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留下一盏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an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夏天,太阳像个大炉子,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班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拦住了我。原来是朋友的同事,她说,同学得了乳腺癌,临终前的遗愿是想把眼角膜捐出去,又不知去哪捐,让我帮着想想办法。就这样,我认识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李芳。
  第一次见到李芳时,她穿了一件粉色的半截袖,一双大眼睛就像泉水一样清澈明亮。我问她,为什么会有捐角膜的想法,她给我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原来,十几年前李芳就已下岗在家,丈夫每个月靠给人打零工,维持家里的开销。虽然日子挺紧巴,但一家人和和睦睦,倒也其乐融融。李芳性情温和,喜欢帮助别人,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都愿与她来往,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工作上的事都愿与她倾诉。在丈夫的眼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在女儿眼里,她是一位好母亲,在邻居眼里,她是一位贤德善良、乐善好施的好人。然而,2004年,在一次偶然检查中,李芳发现右侧乳房有 “硬结”,经过确诊为乳腺癌。一向乐观的她闻听此噩耗,陷入了无尽的黑暗,暗自流泪好几天。思前想后,考虑到家里实在困难,孩子还在上学,李芳没把自己得病这事儿告诉女儿,决定放弃治疗。
  三个月后,李芳的病情急转直下,胳膊肿得几乎抬不起来,好心的邻居知道后,劝她赶快去医院,亲朋好友东挪西借,凑了些钱把李芳送到了医院,但已经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李芳术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随着病情的一天天恶化,痛苦也与日倍增,我再一次看到李芳时,她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疼痛时常像千根针扎穿身体,让她大汗淋漓,夜不能眠。那时,李芳每天只能靠吃二十几片的止痛药止痛。可远在他乡的女儿,并不知道母亲患了重病。李芳说,不想让孩子回来着急,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自己去世后捐赠出眼角膜,帮助那些看不到的人重见光明。
  李芳的丈夫是一位老实敦厚的男人,妻子患病后,他一个人支撑起厄运当头的家,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注意不能将家庭以外的烦恼带回家。他不忍心看到妻子离去时残缺的身体,心情非常沉重。可李芳说:“人死如灯灭,什么也带不走,我就想,如果我把眼角膜捐出來,那么别人就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我的生命也就能够得到延续。”她整整给丈夫做了三天的工作,丈夫含泪同意了她的决定。
  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天上的云朵好像一伸手就能抓到一样,省医院的马教授和她的同事们赶了200里路,专程看望病重中的李芳。“谢谢你们来看我,都来了。”李芳斜靠在床头,热情地招呼大家。“应该谢谢你。”马教授说着,把一大束娇艳欲滴的康乃馨递到了李芳面前,顿时,屋子里飘溢着沁人的馨香。44岁的李芳,也在那一天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无偿捐献眼球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成为当地眼角膜捐献第一人。病床前李芳提出了两个希望:希望受助人做一个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希望丈夫和孩子要坚强一些,好好地生活下去,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了。邻居们知道李芳的时间不多了,每天轮流陪她唠嗑,谁家做点好吃的都不忘给她送一碗。李芳说,今生最幸福的事就是能遇到这些好姐妹,邻居们也常常在一旁偷偷地抹着眼泪,被她的乐观、坚强和无私感动着。
  北方的12月,雪花疯狂地咆哮,冰凉刺骨。早上7点,我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李芳,今天早上走了,你快来吧!省医院马教授她们已在来的路上。”电话是李芳丈夫打来的。来不及多想,放下电话,我迅速赶往李芳家。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大家都静悄悄的,神情凝重。一进屋,我看见李芳躺在走廊里,身上盖了一层布单。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陌生人的遗体,但意外的是没有任何恐惧感,只是伤感生命的脆弱。前阵子,还来看过她,今天却只是一副冰冷的遗体,想到这里,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泪水。
  上午9时44分,李芳的眼角膜被送往省医院眼科进行移植。在手术台的无影灯下,薄如蝉翼的透明角膜被移植在两位受助人的眼球上。60岁的郭大娘和38岁的刘先生,同时告别了黑暗,重现光明。刘先生在加油站工作,6岁时患有角膜云翳,视力逐渐下降到0.1以下,如果没有遇到李芳这样的好心人,他会一直生活在黑暗里。那天,刘先生术前也签下了眼角膜无偿捐献协议,他想让这份爱永远延续下去……
