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文化部创办向阳湖“五七”干校,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出版家、文博专家、电影工作者以及家属6千余人来到了湖北成宁向阳湖劳动锻炼,为中国当代文化史留下了一节笔墨凝重的篇章。如今,那些仍然健在的“向阳人”和他们的后代“向阳花”回忆起他们在“五七”干校的生活,一部鲜活、生动的历史剧便缓缓地铺陈开来。
1、文洁若:我劝丈夫“磨洋工”
文洁若(1927年一),著名翻译家,著名作家萧乾(1910-1999年)的夫人。1969年9月,他们夫妻俩一起下放到向阳湖:“五七”干校。1973年初,萧乾因病先回京,1973年7月,文洁若也返回北京。
仍然健在的萧乾妻子文洁若回忆说,干校是文革时期我们一家的避难所。因为我们在北京是挨斗的,家被抄了,住进了南沟院的一个小东房,那里很脏还漏雨。所以,当得知要去干校,我们不怎么在乎。虽然,有人觉得下去劳动锻炼很苦,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却是无可奈何的事,至少比在北京的处境好些。
头几个月,我们差不多成天同砖瓦水泥打交道。那里的人让我递泥,让萧乾挑灰浆。他比我大17岁,那时都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哪里挑得动。所以,我就对萧乾说:“我们换吧。”这样他就省劲了。
不过,萧乾还是不要命地干活。而班排长派活时,也总把萧乾当壮劳力使用。于是,他就有一个“大力士”名声。有一天,我跟他说:“你量力而为吧。这么豁出命去拼,早晚会累垮的。你应该像我这样细水长流地干。”不料,这话给他同屋的另一位“五七”战士听见了,他一分钟也没耽误就汇报给了连部。当晚,我便在评比会上挨了批评。他们说:“文洁若不但自己没有使足力气,还给丈夫出馊主意,劝他磨洋工。”
后来,我们把孩子也接到了干校。当时,我女儿萧荔就在那儿拼命地当活雷锋。萧乾的回忆录《在向阳湖的难忘日子》曾这样写道:“连里什么活儿重,她就抢什么干。连里为了拉电线,在湖中竖水泥电杆柱子的时候1,这个刚十四五岁的姑娘竟然成天泡在冰凉的湖水里,同‘五七’战士一道死命地干。”
看女儿那么辛苦,我这个当妈的管不了,也没法管。军宣队故意树立萧荔当标兵,有人还对我说:“文洁若,你得跟萧荔学啊。”我说:“萧荔是军宣队树立的标兵,你也得学。”不过,小儿子萧桐在那儿还挺开心的。他成了捕蛇能手’,3年里他足足捕了200多条蛇。
当时我们只被允许读毛主席的书,所以我就买了一套英文的、一套日文的《毛泽东选集》,天天读,也可以学语言,没有荒废光阴。
我比较喜欢的是,当地人还比较淳朴。那时,我们谁都不带钥匙,钥匙就搁在门口,上面压一块石头或者砖。不过,偶尔也会丢东西。有一次,刚刷完3双雨鞋,转眼有一双就没了。
有人说,我们很怀念向阳湖。其实,也没什么可想念的,那就是当年一段不得已而为之的经历,并不是那么美好。好在我们都抵过来了。“女儿荔子得了一身病,直到1985年才痊愈。而萧乾不但患上了冠心病,还生了肾结石,最终导致左肾切除。我的全部指甲,不论手还是脚,统统变了形,然而,我们比那些葬身向阳湖的许多‘五七’战士还是要幸运得多,因为毕竟我们统统活着回来了。”
2、臧克家之女:我们在“五七”干校获得“重生”
臧克家(1905--2004年),著名作家、诗人、编辑家。1969年,他同妻子、女儿郑苏伊来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69年,我和父亲臧克家、母亲郑曼一起来到湖北成宁“五七”干校。当时,13岁的我作为“向阳花”在咸宁城里干校办的共产主义学校读书,母亲在汀泗桥,父亲在向阳湖,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分处三地。
我们“向阳花”和作为真正“五七”战士的父母那一辈人对向阳湖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我们基本上都不会说“五七”干校不好。
