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一任流年似水东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eng1979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2014年春天,叶嘉莹步行在后海,参加恭王府的“海棠雅集”,那是她的旧游之地——当年辅仁大学女校的旧址。一样的海棠开,一样的柳絮飞,和七十年前没有变化。但是在花开月圆中,她已经走过了九十年。
  进入耄耋之年的叶嘉莹,近年来以南开大学为基地,以讲学和育人为生活重心。她在古诗词领域深厚的学养、优雅的仪态、独特的诗词吟诵方式,在中国及海外享有盛名。她的语言仿佛有一种魔力,她对词的评赏,高雅而又平实,深入浅出,使读者读词没有任何障碍。
  见天地亦见自我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一所老四合院里。她与自己最喜爱的词人——纳兰容若,同为满族叶赫那拉氏后裔。
  出生地有一个大院子,方砖漫地,西屋前,还有一间小小的花池,栽满竹子和花草,时有蝴蝶翩翩起舞。某年秋夜,一只白蝶,落在院中方砖上,飞不起来,叶嘉莹注视着它,感觉生命是如此短促脆弱。一个诗人天性中敏感多思的部分,无论家教多么严格,接受的是何种“新知识、旧道德”的教育,都无法改变。
  她少时,没有上小学,家里教她读旧书,第一本开蒙读物是《论语》。伯父狷卿公引导她走向诗词之路,伯父国学素养深厚,膝下无女,见叶嘉莹从小喜欢诗词,于是悉心教导她。
  怎样体会中国古诗词的境界?如何吟诵古诗词?如何读准平上去入?怎样把中国诗歌的传统吟诵和现代的朗诵区分开来,传达声律的美感?
  对以上的问题,早在少女时代,叶嘉莹已经有了深刻体认。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弥漫在她少女时代的作品里,其中一首绝句《咏莲》,已经开始瞄准了莲花高洁而超脱苦难的形象。“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
  十几岁的年纪,心里如何想得到苍生?这一是因为敏感,二是由历史大势造就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家事与国事,统统发生翻覆巨变。抗战之后,大半个国土陷落于战火,生灵涂炭,主权沦丧。自己家中,在上海工作的父亲不得不随单位步步南迁,渐与家人失去联系。母亲忧思成疾,身染重病,在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母亲去世时未能陪伴左右,令她抱憾终生,更理解了什么是人生无常。
  她记得早年在家中读《唐诗三百首》,读到李商隐的《送臻师》(送给一个僧人):“昔去灵山非拂席,今来沧海欲求珠。楞伽顶上清凉地,善眼仙人忆我无。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
  此时的叶嘉莹,深深明白了这首诗的意味,人人置身苦海中,迷失了自己,不知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也不知道这一世的意义和价值。佛法东传,从佛所说的宇宙的起源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大千世界,有几重天,有多少天外的星球。
  “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见佛身”,这源自佛家经典。据说佛为众生说法时,每一个毛孔都生出来一朵莲花,每一个莲花中都坐了一个小小的佛像。佛借着普度众生,想帮助世人达到彻底的觉悟。而叶嘉莹借由李商隐的诗,早早抵达了诗词中“见山不是山”的境界。
  苦难果然如影随形,相伴叶嘉莹莲的一生。莲花这一于困难中炼世的形象,从此扎根在她的创作经历中,柔韧而坚强的性情,也贯穿一生。
  苦难磨砺漂泊半生
  从1948年离开北平,随家人去往台湾,在台湾执教20年,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1970年接受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约。叶嘉莹的前半生,数次起伏,饱经忧患。她的婚姻并不幸福,先生不是自己选择的。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夫妻二人还双双坐牢。
  多年后,她提出“弱德之美”一说。即指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词人也在承受苦难,这就是所谓的“弱”。但是在苦难之中,词人还是要坚持和完成自己,一如淤泥之上的莲花,这就是所谓的“弱德”。
