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如果单一依靠政府部门来完成显然有些困难,实行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农村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便成为缓解这种矛盾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农村文化 多元化 多样化 对策
1.农村文化面对多元化和多样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上升,农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都在提高。但在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严重不足,农村文化建设无法紧跟时代变化,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等现象却十分明显。
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紧张及人力紧缺等困境。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多角度,多渠道发展,对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本文对农村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农村文化活动多样化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有农村文化仍是政府一元参与,村民主体地位内外缺失,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不足,各个农村文化建设主体之间缺乏合作等四个层面。
2.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具体对策
2.1举办农民家庭春晚。活动主体:春节家庭团拜会,活动对象为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同台演艺。节目要求主要为祝福,寄托希望,青春活泼等积极向上的节目。如:舞蹈、歌曲、小品、独唱、青春剧、诗朗诵、太极、广场舞、团拜活动。以小家庭为单位上台给老人拜年,除文艺表演之外,還可举行猜谜语,开展趣味活动,并带动周边邻里广泛参与。家庭老人也可上台畅谈外出旅游感想,赞扬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享受亲情的滋润,传播文化的意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2.2弘扬清明忠孝文化。在农村,每年的清明节,以家族为主体的祭拜祖先活动愈演愈烈,少则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作为文化部门要主动介入,认真策划,积极引导,将优秀的清明节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向举办者大力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训、家规、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文艺表演,家训诵读,趣味活动等。因为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稳定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开展周边文化交流。周边乡镇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对于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加强睦邻友好,区域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周边乡镇之间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文艺演出,以丰富多彩的歌曲、歌舞、小品、戏曲表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可举办文体赛事,组织知识演讲,举办文化讲堂,讲红色故事,讲历史文化,话农村发展,话地方文化特色,组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主题展览,讴歌党的伟大成就,赞美和谐幸福的生活。通过文化交流,架起周边乡镇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促进文化的相互交流提高。
2.4培养少儿艺术人才。由乡镇综合文化站牵头,发挥本土民间艺术家的专业水平,与辖区内小学校社团组织相结合,整合资源,聘请有爱心,讲奉献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开展一周一节课的艺术培训。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开展书法、绘画、剪纸、舞蹈、音乐、少年军校等专业知识培训,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由学校选派一批基础较好,热爱艺术的学生参加。寒暑假期间,把培训班办到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免费培训。培训期间产生的办公、旅车、补助等费用由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共同协商解决。这样既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拓展了农村文化的领域,也免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这种农村文化进校园的做法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2.5培育扶持农民演艺。在农村很多地方,历来就有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上请一些能歌善舞的人来吹吹打打,唱唱跳跳,热闹一番的习俗,这些队伍就是当今较为盛行的农民演艺。
泸县农民演艺队的演员是农民,他们最了解农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较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一些农民说的:“原来是麻将一响,手就发痒,现在是听人唱歌,心就飞扬”。农民演艺是农村文化的生力军,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科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容等,通过地方小调小戏唱出来演出来,在宣传政策,引领新风,化解矛盾上更容易让群众接受,从而促进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在扶持农民演艺队伍方面,应出台文化经济政策,采取“政府投入一点,文化部门帮扶一点,演艺队自筹一点。”以奖代补,鼓励创作,开拓市场,激发活力,在抓好农民演艺队公益演出的同时,鼓励他们开拓市场进行商业演出,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有偿服务演出。
2.6抓好社区文化辐射。社区是乡镇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农村文化的主阵地,社区人口较为集中,抓好社区文化,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丰富社区文化内容。(2)突出主题文化形式。(3)发动群众广泛参与。(4)提高群众满意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四项对策:一是引导并培养多个农村文化建设主体,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规范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行为,三是认清形势明确各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权责范围,四是理清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传统和谐文化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D].刘冠文.大连交通大学.2010