在成宁农村时,半天上课半天劳动,都不怎么学习,经常无拘无束地玩乐,过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的童年比现在孩子要丰富得多。刚开始上山开荒种菜的时候,我们这些“向阳花”手上、肩膀上都是血泡,好多孩子觉得苦,便会躲在被窝里哭。可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又会很开心。每天种莱时,我们还需要挑水挑粪,那个水桶即使不装东西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显得特别的沉,挑一两天,肩膀就疼得不行。后来我回北京后,去农村学农,挑起水桶就飞快地跑,旁边同学见状都傻了,说:“你那么瘦,怎么这么大劲。”于是我跟他们说:“这比起湖北的那个水桶简直是小菜一碟。”
“五七”干校对于我们家来讲,就更像萧乾老先生讲的,像避难所。文革初期,我父母都被打倒,批斗得很厉害,有时还要隔离审查,思想压力很大。如果没来“五七”干校,我觉得父亲不一定扛得过去。
到了农村,父亲反而很适应。他本来就是从农村出来的,也一直在写农民的诗,人称“农民诗人”。过去,他因为身体不好,不怎么上班,来了干校之后,跟过去的同事接触也多了。晚上,他自己一人值夜班的时候,便会吟诗……这比他在北京,无休止地被批斗,要好得多。起码从精神上,对他来说是个解脱。尤其是到了干校后半期,政治上的高压变得更少了,同事之间的交流随即多了起来,好多人会向父亲请教怎么写诗。那时候,他心情是比较愉快的。
刚去的时候,他确实受了很多苦。湖北成宁那一带的土是红土质,很黏,一下雨就更黏了。所以到那里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走路。当时,父亲已是60多岁的人,下雨天走路时,他的鞋便会有厚厚的一层泥,走一步黏一块,走路极其困难,有时他还要挑着担子。
但是经过这3年的劳动锻炼,父亲的身体好多了。
我觉得,父亲最后对干校还是很依恋的。所以他后来写了《忆向阳》这本书,以怀念向阳湖的干校生活。
3、陈早春:我与冯雪峰之间的一堵墙
陈早春(1935年—),著名作家,1969年下放到成宁“五七”干校当“鸭司令”,1971年回京,改革开放后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当时,我正在当“鸭司令”,放养200多只母鸭。
1970年初秋,鸭子经过“夏眠”后又到了下蛋的季节。这时,著名诗人冯雪峰从蔬菜组调出,来到我的麾下报到。
当时冯雪峰一见到我只穿一条短裤衩,通体像醉虾一样红中透黑时,便善意地忠告我说:“早春,这地方的太阳狠毒,你得戴个草帽,背心总得穿一个才是。”我说:“光棍一条,为的是图方便,也为了偷懒,天晴让它晒,雨 天让它淋,不用换衣服。”他听我这么说,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吟道:“我老了,不行了,今后不仅帮不上你的忙,还可能给你添累赘啊。”
冯雪峰放鸭第一天的战绩不佳,付出的代价却很高:脚手都挂了彩,衣裤甚至头发都浆上了泥沙。不过,他付出的代价也得到了一点补偿。第二天清棚捡蛋时,白花花一片,206只鸭子下了,203个蛋。当冯雪峰看到这一丰收景况时,他竟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地开怀大笑。
在清闲时,我和冯雪峰时常聊天。我会在没有第三者在旁的情况下,无所顾忌地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如他与毛泽东、鲁迅、瞿秋白等人的交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多次争论,以及他个人爬雪山、蹲监狱等等传奇般的经历。当时,我提的问题很多,但他几乎不接应这样的话题,要么说,这些已写过材料了,要么叫我去看某某革命组织印发的文章或资料。顿时我感觉到,虽然他已作为我的“部下”,但他属“黑”,我沾“红”,分属两个营垒,虽然在干校,“红”与“黑”已不像“文革”高潮中那样泾渭分明了,大家同属“天涯沦落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我还觉得,冯雪峰不愿说,也许是因为他不愿再过以前讨生活的日子;不愿翻疮疤,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向他提的问题没有得到反应,倒是他向我提了许多有关放养鸭子的问题,我都一一作了说明。有一次。他插话问我:“你很小就离开农家,也没有放养母鸭的经验,为何取得了这样高于鸭师傅的成绩??