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铸剑为犁
1948年,我的爷爷冯光隆22岁时就参军入伍,成了解放军。
新兵们从山西过了黄河到陕西,被补充到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当天下午发枪,晚上就攻打合阳城。后来他又转战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军(即原来的二纵)挥师西进,爷爷也成为近9万进疆部队中的一员,直奔南疆。
1949年1 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新疆军区发布大生产命令,规定:“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
刚从硝烟深处走出就立马拿起锄头,有的战士想不通。上面一直说:困难是暂时的,赶走小日本,打败国民党,就有好日子过。可是现在比南泥湾还苦,啥时候是个头呢?
爷爷觉得种地比打仗苦。每人分给一大片荒地,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地干。早上走的时候带几个馍馍,饿了就地吃。爷爷常常是觉得肚子快饿了,就把馍馍掰成两三块,紧走几步放到前面的地上,再回去挖地,挖到跟前了再吃。在库尔勒炽热的太阳下,新鲜的馍馍掰开后没多久就晒干了,要想早吃就得挖快一点。
多的时候一个人一天能挖三亩地。爷爷也挖到过三亩地,被奖励一袋莫合烟。
种田离不开水。部队春夏开荒,秋冬接着挖渠,一天都不得歇。
有的人累得抱怨,“还不如在战场上喂子弹呢”,但抱怨归抱怨,部队的开荒业绩斐然。
剿匪平叛
在大生产的同时,部队还进行着剿匪平叛。当时北疆、南疆都有武装叛乱,叛乱的频发区在北疆。
当时新疆最大的匪帮首脑乌斯满已被擒,经公审处决。他的儿子谢尔德曼继续在奇台南天山一带抢劫、搜罗武器,杀害解放军。
爷爷被分配把守山路的隘口。他说,剿匪比打国民党困难。土匪熟悉地形,消息灵通,大部分都骑马,今天打了,明天跑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他们经常晚上骑马突围,马快得很,架机枪堵着也打不死几个。
直到1952年春夏,叛匪的势力才被大大削弱。解放军的政策从追剿为主相应地改为政治争取为主。不久,谢尔德曼投降。
而后,爷爷被分配到直属军区的八一农场东山分场。从这里,开始了他30多年的团场生活。
兵团大发展
进疆部队在大生产运动中创办了很多军垦农场,八一农场是其中最早的一批。
当时国家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为了使驻疆部队安下心、扎下根,长期屯垦戍边,19 54年lO月,正式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兵团成立后,军队的自给性生产变成了纳入国家计划的企业化生产。
1958年,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此时的兵团,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不断开发新的垦区。这年3月,爷爷离开了生活条件日臻成熟的八一农场,被调到更西更穷的高尔基农场。
到了高尔基农场,就开始饿肚子了。
高尔基农场土地条件差,产出低,而且当时还要支援内地。因为吃不饱,饿死了20多个人。
当时,新疆敞开大门欢迎各路人马。支边青年、右派、劳改犯人以及“自流人员”……不管是有志青年,还是没有活路的人员,团场里统统欢迎,新疆的人口一下增多了。
大多数劳改犯人刑满之后都留在了团场,很少有人回内地,因为兵团的生活比内地大多数地方的生活要好。
不敢买“桃酥”
爷爷没想到,刚刚在高尔基农场稳定下来,他又要西进了。因为,中苏边境上发生了“伊塔事件”。
1962年前,漫长的中苏边境基本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60年代初,中苏关系持续恶化。1962年春夏,终于发生了6万余边民非法越境到苏联的“伊塔事件”。
“伊塔事件”中,伊犁塔城县非法越境人口达到该县人口的68%,有的地方几成无人区。
为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急抽调一万多名干部职工,组成工作队,前往执行代管、代耕、代牧的“三代”工作。爷爷被派去了塔城的红旗公社。
1970年3月,爷爷被调到了边境线上,在位于中苏边境的农四师77团任副参谋长,抵达了他一路西进的终点:国境最西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一直紧张。爷爷记得有一段时间连商店里的桃酥都不敢买,因为怕被说成有“逃苏”的倾向。
1984年,爷爷加入离休人员的行列,并于第二年返回故乡。
对自己的生活,爷爷很满足,说没有什么后悔的,“咋样活还不是活着”。
1948年,我的爷爷冯光隆22岁时就参军入伍,成了解放军。
新兵们从山西过了黄河到陕西,被补充到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当天下午发枪,晚上就攻打合阳城。后来他又转战陕西、青海、甘肃等地。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军(即原来的二纵)挥师西进,爷爷也成为近9万进疆部队中的一员,直奔南疆。
1949年1 2月,毛泽东发出指示:“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新疆军区发布大生产命令,规定:“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不得有任何军人站在劳动生产建设战线之外。”
刚从硝烟深处走出就立马拿起锄头,有的战士想不通。上面一直说:困难是暂时的,赶走小日本,打败国民党,就有好日子过。可是现在比南泥湾还苦,啥时候是个头呢?
