已经掌握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思维方式积极的进行巩固与复习,这期间同样可以引进问题情况的创设,对于总结性的巩固,解决实际问题会更加簡单、直接、有效果的。总是问题情景的创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进行积极的谋划与严格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问题创设的实际效果。
  结束语
  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分散性的知识框架,知识点多、难度大、抽象性强。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实现知识点的讲解,对此老师应当积极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挖掘知识点的代表性,将知识点与问题情景结合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对于整个知识框架的运用,同时锻炼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最后在高考考核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晓斌.《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的创新性思维》[J]数学通报,2003.2
  [2]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景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
  [3]梁东焰.《创设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思维》[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1991.2
  [4]杨金森.《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7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高考,广东省考生语文试卷改用全国卷,那么古诗词鉴赏的复习就变成了重中之重。在古诗词鉴赏当中,常常见到部分教师把古诗词鉴赏支离破碎地进行复习,给学生一种生搬硬造之感,复习成效甚低。笔者认为,古诗词鉴赏复习方法众多,但最应该注重朗读,只有朗读才能品出古诗词文意及情感,古诗词鉴赏应该从朗读开始。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 应对策略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校扩招、高校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给高校教学环境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尤其是现在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较之以往,学生的特点有了新的体现。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学生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生活氛围是每个新生辅导员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教育 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园林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园林景观应该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所处的地域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融入地域性文化,从而彰显出地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适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基础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关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师 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27-01  教育需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活力。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大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的素材又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指出要“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一旦我们教师能将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教育“以人为本”,“还课于生”以及“去功利化,回归教育本身”的理念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潮流。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但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的健康和谐与否对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