我不假思索地说:“党把我培养成知识分子,本想干点文化工作,从来也没想到还会返回去当农民”,当鸭师傅。我干得再好,对党对已都是个损失。但命运既然做了这样的安排,个人改变不了。怎么办?要么苟且偷安,要么玩世不恭,要么愤世嫉俗。我不愿这样混和闯,所以只好干一行爱二行,钻一行……”他听了我这席话,颇有感触地说:“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抱这种人生哲学的知识分子不多。”自这次不经心的交谈之后,我们之间那堵“红”与“黑”的墙,慢慢地变小了,变矮了,特别是自干校回到机关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
4、罗哲文:与批斗人员斗智斗勇
罗哲文(1924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文物保护专家。
我去“五七”干校的时候,正是受批斗最厉害的日子。所以,我每天除了劳动,就是受批斗。到了后期,我也学会了和他们斗争的方法。他们会对你用疲劳战术,七天七夜不让你合眼,让你招认罪行。于是,我就先认了罪行,等睡够了,第二天再全部否认,说自己真的不记得了,当时是随便瞎说的。后来,他们还特地派人专程前往我的家乡四川宜宾,以及我原先学习、工作和教过课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等地进行调查。等他们调查回来,觉得自己掌握“实质”证据的时候,我就指着他们的调查员说,他就是我的介绍人,然后说出具体的时间地点,弄得他们一阵手忙脚乱……
甚至还一次,他们拿出红宝书,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听后,我也拿出红宝书,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调查的人说:“你拿的什么玩意?”我说:“你这是现行反革命,这不是玩意,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自从我学会了跟他们斗争的方法后,他们就不敢再调查我了,把我流放到了荒岛。
那半年,我度过了难得的悠闲时光,白天在向阳湖的孤岛上养牛、放牛,晚上没人看着,也就没有了批斗,日子过得相当轻松。到了晚上,岛上剩下3个人,我一个看牛的,一个看湖的以前文物局的副局长,还有一个看工棚的华侨。我们3个各司其职,我跑去乡里买酒,副局长负责去菜地里偷菜,华侨负责做菜……喝酒、吃菜、聊天……这段日子,应该是我在“五七”干校最难忘的时光。
1、文洁若:我劝丈夫“磨洋工”
文洁若(1927年一),著名翻译家,著名作家萧乾(1910-1999年)的夫人。1969年9月,他们夫妻俩一起下放到向阳湖:“五七”干校。1973年初,萧乾因病先回京,1973年7月,文洁若也返回北京。
仍然健在的萧乾妻子文洁若回忆说,干校是文革时期我们一家的避难所。因为我们在北京是挨斗的,家被抄了,住进了南沟院的一个小东房,那里很脏还漏雨。所以,当得知要去干校,我们不怎么在乎。虽然,有人觉得下去劳动锻炼很苦,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却是无可奈何的事,至少比在北京的处境好些。
头几个月,我们差不多成天同砖瓦水泥打交道。那里的人让我递泥,让萧乾挑灰浆。他比我大17岁,那时都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哪里挑得动。所以,我就对萧乾说:“我们换吧。”这样他就省劲了。
不过,萧乾还是不要命地干活。而班排长派活时,也总把萧乾当壮劳力使用。于是,他就有一个“大力士”名声。有一天,我跟他说:“你量力而为吧。这么豁出命去拼,早晚会累垮的。你应该像我这样细水长流地干。”不料,这话给他同屋的另一位“五七”战士听见了,他一分钟也没耽误就汇报给了连部。当晚,我便在评比会上挨了批评。他们说:“文洁若不但自己没有使足力气,还给丈夫出馊主意,劝他磨洋工。”
后来,我们把孩子也接到了干校。当时,我女儿萧荔就在那儿拼命地当活雷锋。萧乾的回忆录《在向阳湖的难忘日子》曾这样写道:“连里什么活儿重,她就抢什么干。连里为了拉电线,在湖中竖水泥电杆柱子的时候1,这个刚十四五岁的姑娘竟然成天泡在冰凉的湖水里,同‘五七’战士一道死命地干。”
