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谷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盛夏,在忐忑中我收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纸薄薄的入学报到须知。与别的同学截然不同的是,当我手执通知书时,几乎没有了惊喜、欢愉,更多的只是懊悔和犯难。
  我懊悔的是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很不理想,只考得个四类大学。犯难的是因为入学要交1700元学杂费,加上第一个月生活费,要一次性带齐2000元钱。
  要知道,这2000元钱对当时的农村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毕竟,在那时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一张薄薄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农村孩子来说,就是一张从农村跳入城市的通行证;对祖辈为农的父母而言,凝集着他们厚重的希望!
  于是,在短暂的欣慰之后,父母开始积极而又艰难地筹措我的上学费用。
  卖掉家里的稻谷,似乎是那年代农村人家为解决急用大笔资金而作出的正确且唯一的选择。我家住在丘陵山区,以种植水稻为生,更不例外。
  那年头卖粮只能卖给国营粮店。卖粮之前,要在家里完成晾晒祛湿、除杂。
  头一天吃过早饭,父母就开始张罗晒谷。我家收割好的稻谷都是装在几个大的泥缸里。缸的高度可能约一米五左右吧,直径好像也有一米多(具体记得不清)。因我家是依山而建,房子靠近后山岩,光线不好,阴暗得如那时我郁闷的心情。母亲一只手扶着缸口沿,另一只手从缸里把谷子一瓢一瓢舀到箩筐里,父亲再一担一担挑到村东头的晒谷场。当谷子只剩下小半缸时,母亲便弓着腰,头埋进缸里,吃力地把缸底谷子舀出来。
  晒谷场离家约500米,水泥铺面。父亲先用木耙把谷子耙平,厚度刚好没过脚踝。再赤着双脚与肩平行在谷子里划走,走出一条条谷沟来。大概每隔两三个小时,父亲或母亲还要来到谷场重复上面的动作。这样有利于多蒸发掉稻谷含的水汽。
  经过一天的暴晒,黄昏时分准备收谷了。父亲先用木铲把谷子铲到一堆,接着开始扬场。他站在逆风的位置,用木铲把谷粒用力抛向空中,画成一道弧线。借风力吹去谷糠谷皮等杂物,剩下就是较为纯净的饱满谷粒。扬完场后,母親拿起簸箕开始筛谷,筛完后的谷子装进塑料袋再挑回家。
  吃晚饭时,父亲对我说:“明天和他一起去卖谷。”母亲补充道:“这个时候卖谷的人多,要赶早点去,凉快些。”
  第二天天刚亮,父亲就叫醒了我。当我走出家门口时,只见父母已用板车把塑料袋装好,满满一车。父亲肩上搭一条浅黄色毛巾,正蹲在板车旁系牵绳。母亲已累得气喘吁吁,坐在门槛边石礅上,用衣角擦拭着额头的汗水,小声地说:“路上注意点……”
  我家处于武穴西北部,毗邻蕲春县。村子四面环山,一座挨一座。有的地方是四五座山挤拥在一起,一挤便把其中的一座挤出了头,昂挺挺地就成了主峰,不很高,海拔340多米。一条柳界公路自东向西从山脚穿村而过。黄黄高速未通之前,这是武穴进入黄州、武汉的唯一一条陆路,也是我们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唯一道路。
  从读小学、初中到高中,我无数次走过这条路,闭着眼都知道这条路上有几道坡、几座桥、哪个地方转弯。离家最近的粮站叫松阳粮站,约七八里路,在柳界公路旁。
  平路时,父亲把板车索绳套在肩膀上,双手把着板车两个手柄,微倾着身子拉,我跟在后面稍微用力推着走。
  下坡时,父亲把板车手柄向后抬,微仰着身,双脚用力蹭住路面,我就转到前头把住一只手柄,往后拖,这样防止因惯力作用使板车行驶速度过快而翻车。
