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梦龙老师早在1997年就曾撰文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无‘文’。”教师过分地强调“言”的教授,忽视了“文”的存在,“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硬被肢解成教师讲解古汉语知识的一堆语言材料”(张雨仁语)。自新课标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后,文言文教学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即有“文”而无“言”。教师表现出来的是过多地注重“人文性”,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的教学混为一谈,忽视了这两者间的差异性。不管是有“言”无“文”还是有“文”无“言”,都是对文言文教学的误解。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让文言文的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
文言文的教学是离不开诵读的,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谓诵读,应做到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到深层含义、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只有如己之出,读出感情与气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言”,更好地把握“文”。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则在感受上更容易和作者、文本相契合。该低沉时则低沉,该激越时则激越,如此更能还原文本的本意。如《项羽之死》中项羽面对四面楚军,而自己又仅存28骑,敌我态势形成强烈对比,此时项羽明知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决定发动一场快战。快战之后,项羽“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教授此句时可通过角色对话反复诵读,体会情感,只要读出了“何如”的气势,便读出了快战后项羽畅快的心理,读出了一个临危不惧的活生生的西楚霸王形象。
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诵读,教师的诵读同样起着莫大的作用。教师的诵读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容易架起文章与师生间沟通的桥梁,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带动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情境氛围中。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运用,更多的语文老师选择了用音箱代替了自己的语言,用死的声音取代了活的语言,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便使学生对课堂产生了陌生感,较慢进入课堂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能使平面的、一维的课本文字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让学生产生共鸣。《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教授时我要求学生掩上书本,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一边想象画面。课后有学生和我说,“舟遥遥以轻飏”,眼前仿佛有一位穿着长褂的长者站在船头,轻风吹动自己的衣袖,捋着胡须,放眼前方,盼望能早日到家。教师诵读的作用可见一斑,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钱梦龙语)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也不例外。
《五人墓碑记》中有:“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这是对五人临刑前情态的描绘。有一个教学案例,学生提出将“詈”换成“骂”更符合五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老师紧跟学生的思路,赞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要求查阅资料明确这两个词的意思,“骂”指恶言侮辱人,“詈”表示在骂别人时罗列对方的罪状或缺点。用“詈”表明五人临死之前高喊着毛一鹭的一宗宗罪状,显示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与之斗争到底的决心,突出了五人临死之前镇静沉着、舍生取义的潇洒风范。的确,这样的生成教学是成功的,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更准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更深入地把握文意,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做到了“文”与“言”的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如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学生体味、理解作者沉痛的哀思之情是重点和难点。整体感知,学生对文本会有感性的体会,为了加深理解,我引导学生赏析“旅食京师”一节中表时间的用词:“其后四年”、“又四年”、“又二年”、“止一岁”、“明年”、“是年”,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交代了自己和十二郞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生离竟成死别,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语言有情感,文字有温度,读者只有准确地领会文字所蕴含的意思,跨过文字这道桥梁,方能真正地与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重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章不是无情物”,文言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如教《苏武传》,可以谈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教《陈情表》,可以适当让学生体会“百善孝为先”;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 “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和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文言文的教学也符合这样的规律,流传下来的文言文瑰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在健康有益的阅读环境中得到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
(作者单位:衢州高级中学)
文言文的教学是离不开诵读的,俗话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谓诵读,应做到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到深层含义、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于漪老师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只有如己之出,读出感情与气势,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言”,更好地把握“文”。因声求气,“由气而通其意,以及其辞与法”,则在感受上更容易和作者、文本相契合。该低沉时则低沉,该激越时则激越,如此更能还原文本的本意。如《项羽之死》中项羽面对四面楚军,而自己又仅存28骑,敌我态势形成强烈对比,此时项羽明知等待自己的只有死路一条,可他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决定发动一场快战。快战之后,项羽“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教授此句时可通过角色对话反复诵读,体会情感,只要读出了“何如”的气势,便读出了快战后项羽畅快的心理,读出了一个临危不惧的活生生的西楚霸王形象。
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诵读,教师的诵读同样起着莫大的作用。教师的诵读不仅有示范作用,而且容易架起文章与师生间沟通的桥梁,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带动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情境氛围中。随着多媒体的普及运用,更多的语文老师选择了用音箱代替了自己的语言,用死的声音取代了活的语言,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便使学生对课堂产生了陌生感,较慢进入课堂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能使平面的、一维的课本文字变成一种“立体的交响”,让学生产生共鸣。《归去来兮辞》可以说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教授时我要求学生掩上书本,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一边想象画面。课后有学生和我说,“舟遥遥以轻飏”,眼前仿佛有一位穿着长褂的长者站在船头,轻风吹动自己的衣袖,捋着胡须,放眼前方,盼望能早日到家。教师诵读的作用可见一斑,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更能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钱梦龙语)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凡会读文章的人,阅读大体都要经历一个由表(文字)及里(内容)、由里及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读文言文也不例外。
《五人墓碑记》中有:“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这是对五人临刑前情态的描绘。有一个教学案例,学生提出将“詈”换成“骂”更符合五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老师紧跟学生的思路,赞扬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同时要求查阅资料明确这两个词的意思,“骂”指恶言侮辱人,“詈”表示在骂别人时罗列对方的罪状或缺点。用“詈”表明五人临死之前高喊着毛一鹭的一宗宗罪状,显示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与之斗争到底的决心,突出了五人临死之前镇静沉着、舍生取义的潇洒风范。的确,这样的生成教学是成功的,让学生在质疑探究中更准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更深入地把握文意,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做到了“文”与“言”的有机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如学习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学生体味、理解作者沉痛的哀思之情是重点和难点。整体感知,学生对文本会有感性的体会,为了加深理解,我引导学生赏析“旅食京师”一节中表时间的用词:“其后四年”、“又四年”、“又二年”、“止一岁”、“明年”、“是年”,作者不厌其烦地叙述,交代了自己和十二郞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生离竟成死别,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语言有情感,文字有温度,读者只有准确地领会文字所蕴含的意思,跨过文字这道桥梁,方能真正地与作者会面,了解作者的心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重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文章不是无情物”,文言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文言文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如教《苏武传》,可以谈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教《陈情表》,可以适当让学生体会“百善孝为先”;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 “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不可容忍。让美把丑和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文言文的教学也符合这样的规律,流传下来的文言文瑰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在健康有益的阅读环境中得到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熏陶。
(作者单位:衢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