看女儿那么辛苦,我这个当妈的管不了,也没法管。军宣队故意树立萧荔当标兵,有人还对我说:“文洁若,你得跟萧荔学啊。”我说:“萧荔是军宣队树立的标兵,你也得学。”不过,小儿子萧桐在那儿还挺开心的。他成了捕蛇能手’,3年里他足足捕了200多条蛇。
当时我们只被允许读毛主席的书,所以我就买了一套英文的、一套日文的《毛泽东选集》,天天读,也可以学语言,没有荒废光阴。
我比较喜欢的是,当地人还比较淳朴。那时,我们谁都不带钥匙,钥匙就搁在门口,上面压一块石头或者砖。不过,偶尔也会丢东西。有一次,刚刷完3双雨鞋,转眼有一双就没了。
有人说,我们很怀念向阳湖。其实,也没什么可想念的,那就是当年一段不得已而为之的经历,并不是那么美好。好在我们都抵过来了。“女儿荔子得了一身病,直到1985年才痊愈。而萧乾不但患上了冠心病,还生了肾结石,最终导致左肾切除。我的全部指甲,不论手还是脚,统统变了形,然而,我们比那些葬身向阳湖的许多‘五七’战士还是要幸运得多,因为毕竟我们统统活着回来了。”
2、臧克家之女:我们在“五七”干校获得“重生”
臧克家(1905--2004年),著名作家、诗人、编辑家。1969年,他同妻子、女儿郑苏伊来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69年,我和父亲臧克家、母亲郑曼一起来到湖北成宁“五七”干校。当时,13岁的我作为“向阳花”在咸宁城里干校办的共产主义学校读书,母亲在汀泗桥,父亲在向阳湖,我们一家三口就这样分处三地。
我们“向阳花”和作为真正“五七”战士的父母那一辈人对向阳湖的感受肯定是不同的。我们基本上都不会说“五七”干校不好。
在成宁农村时,半天上课半天劳动,都不怎么学习,经常无拘无束地玩乐,过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所以我觉得我的童年比现在孩子要丰富得多。刚开始上山开荒种菜的时候,我们这些“向阳花”手上、肩膀上都是血泡,好多孩子觉得苦,便会躲在被窝里哭。可到了收获的季节,我们又会很开心。每天种莱时,我们还需要挑水挑粪,那个水桶即使不装东西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都显得特别的沉,挑一两天,肩膀就疼得不行。后来我回北京后,去农村学农,挑起水桶就飞快地跑,旁边同学见状都傻了,说:“你那么瘦,怎么这么大劲。”于是我跟他们说:“这比起湖北的那个水桶简直是小菜一碟。”
“五七”干校对于我们家来讲,就更像萧乾老先生讲的,像避难所。文革初期,我父母都被打倒,批斗得很厉害,有时还要隔离审查,思想压力很大。如果没来“五七”干校,我觉得父亲不一定扛得过去。
到了农村,父亲反而很适应。他本来就是从农村出来的,也一直在写农民的诗,人称“农民诗人”。过去,他因为身体不好,不怎么上班,来了干校之后,跟过去的同事接触也多了。晚上,他自己一人值夜班的时候,便会吟诗……这比他在北京,无休止地被批斗,要好得多。起码从精神上,对他来说是个解脱。尤其是到了干校后半期,政治上的高压变得更少了,同事之间的交流随即多了起来,好多人会向父亲请教怎么写诗。那时候,他心情是比较愉快的。
刚去的时候,他确实受了很多苦。湖北成宁那一带的土是红土质,很黏,一下雨就更黏了。所以到那里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走路。当时,父亲已是60多岁的人,下雨天走路时,他的鞋便会有厚厚的一层泥,走一步黏一块,走路极其困难,有时他还要挑着担子。
但是经过这3年的劳动锻炼,父亲的身体好多了。
我觉得,父亲最后对干校还是很依恋的。所以他后来写了《忆向阳》这本书,以怀念向阳湖的干校生活。
3、陈早春:我与冯雪峰之间的一堵墙
陈早春(1935年—),著名作家,1969年下放到成宁“五七”干校当“鸭司令”,1971年回京,改革开放后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当时,我正在当“鸭司令”,放养200多只母鸭。
1970年初秋,鸭子经过“夏眠”后又到了下蛋的季节。这时,著名诗人冯雪峰从蔬菜组调出,来到我的麾下报到。
当时冯雪峰一见到我只穿一条短裤衩,通体像醉虾一样红中透黑时,便善意地忠告我说:“早春,这地方的太阳狠毒,你得戴个草帽,背心总得穿一个才是。”我说:“光棍一条,为的是图方便,也为了偷懒,天晴让它晒,雨 天让它淋,不用换衣服。”他听我这么说,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吟道:“我老了,不行了,今后不仅帮不上你的忙,还可能给你添累赘啊。”