爷爷觉得种地比打仗苦。每人分给一大片荒地,从早到晚,十几个小时地干。早上走的时候带几个馍馍,饿了就地吃。爷爷常常是觉得肚子快饿了,就把馍馍掰成两三块,紧走几步放到前面的地上,再回去挖地,挖到跟前了再吃。在库尔勒炽热的太阳下,新鲜的馍馍掰开后没多久就晒干了,要想早吃就得挖快一点。
多的时候一个人一天能挖三亩地。爷爷也挖到过三亩地,被奖励一袋莫合烟。
种田离不开水。部队春夏开荒,秋冬接着挖渠,一天都不得歇。
有的人累得抱怨,“还不如在战场上喂子弹呢”,但抱怨归抱怨,部队的开荒业绩斐然。
剿匪平叛
在大生产的同时,部队还进行着剿匪平叛。当时北疆、南疆都有武装叛乱,叛乱的频发区在北疆。
当时新疆最大的匪帮首脑乌斯满已被擒,经公审处决。他的儿子谢尔德曼继续在奇台南天山一带抢劫、搜罗武器,杀害解放军。
爷爷被分配把守山路的隘口。他说,剿匪比打国民党困难。土匪熟悉地形,消息灵通,大部分都骑马,今天打了,明天跑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他们经常晚上骑马突围,马快得很,架机枪堵着也打不死几个。
直到1952年春夏,叛匪的势力才被大大削弱。解放军的政策从追剿为主相应地改为政治争取为主。不久,谢尔德曼投降。
而后,爷爷被分配到直属军区的八一农场东山分场。从这里,开始了他30多年的团场生活。
兵团大发展
进疆部队在大生产运动中创办了很多军垦农场,八一农场是其中最早的一批。
当时国家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为了使驻疆部队安下心、扎下根,长期屯垦戍边,19 54年lO月,正式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兵团成立后,军队的自给性生产变成了纳入国家计划的企业化生产。
1958年,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此时的兵团,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不断开发新的垦区。这年3月,爷爷离开了生活条件日臻成熟的八一农场,被调到更西更穷的高尔基农场。
到了高尔基农场,就开始饿肚子了。
高尔基农场土地条件差,产出低,而且当时还要支援内地。因为吃不饱,饿死了20多个人。
当时,新疆敞开大门欢迎各路人马。支边青年、右派、劳改犯人以及“自流人员”……不管是有志青年,还是没有活路的人员,团场里统统欢迎,新疆的人口一下增多了。
大多数劳改犯人刑满之后都留在了团场,很少有人回内地,因为兵团的生活比内地大多数地方的生活要好。
不敢买“桃酥”
爷爷没想到,刚刚在高尔基农场稳定下来,他又要西进了。因为,中苏边境上发生了“伊塔事件”。
1962年前,漫长的中苏边境基本处于有边无防的状态。60年代初,中苏关系持续恶化。1962年春夏,终于发生了6万余边民非法越境到苏联的“伊塔事件”。
“伊塔事件”中,伊犁塔城县非法越境人口达到该县人口的68%,有的地方几成无人区。
为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紧急抽调一万多名干部职工,组成工作队,前往执行代管、代耕、代牧的“三代”工作。爷爷被派去了塔城的红旗公社。
1970年3月,爷爷被调到了边境线上,在位于中苏边境的农四师77团任副参谋长,抵达了他一路西进的终点:国境最西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一直紧张。爷爷记得有一段时间连商店里的桃酥都不敢买,因为怕被说成有“逃苏”的倾向。
1984年,爷爷加入离休人员的行列,并于第二年返回故乡。
对自己的生活,爷爷很满足,说没有什么后悔的,“咋样活还不是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