  最难的是上坡,特别是从我家到粮站有两处陡坡,且长。上坡前,父亲都要停下来小歇一会儿,抽根烟,用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水。起步前,父亲还捡起两块小石头放在板车后面,对我说:“如果我在前面没拉住,板车向后退的时候,你要手脚麻利点把两块石头塞到板车轮胎下,免得伤着你。”父亲弯着腰,低着头,像纤夫似的把身子向前倾得厉害,艰难地呈S型向前拉。我在后头也弯着腰,低着身子使劲推,每走一步,父亲就哼哟一声……
  终于到达粮站。粮站还未开门,门口却已有十几辆板车在排队,横七竖八地摆着。有的站着交谈,谈的都是粮食的价格、今年的收成,有的蹲在地上打盹儿。父亲排好队后,脱掉湿透的上衣,用毛巾擦了几下身子,我看到他黝黑的肩膀上有一道红彤彤的勒痕,在白色的阳光下照得如此刺眼,我不禁鼻子一酸……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粮站开门了。前面有两家说是湿气重不收,要他们运回去或者到粮站左边一个晒场再去晒一天。太阳越来越旺,晒得脸上火辣辣的,我感觉人要虚脱了。
  终于轮到我家了,有两个穿着工作服的人向我们走来,父亲早已从口袋里掏出香烟,满脸堆笑,低腰虔诚地递向他们,父亲正准备掏出火柴给他们点上,只见他们摆摆手,把烟别在耳朵后,用力把铁钎快速插入塑料袋又退回来,再把钎槽的谷子倒进手掌,先塞几粒嘴里一嚼,吐出来,再塞几粒再嚼。接着舒展开握着谷子的手掌,用另一只手手指扒拉几下,然后平托,口对着手掌用力一吹,便说:可以收。接下来就是卸货搬运,过磅称重,开票领钱。
  一个星期后,父亲和母亲又卖过一次谷。再向亲戚乡亲借了一些钱,终于凑足了我上大学的费用……
  每当回想起人生这段经历,在泪眼中明白:现实也许还有很多的无奈与失望,能支撑我们前行的依然是明天。
  尽管我已不再年轻,父母也白发苍苍。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张 禾
其他文献
乡村的夜在月亮里晃动。  我眼中,缠绵悱恻的绿远不如一枚泛黄的秋叶那般有情致;尽管冬日严寒相逼,但较之无处逃遁的夏,我反倒喜欢在坚硬的冬天里找寻属于自己的温暖。因天性畏热,于我,最恼人的季节便是夏了。  我童年最温软的一段时光,是躺在母亲怀里那一个个溢满月光的夏天,更确切地说是夏天的夜晚。傍晚,当弄堂屋脊上空的炊烟升腾舒卷时,孩子们便急不可待地从家里搬出高高低低的小板凳,横七竖八地立在我们家后门的
期刊
五香虫,是川南家乡的一道美味食品,曾温暖过我苦寒的少年时代。  五香虫是川南民间的一道独特的美食,却无法独立成为一道菜品,上不了正席,但深受家乡寻常人家的喜爱。用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典型的休闲食品。  五香虫,家乡真正的叫法,称之为打屁虫。因其遭遇外来影响时,立刻会从尾部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体,酷似臭屁,故得名打屁虫。打屁虫下油锅煎熟后,其香无比,美味可口,所以加工熟了后,又称为五香虫。五香,并不确切
期刊
这是真事。  我在师机关当干事时,中央媒体一位姓张的记者下部队采访。负责新闻宣传的我和报道员小李一起陪同。没想到,那位报道员因为手机储存人名的方式引起了那位记者很大的不满。  那是在采访回机关的途中。车子开到半路时,张记者突然发现手机不见了。急急忙忙找半天,未果,便借小李的手机拨了自己的手机号码。  悲催的一幕出现了!张记者拨了自己的号码后,发现在小李的手机号码簿上竟然显示为“小张”的称呼。快50
期刊
药水圣泉  石门沟有药水圣泉,传说是药王曾经居住的地方。  山间牛羊散漫,溪水潺潺,杜鹃争艳,百鸟啼鸣,更有满山古柏蔚然成阵,每每山风袭来,整个山谷便暗香浮动,使人恍然如临仙境。  圣水可明目,健脾胃,通脉化瘀。石门沟里二十多户人家,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八九个,且大多还能放牧背柴,上山下山,虽不能行走如飞,却也常年安步当车,怡然自得,神仙一样的活着。若问他们外部世界的劳什子,他们也俨然一副不知有汉
