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品概况】《崔敬邕墓志》全称《魏故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征虏将军太史大夫临青男崔公之墓志铭》,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刻。楷书。25行,行29字。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河北省安平县农民开挖水井时,在黄城崔公墓旁出土。康熙三十年科知县陈宗石砌入乡贤祠壁间,不久失踪。
【观典赏析】《崔敬邕墓志》为北魏书中精品,在北魏后期墓志中,属于方劲雄奇一类。结体淳雅古朴,用笔清俊劲爽,笔致圆浑,法度谨然但毫不刻板,结体整敛形方,全篇排布端匀,气象清穆。一笔之中有俯仰提按,轻重分明,动感极强。个字中的笔画,是轻是重,孰粗孰细,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笔画细劲、清朗,大笔、主笔则多用重、涩、隶之法运之,观此书法如临尊彝。正如清何焯所说:“入目初似拙丑,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唐人终莫能及,宋人欲矫之,然所师承者皆不越唐代,姿睢自便,亦岂复能近古乎。”此墓志有“六朝志石之冠”的美誉。
【作品概况】《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记载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北魏碑刻。楷书。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立,無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行46字。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
【观典赏析】《张猛龙碑》是魏碑方圆兼备的代表,方笔为主,兼施圆笔,是北魏碑刻的代表作,几乎通过字字制“险”、字字化“险”来生动艺术效果,被誉为“魏碑第一”。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如横、直画的方笔起笔,转折处的方棱及三角形的点等,有《始平公》之风,但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结体端丽,字体略长,以纵取势,略呈欹侧,中宫紧密,四周伸展。笔势左低右高,左紧右松,正中见奇。康有为说:“碑本皆真书,而亦有兼行书之长,如《张猛龙碑阴》,笔力惊绝,意态逸宕,为石本行书第一。”又赞其“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古人评价为“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对比《石门铭》可见碑版与摩崖,一内劲,一放肆;一收缩,一开张;一方笔趋于楷书,一圆笔接近篆隶。《张猛龙碑》是楷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开隋唐楷书之先河,是学习魏碑书体的最佳范本之一。清代至今,学习者众多,如赵之谦、弘一等皆受益此碑。 (马斌 选荐)
【观典赏析】《崔敬邕墓志》为北魏书中精品,在北魏后期墓志中,属于方劲雄奇一类。结体淳雅古朴,用笔清俊劲爽,笔致圆浑,法度谨然但毫不刻板,结体整敛形方,全篇排布端匀,气象清穆。一笔之中有俯仰提按,轻重分明,动感极强。个字中的笔画,是轻是重,孰粗孰细,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笔画细劲、清朗,大笔、主笔则多用重、涩、隶之法运之,观此书法如临尊彝。正如清何焯所说:“入目初似拙丑,然不衫不履,意象开阔,唐人终莫能及,宋人欲矫之,然所师承者皆不越唐代,姿睢自便,亦岂复能近古乎。”此墓志有“六朝志石之冠”的美誉。
【作品概况】《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记载张猛龙兴办教育的事迹。北魏碑刻。楷书。北魏明孝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立,無书写者姓名,碑阳24行,行46字。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
【观典赏析】《张猛龙碑》是魏碑方圆兼备的代表,方笔为主,兼施圆笔,是北魏碑刻的代表作,几乎通过字字制“险”、字字化“险”来生动艺术效果,被誉为“魏碑第一”。运笔刚健挺劲,斩钉截铁,如横、直画的方笔起笔,转折处的方棱及三角形的点等,有《始平公》之风,但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结体端丽,字体略长,以纵取势,略呈欹侧,中宫紧密,四周伸展。笔势左低右高,左紧右松,正中见奇。康有为说:“碑本皆真书,而亦有兼行书之长,如《张猛龙碑阴》,笔力惊绝,意态逸宕,为石本行书第一。”又赞其“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古人评价为“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对比《石门铭》可见碑版与摩崖,一内劲,一放肆;一收缩,一开张;一方笔趋于楷书,一圆笔接近篆隶。《张猛龙碑》是楷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开隋唐楷书之先河,是学习魏碑书体的最佳范本之一。清代至今,学习者众多,如赵之谦、弘一等皆受益此碑。 (马斌 选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