  弱德如何完成?在《礼记·礼运》篇中,古人称“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感情是人性之本初。对于一个“水做的骨肉”的女子而言,完成的第一步,居然是要杀死感情。
  那是她在台湾20年中最艰难的时段,丈夫因为遭遇政治打击,囚禁过久而性情大变,动不动就盛怒发作而付诸家暴。她上有年近八旬的老父,下有两个读书的女儿,作为一个女人,她要教书养家糊口,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只能用诗词来引导和劝诫自己。“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王安石《拟寒山拾得》)当感情让自己受伤的时候,只得杀死感情,以求解脱。
  在海外的时候,家庭重担还在她一个人肩上。先生依然没有工作,暴虐如初。如果她因为和研究生讨论,导致延迟或无法回家做饭,回来就会看到家里所有的锅都被扔在地上。
  家庭和生计上的烦恼姑且不计,最难的是加拿大的大学要求必须用英文讲课。英文讲解诗词谈何容易,光查生字就查到半夜。喜欢广征博引、思维“跑野马”的她,无亚于野马被套上了缰绳,束手束脚。
  现实与精神上的双重打击终于转为安定。以为终于要走上幸福之路的叶嘉莹,在1976年蒙受第三次巨大打击。3月24日,她从温哥华去美国的费城开会,途经多伦多看望了新婚不久的大女儿。第二天,爱女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逝去了。
  大女儿是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在苦难中陪伴她的人。为此她痛不欲生,家中还无人为她分担。独自料理完一切后事,她一连写下十首《哭女诗》。“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诗词释放了她内心的痛苦,叶嘉莹终于回到了平静、坚强的“弱德之美”中。“我真是历尽了平生各种不幸的一个人,但是人生经历了大的苦难,就会使‘小我’投身于大的境界。”
  诗词乃毕生唯一事业
  一个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化入诗词,这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把“诗词女神”的称谓留给了叶嘉莹。   叶嘉莹说:诗词是我养生的秘诀,诗词可以使人心不死。时至今日,90岁高龄的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依然爱得无可割舍,即为一颗“词爱”之心。这样的一颗心,必然也能感染他人,许多人是因为叶嘉莹而爱上了中国的古典诗词。
  出版《小词大雅》时,叶嘉莹曾说,自己为何越来越多地讲词,而不讲诗,因为诗是言志的,情感流露于外,可以托物比兴,什么都明明白白;而词更为微妙,是含而不露的,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表面是儿女之情,却把每个作者内心最曲折微妙的情思透露而出,如何体验,绕不开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历。
  她也公开解释,小词之微妙,首先在于“双性人格”。《花间集》常用女子的形象和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作者往往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而中国的士人,当在仕途上不得志时,也常常以失落的爱情和闺中怨妇自比。屈原在《离骚》中,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另一点在于“双重的语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南唐,相对于五代乱世的中原,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但从大环境来看,北方始终威胁着这些小国。君王与士大夫在这种政治环境里,许多抑郁和痛苦压抑于心,却在写美女和爱情的小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
  从阅读到理论,再到理解,小词的大雅之处,在逻辑性和思辨性上都说得通。
  不过,这样的一个叶嘉莹,却绝不是无病呻吟的人。她既解说小词中的男女情爱,也解说情爱背后寄托的家国兴亡变幻。真正懂得她的人,知道她比李清照更甚,是一个“穿裙子的士”。她有须眉气,人生之路上经历的种种坎坷聚散,苦难折磨,使得她能够深刻地洞察辛弃疾的词作,其剖析比一般男子更为入木三分。她说过,我的身体是女性,但是我有中国儒家传统的士的品格和持守。