冯雪峰放鸭第一天的战绩不佳,付出的代价却很高:脚手都挂了彩,衣裤甚至头发都浆上了泥沙。不过,他付出的代价也得到了一点补偿。第二天清棚捡蛋时,白花花一片,206只鸭子下了,203个蛋。当冯雪峰看到这一丰收景况时,他竟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地开怀大笑。
在清闲时,我和冯雪峰时常聊天。我会在没有第三者在旁的情况下,无所顾忌地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如他与毛泽东、鲁迅、瞿秋白等人的交往,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多次争论,以及他个人爬雪山、蹲监狱等等传奇般的经历。当时,我提的问题很多,但他几乎不接应这样的话题,要么说,这些已写过材料了,要么叫我去看某某革命组织印发的文章或资料。顿时我感觉到,虽然他已作为我的“部下”,但他属“黑”,我沾“红”,分属两个营垒,虽然在干校,“红”与“黑”已不像“文革”高潮中那样泾渭分明了,大家同属“天涯沦落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我还觉得,冯雪峰不愿说,也许是因为他不愿再过以前讨生活的日子;不愿翻疮疤,回想起不堪回首的往事。
我向他提的问题没有得到反应,倒是他向我提了许多有关放养鸭子的问题,我都一一作了说明。有一次。他插话问我:“你很小就离开农家,也没有放养母鸭的经验,为何取得了这样高于鸭师傅的成绩??我不假思索地说:“党把我培养成知识分子,本想干点文化工作,从来也没想到还会返回去当农民”,当鸭师傅。我干得再好,对党对已都是个损失。但命运既然做了这样的安排,个人改变不了。怎么办?要么苟且偷安,要么玩世不恭,要么愤世嫉俗。我不愿这样混和闯,所以只好干一行爱二行,钻一行……”他听了我这席话,颇有感触地说:“这是一种人生哲学!抱这种人生哲学的知识分子不多。”自这次不经心的交谈之后,我们之间那堵“红”与“黑”的墙,慢慢地变小了,变矮了,特别是自干校回到机关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
4、罗哲文:与批斗人员斗智斗勇
罗哲文(1924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文物保护专家。
我去“五七”干校的时候,正是受批斗最厉害的日子。所以,我每天除了劳动,就是受批斗。到了后期,我也学会了和他们斗争的方法。他们会对你用疲劳战术,七天七夜不让你合眼,让你招认罪行。于是,我就先认了罪行,等睡够了,第二天再全部否认,说自己真的不记得了,当时是随便瞎说的。后来,他们还特地派人专程前往我的家乡四川宜宾,以及我原先学习、工作和教过课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等地进行调查。等他们调查回来,觉得自己掌握“实质”证据的时候,我就指着他们的调查员说,他就是我的介绍人,然后说出具体的时间地点,弄得他们一阵手忙脚乱……
甚至还一次,他们拿出红宝书,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听后,我也拿出红宝书,说:“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调查的人说:“你拿的什么玩意?”我说:“你这是现行反革命,这不是玩意,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自从我学会了跟他们斗争的方法后,他们就不敢再调查我了,把我流放到了荒岛。
那半年,我度过了难得的悠闲时光,白天在向阳湖的孤岛上养牛、放牛,晚上没人看着,也就没有了批斗,日子过得相当轻松。到了晚上,岛上剩下3个人,我一个看牛的,一个看湖的以前文物局的副局长,还有一个看工棚的华侨。我们3个各司其职,我跑去乡里买酒,副局长负责去菜地里偷菜,华侨负责做菜……喝酒、吃菜、聊天……这段日子,应该是我在“五七”干校最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