期刊
丽娘的父亲教书,平时喜欢读汤显祖的《牡丹亭》,她出生时,起名丽娘。她母亲生了弟弟之后,身体一直不好,长期卧病床上,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便早早地落到丽娘身上。  冬天的夜来得快,刚刚在街头的时候天还亮着,转了一条小巷,就看不见路面了。丽娘一手提着篮子,一手拉着弟弟小雨,快步回家。小雨眼尖,看见门口有一个粘着黄泥的大大的鞋印,拉了拉姐姐的衣角,手指鞋印:“姐姐,你看!”  丽娘看了鞋印一眼,皱了皱眉头,
期刊
十字街口有一户专门做笠斗的,户主是一位五十开外的女人,原名巧娘,别人称呼她时,叫女巧娘。  女巧娘丈夫死得早,撂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外加一个与自己大儿子年岁不相上下的小叔子。小叔子自幼丧父丧母丧兄,又长期跟随嫂子,与一群侄子侄女一起厮混长大,便视大嫂如亲娘,一切唯大嫂之命是从。及到上学年龄,女巧娘去了几轮顶街口的小学堂,回到家里,当即用一块花布巾,裹起几本书,拎住小叔的手,把他领到学校里,托付给一
期刊
三个月前,我从楼梯的拐角处发现了一个人的脚印。  我大惊失色。起初,我以为那是一个掉在地上的口罩,夸张的条纹和奇怪多变的颜色是它的特殊款式。对了,那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我当时把这脚印当成了口罩,并且在之后的无数次我经过那个楼梯拐角的时候,我都把它当作了口罩。我猜想,一个定制成灰色的口罩可能在特殊的时期有某些我不知道的用处。那个口罩出于神或者无论什么东西的安排,打磨成了眼前这副模样。而那个东西或那些
期刊
十年“文革”结束,万物复苏,神州大地呼呼啦啦掀起一股“英语热”。  我当时在县砖瓦厂当家属工,成天干的是苦力活,按说与学英语八竿子也打不着,可不知为什么见别人学英语,我心也跟着痒起来,找了本初一上册英语课本,打算学习英语。可一翻开书,我就蒙了,因为我只认识ABC三个字母,其余的那二十三个我干瞪着眼使劲看,也不知它们姓甚名谁,到底念什么,更何况还有课文上那一行行的勾勾圈圈,长得跟扑克上带人儿牌似的,
期刊
我叫洋洋,我是一个小男孩,我的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爱之家。我的家里有几个照顾我吃饭睡觉的阿姨,还有几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我有好多玩具,不过有时候哥哥、姐姐会抢我的玩具,抢走了,我就会哭,哭一会儿我就忘了,再去玩别的玩具了。  我的家里经常会有客人来,那些不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每次来都会带很多好吃的,我很开心。但是有时候,我也不开心,因为我不想让我不喜欢的人抱。于是,当我不喜欢的人要
期刊
今年初春,我回了一趟故乡。  春天娃娃脸。刚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嫩暖的阳光宛如一根根细小的金针,在广阔的原野,缝制出一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斑斓画图。途中,天色陡然暗下来,闷湿的空气里迅疾铺展一张银灰色的巨网。随着巨网越收越紧,地面开始跳动一条条鳞光闪闪的“小鱼”,那是雨的精灵。  我看见,车窗外的山峦、田埂、菜地、果园、溪畔,越来越多的斗笠闪现。它们像青绿的浮萍,在雨雾里徐徐漂移;像圆润的蘑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