  在李芳去世后的三天里,我几乎不能入眠,闭上眼睛总能看到她那双明亮的眼睛,仿佛黑暗中的一盏灯摇曳着火花,点亮了黑夜里迷失的我们。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这是真事。  我在师机关当干事时,中央媒体一位姓张的记者下部队采访。负责新闻宣传的我和报道员小李一起陪同。没想到,那位报道员因为手机储存人名的方式引起了那位记者很大的不满。  那是在采访回机关的途中。车子开到半路时,张记者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急急忙忙找半天,未果,便借小李的手机拨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悲催的一幕出现了!张记者拨了自己的号码后,发现在小李的手机号码簿上竟然显示为“小张”的称呼。快50
期刊
药水圣泉  石门沟有药水圣泉,传说是药王曾经居住的地方。  山间牛羊散漫,溪水潺潺,杜鹃争艳,百鸟啼鸣,更有满山古柏蔚然成阵,每每山风袭来,整个山谷便暗香浮动,使人恍然如临仙境。  圣水可明目,健脾胃,通脉化瘀。石门沟里二十多户人家,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八九个,且大多还能放牧背柴,上山下山,虽不能行走如飞,却也常年安步当车,怡然自得,神仙一样的活着。若问他们外部世界的劳什子,他们也俨然一副不知有汉
期刊
丽娘的父亲教书,平时喜欢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她出生时,起名丽娘。她母亲生了弟弟之后,身体一直不好,长期卧病床上,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便早早地落到丽娘身上。  冬天的夜来得快,刚刚在街头的时候天还亮着,转了一条小巷,就看不见路面了。丽娘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拉着弟弟小雨,快步回家。小雨眼尖,看见门口有一个粘着黄泥的大大的鞋印,拉了拉姐姐的衣角,手指鞋印:“姐姐,你看!”  丽娘看了鞋印一眼,皱了皱眉头,
期刊
十字街口有一户专门做笠斗的,户主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女人,原名巧娘,别人称呼她时,叫女巧娘。  女巧娘丈夫死得早,撂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外加一个与自己大儿子年岁不相上下的小叔子。小叔子自幼丧父丧母丧兄,又长期跟随嫂子,与一群侄子侄女一起厮混长大,便视大嫂如亲娘,一切唯大嫂之命是从。及到上学年龄,女巧娘去了几轮顶街口的小学堂,回到家里,当即用一块花布巾,裹起几本书,拎住小叔的手,把他领到学校里,托付给一
期刊
三个月前,我从楼梯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  我大惊失色。起初,我以为那是一个掉在地上的口罩,夸张的条纹和奇怪多变的颜色是它的特殊款式。对了,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把这脚印当成了口罩,并且在之后的无数次我经过那个楼梯拐角的时候,我都把它当作了口罩。我猜想,一个定制成灰色的口罩可能在特殊的时期有某些我不知道的用处。那个口罩出于神或者无论什么东西的安排,打磨成了眼前这副模样。而那个东西或那些
期刊
十年“文革”结束,万物复苏,神州大地呼呼啦啦掀起一股“英语热”。  我当时在县砖瓦厂当家属工,成天干的是苦力活,按说与学英语八竿子也打不着,可不知为什么见别人学英语,我心也跟着痒起来,找了本初一上册英语课本,打算学习英语。可一翻开书,我就蒙了,因为我只认识ABC三个字母,其余的那二十三个我干瞪着眼使劲看,也不知它们姓甚名谁,到底念什么,更何况还有课文上那一行行的勾勾圈圈,长得跟扑克上带人儿牌似的,
期刊
我叫洋洋,我是一个小男孩,我的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爱之家。我的家里有几个照顾我吃饭睡觉的阿姨,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有好多玩具,不过有时候哥哥、姐姐会抢我的玩具,抢走了,我就会哭,哭一会儿我就忘了,再去玩别的玩具了。  我的家里经常会有客人来,那些不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每次来都会带很多好吃的,我很开心。但是有时候,我也不开心,因为我不想让我不喜欢的人抱。于是,当我不喜欢的人要
期刊
今年初春,我回了一趟故乡。  春天娃娃脸。刚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嫩暖的阳光宛如一根根细小的金针,在广阔的原野,缝制出一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斑斓画图。途中,天色陡然暗下来,闷湿的空气里迅疾铺展一张银灰色的巨网。随着巨网越收越紧,地面开始跳动一条条鳞光闪闪的“小鱼”,那是雨的精灵。  我看见,车窗外的山峦、田埂、菜地、果园、溪畔,越来越多的斗笠闪现。它们像青绿的浮萍,在雨雾里徐徐漂移;像圆润的蘑菇,
期刊
1989年盛夏,在忐忑中我收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纸薄薄的入学报到须知。与别的同学截然不同的是,当我手执通知书时,几乎没有了惊喜、欢愉,更多的只是懊悔和犯难。  我懊悔的是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很不理想,只考得个四类大学。犯难的是因为入学要交1700元学杂费,加上第一个月生活费,要一次性带齐2000元钱。  要知道,这2000元钱对当时的农村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毕竟,在那时的
期刊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家住在现在教育局隔壁的康家大院里。  房子破旧、简陋,是典型的老式房子。和别人共用一个大厅,一间小卧室父母住,我和姐姐妹妹们就住这间房间的阁楼上,每天都要爬楼梯才能上阁楼,阁楼又矮又暗,屋瓦近在咫尺,阁楼上只能弯腰,不能直立。一到大雨天,阁楼滴滴答答就开始漏雨,于是,全家总动员,把家里能装水的东西全用上了,大漏放木桶、脸盆,小漏放茶缸,一个晚上根本没法入睡,只听到“当当当”的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