  在解释诗词的时候,如何不盲从盲信,坚持独立思考,有新鲜建树,对于研究者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她辅仁大学时代的导师顾随一直教导她,希望她要自我成就,另起炉灶,成为“南岳之马祖”,而非“孔门之曾参”。
  顾随是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代大家,是叶嘉莹的开蒙恩师,他们在人生经历、性格脾性和兴趣爱好上都非常相似,他对叶嘉莹影响极大。她书房常年挂着的别号“迦陵”二字就是顾随先生的亲笔。“迦陵”是佛国世界的一种神鸟,与“嘉莹”谐音。
  在顾随的影响下,叶嘉莹立志要“传道授业解惑”,矢志不改,一去七十年。
  士志于道:教书育人
  2013年,叶嘉莹叶落归根,定居南开大学,成为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院院长。校友与诗词爱好者捐建的“迦陵学舍”已经落成,这是一幢集科研、办公、生活于一体的书院,总建筑面积约为550平方米,北京恭王府还专程送来了两株海棠。
  随她一起回来的还有数十箱研究资料,单是讲课录音就有2000多个小时。
  叶嘉莹站在迦陵学舍门前向众人拱手。距1979年她首次回到南开讲学,已过去34年。
  她在各种讲座上都提及这一点,常年在异邦,使用异国语言,“难免有失根之感”。初到加拿大,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自托:“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匍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北海”指的是她的出生地——第一故乡北京,“南溟”指的是她的第二故乡台北,“鹏飞”的“云程”,则意味着她曾经在两地用母语讲授自己深爱的诗词。这种自由的快感,在海外的几十年中,常常入她的梦里。
  她渴望重新回到祖国,用母语教学,获得自由自在讲解诗词的快乐,表达了“不便再继续跨洋奔波,故有晚年归国之志”的心愿。
  叶嘉莹曾说,她的一生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从来都是命运推她往何处,就往何处。但她始终记得《论语》中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叶嘉莹要做的“士”,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即便一无所有,内心仍保持高洁的品德和操守。在一贫如洗的教书生涯前期,在海外大得盛名的讲学后期,回国,把士的精神教授给更多人,是她的心愿。
  1978年,给大陆教育机构写了一封归国执教的申请信后,叶嘉莹得偿所愿。彼时,她经历丧女之痛刚三年,而国内因文革浩劫,中断的文化事业百废待兴。
  她在南开刮起了一场“叶旋风”。南开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汉魏南北朝诗,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两小时,在一间可容纳300人的阶梯教室,几乎挤满了“整个天津的学生”。中文系不得不要求持听课证才能入场。她的《唐宋词十七讲》可以卖到十几万册。
  34年后,世情大有变化。年轻的人们对诗词不再那么关心,今日,叶嘉莹的诗词作品只能卖到一万册。每每有学生去叶嘉莹家造访,她总是关切地问:“有喜欢诗词的学生吗?”
  拜物时代中,经历了传统文学的遇冷,又经历了古诗从教材中“去而复还”的风波,重视国学又成为一时之风气。叶嘉莹再度站回讲台,桃李芳菲,台下的倾听者,变为了更年轻的群体。
  对于古诗词教育普及的现状,年轻人对诗词等古典文化的漠视,她很担心。
  泱泱中华,自古就是诗歌大国,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文脉不绝。帝王将相、文人士大夫、平民百姓无不写诗。然而,近代以来,一度学习西方,一度饱经政治战争动乱,旧学与传统渐渐中断。年轻人不懂文言表达与历史典故,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一时间传承堪忧。
  坐拥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富矿,不该辜负遗产。叶嘉莹学贯中西,在与西方文明的比较中,她意识到,真正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价值,并不是由眼前现实物欲的得失决定。
  小子何莫学夫《诗》:暮年施教
  如何为今人解古词,传圣人意?