[2]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王维.西南大学.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嘉明镇综合文化站)
关键词:农村文化 多元化 多样化 对策
1.农村文化面对多元化和多样化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上升,农民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都在提高。但在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严重不足,农村文化建设无法紧跟时代变化,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等现象却十分明显。
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紧张及人力紧缺等困境。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多角度,多渠道发展,对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本文对农村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农村文化活动多样化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 有农村文化仍是政府一元参与,村民主体地位内外缺失,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不足,各个农村文化建设主体之间缺乏合作等四个层面。
2.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具体对策
2.1举办农民家庭春晚。活动主体:春节家庭团拜会,活动对象为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世同堂或五世同堂同台演艺。节目要求主要为祝福,寄托希望,青春活泼等积极向上的节目。如:舞蹈、歌曲、小品、独唱、青春剧、诗朗诵、太极、广场舞、团拜活动。以小家庭为单位上台给老人拜年,除文艺表演之外,還可举行猜谜语,开展趣味活动,并带动周边邻里广泛参与。家庭老人也可上台畅谈外出旅游感想,赞扬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享受亲情的滋润,传播文化的意义,传递社会正能量。
2.2弘扬清明忠孝文化。在农村,每年的清明节,以家族为主体的祭拜祖先活动愈演愈烈,少则几百人,多则成千上万人。作为文化部门要主动介入,认真策划,积极引导,将优秀的清明节传统文化融入进去,向举办者大力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训、家规、家风、家教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文艺表演,家训诵读,趣味活动等。因为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稳定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3开展周边文化交流。周边乡镇之间开展文化交流,对于增进文化发展与丰富,加强睦邻友好,区域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周边乡镇之间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文艺演出,以丰富多彩的歌曲、歌舞、小品、戏曲表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可举办文体赛事,组织知识演讲,举办文化讲堂,讲红色故事,讲历史文化,话农村发展,话地方文化特色,组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主题展览,讴歌党的伟大成就,赞美和谐幸福的生活。通过文化交流,架起周边乡镇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促进文化的相互交流提高。
2.4培养少儿艺术人才。由乡镇综合文化站牵头,发挥本土民间艺术家的专业水平,与辖区内小学校社团组织相结合,整合资源,聘请有爱心,讲奉献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开展一周一节课的艺术培训。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开展书法、绘画、剪纸、舞蹈、音乐、少年军校等专业知识培训,从娃娃抓起,从校园抓起。由学校选派一批基础较好,热爱艺术的学生参加。寒暑假期间,把培训班办到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免费培训。培训期间产生的办公、旅车、补助等费用由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共同协商解决。这样既发现和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拓展了农村文化的领域,也免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这种农村文化进校园的做法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也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和好评。
2.5培育扶持农民演艺。在农村很多地方,历来就有在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上请一些能歌善舞的人来吹吹打打,唱唱跳跳,热闹一番的习俗,这些队伍就是当今较为盛行的农民演艺。
泸县农民演艺队的演员是农民,他们最了解农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较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一些农民说的:“原来是麻将一响,手就发痒,现在是听人唱歌,心就飞扬”。农民演艺是农村文化的生力军,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实用科技,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内容等,通过地方小调小戏唱出来演出来,在宣传政策,引领新风,化解矛盾上更容易让群众接受,从而促进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在扶持农民演艺队伍方面,应出台文化经济政策,采取“政府投入一点,文化部门帮扶一点,演艺队自筹一点。”以奖代补,鼓励创作,开拓市场,激发活力,在抓好农民演艺队公益演出的同时,鼓励他们开拓市场进行商业演出,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有偿服务演出。
2.6抓好社区文化辐射。社区是乡镇政治经济的中心,也是农村文化的主阵地,社区人口较为集中,抓好社区文化,能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丰富社区文化内容。(2)突出主题文化形式。(3)发动群众广泛参与。(4)提高群众满意程度。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四项对策:一是引导并培养多个农村文化建设主体,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规范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行为,三是认清形势明确各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权责范围,四是理清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传统和谐文化视野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D].刘冠文.大连交通大学.2010
[2]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王维.西南大学.2009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嘉明镇综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