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东盟方式”是学界关于东盟地区特色合作机制的代名词,东盟特有的这套组织决策方式主导了东盟地区公共教育事务的治理模式,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则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平等性、治理内容的跨国性、治理机制的灵活性、治理工具的多样性以及治理理念的包容性.“东盟方式”在职业教育治理上的应用促成了地区职业教育愿景的形成,提升了地区职业教育政策的协调度,形成了地区职教合作的多层次联动网络.“东盟方式”强调非强制性以及避免超国家机制,因而存在区域教育治理结构松散、区域教育政策实施缓慢、区域教育规划执行力度弱化等问题.
【机 构】
: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盟方式”是学界关于东盟地区特色合作机制的代名词,东盟特有的这套组织决策方式主导了东盟地区公共教育事务的治理模式,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则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平等性、治理内容的跨国性、治理机制的灵活性、治理工具的多样性以及治理理念的包容性.“东盟方式”在职业教育治理上的应用促成了地区职业教育愿景的形成,提升了地区职业教育政策的协调度,形成了地区职教合作的多层次联动网络.“东盟方式”强调非强制性以及避免超国家机制,因而存在区域教育治理结构松散、区域教育政策实施缓慢、区域教育规划执行力度弱化等问题.
其他文献
第二届“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研讨会在深入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规划和“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召开.会议以“面向2035的教师学习变革与创新”为主题,聚焦激发教师学习动力、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完善教师学习支持等核心议题,探讨了当前教师学习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展望了面向2035教师所需的学习思维和品质,对于系统、深入思考未来教师学习的变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哲学以其专有的方式把握教育问题.哲学把握教育问题的方式从理性逻辑到复杂性思维,产生了思辨演绎的传统教育学、经验主义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现象学教育学、解释学教育学、分析教育哲学、批判教育学以及复杂性教育学等八种方式.哲学对教育问题的把握方式直接影响着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教学哲学,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策略、思路和方法.哲学认识方式走向多重范式的融合互补,迎合了新时代“五育”融合教育发展的趋势,成为教育研究重要的方法论指引.
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是国际蒙台梭利教育领域十分活跃的重要组织,已成为与蒙台梭利本人创办的另一组织——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齐名的权威机构.AMS从创建之日起,就以注重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创新以及使之“美国化”而著称.它建立了自己的学校标准和认证制度,在教师培养和配置以及教师教育项目认证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为更好地推动蒙台梭利教育走向美国公立教育系统,它还联合AMI等机构建立了专门面向美国公立学校的蒙台梭利课堂教学标准.AMS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的“现代派”或“新派”,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创新
“理想类型”是马克斯·韦伯为应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困境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理想类型”是一种概念工具,体现着韦伯所确立的诸多原则,包括价值关联、价值中立以及确保意义上与因果上的妥当.在引入比较教育研究后,布雷恩·霍姆斯借助“理想类型”建构了其资料分类模式中由人、知识和社会的特征所组成的“理想类型规范模式”.承袭霍姆斯的资料分类模式,许美德继续运用“理想类型”研究中国大学发展背后的文化与价值理念,并突破了价值中立原则.然而,从整体上看,“理想类型”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明显的应用困境,需对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同形与路径依赖理论是理解高等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扩张,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民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质疑以及市场化办学意识盛行.为了面对新的高等教育环境,德国大学引入了新的治理手段,如签订目标协定、引入绩效拨款、加强大学校长权力、设立大学理事会等.综观德国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其存在着向新公共管理制度靠近的趋向,也存在着明显的改革路径依赖,即沿着传统的洪堡大学模式在缓慢前进,国家和教授的权力依旧在大学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
德国运用数字技术为推动德国教育、科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这是德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下,实施全球化科技合作的战略布局和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德国通过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教育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项目,构建数字化的课程与学术交流平台,引导企业参与数字化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对外输出以及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协调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德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国际化流动,提升了德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并通过教育援助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以数字技术
基于知识教学通达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实践的困境在于:“内容之知”与“方法之知”分立,“符号知识”与“内在意义”分立,“碎片化知识”与“综合化运用”分立.在对已有实践困境梳理的基础上,依照“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逻辑理路进行理论审思,以期为“由知识通达素养”的教学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以学生发展为立场的知识具有生成性、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体、心智和环境相互交织,从而促进学习者概念的转化与整合.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提供三方面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加上正在开展“四史”教育学习活动如火如荼,一系列优秀主题出版物应运而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在新时代做优做好主题出版这篇大文章是我们出版人的担当与使命,将更多更好的主题出版物奉献给社会、奉献给读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工业4.0时代,人工智能改变了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劳动的传统样态,催生了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升级.为应对数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德国颁布了一系列基于数字化进程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确立“面向数字时代”的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字能力;拓展新课程资源,修订与完善教材内容;构建课程实施新路径,以项目式课堂教学为主线,辅以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开发新课程模块,以提升学生的学业与职业规划能力.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学校劳动课程建设应确立彰显时代特色的育人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互动协作机制,
跨文化视角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理念无意识,是历史和现实因素叠加博弈的产物.浪漫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兴起助推人们以文化划分边界,也迫使比较教育服从于构建国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需要.跨文化视角的确立导致文化偏见与国家主义大行其道,也使比较教育陷入创新乏力的困局.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的到来推动各国从竞争走向依存,比较教育在“无疆界世界”中面临着从跨越边界到超越边界的文化视角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