  她想到了自己的开蒙读物——《论语》。这几乎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当年所不能理解的“仁者不忧”及“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等名句,叶嘉莹感触日深。
  垂暮之年,教育责任感在她心中变得沉甸甸,她觉得,如果没有尽到教育学生的责任,上对不起千古以来的诗人,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她热爱中国的古典文化教育,在古人留下的美好诗篇中,她看到了美好灵魂,所以“我要尽我的力量,把我所知道的,我所体会的,说给年轻的人知道”。
  数年来,叶嘉莹为古诗词教育孜孜不倦,奔波于中国各地与欧美。1989年,她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每年有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跃在加拿大、美国等国际诗词讲坛上。1991年,叶嘉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同年,应南开大学要求,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4年后在海外募得资金,并将研究所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她遵循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1995年起,她在指导博士生的同时,还开始教少年儿童学习古典诗词。百忙之中,她与友人合编了《与古诗交朋友》一书,浅显有趣,不同于她长篇累牍的高深论文,并亲自吟诵编选的一百首诗,给读本配上了磁带。后来,她又多次到电视台教少年儿童吟诵诗歌。
  她的伯父和恩师,从小教导她,“读书当从认字始”,古圣贤也说“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所以,她深知幼儿诗歌教育的重要性。诗词一旦嵌在孩子的脑子里,将成为毕生的营养。
  如何学习古诗?吟诵是个好办法,她幼年读诗,都是从音乐声调中感受到诗中情趣。如何让孩子学会读诗,师资非常重要。幼儿诗词教育的关键,不是把诗词选进教材,而是老师怎么教的问题,虽然现在提倡读诗,但盲目,读得都不对,讲不通。
  “中国文化、诗词的意境都从汉字中得来,英文词性变化体现在拼音的变化,我们的变化是从读音中来。诗不仅是情意,还有平仄、声调,读诗要念出短促的入声字。”她曾这样表达自己对吟诵的理解。由于大多数用普通话方式念的诗都失去了韵味,叶嘉莹一直坚持将古人读入声、现代人读平声的一些字,读成短促的近于去声字的读音,吟诵古诗时才能传达出声律的美感。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词源远流长,是汉民族文化的精髓。汉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有修养的圣贤百家,贡献了丰富的智慧。
  如何把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文化精华、古典学养和品格,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且喜爱,这是她90岁高龄的一大重要心愿。“一任流年似水东”,叶嘉莹在有生之年继续讲诗歌,把自己看到的好处,让更多下一代知道。“如果有来生,我还想学诗词,教诗词。”
  (选摘自《凤凰周刊》2015年第17期,略有删减)
其他文献
是时光的谰语  拉长了回眸的风景  还是月光叠加在牛背上  撕开一瓣又一瓣的孤寂  千山暮雪的蒼茫  想要覆盖一个时代的剪影  榉木的呼唤被碾成粉末  步了前世和今生的尘音  不愿让过往的风声  坐在狼烟的号角里  可浮光掠影已打马南去  只剩一剪逃离的青衿  如果云朵没有眼泪  如果记忆只留曾经  请让庄周的那两只蝴蝶  搁浅在黎明前的浓雾里
中国股市高风险的深层原因在于股市中的上市公司缺乏投资价值,而这又源于上市公司的国企病.要根除上市公司的国企病,关键在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作到这一点,就要求对国有
【摘要】本文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的“翻转课型”与“传统课型”进行对比,论述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型”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 翻转课堂 传统课堂 对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78-02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效益是教学建设中的重头戏。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
本文对微信平台的基本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进行阐述,主张中职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微信,使其跟语文古诗文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学生学好古诗文的重要载体
【摘要】本文通过动静结合、口笔结合和数形结合等形式展开思考,改变学生几何学习时的被动状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动静结合 口笔结合 数形结合 初中数学 几何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100-01  在传统的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解题方法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科特点的挖掘,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了关于国际热钱的讨论.在近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的情况下,我国又一次展开了关于国际热钱进入中国的讨论.既要分析不同情况下国际
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论述"变教为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并从学科融通,识字学数;由浅入深,由线到角;变教为学,以答代问展开分析,革新课堂教学模式,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工程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信工程在整个电信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通信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关乎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电力工业,对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电产业已被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