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来教育部发布指示,强调在大学中加强人文课程的教育,尤其是在本轮院校改革中,如何摸清现状,理清思路,在课程体系中更加合理地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值得认真思考。
[关 键 词] 军队教育;人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19-01
近來教育部发布指示,强调在大学中加强人文课程的教育,地方理工大学(非文学专业)也相继开设或增加人文课程,可见人文课程之重要。相比于地方理工院校,虽然军队院校因其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呈现出与地方理工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差异性,但从教育规律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互相借鉴的内容。在本轮军队院校改革中,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成为十分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只有摸清现状,理清思路,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更为合理地构建军队教育结构中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偏重理性思维的课程设置
相比于地方理工院校及国外著名高校,我院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从课程设置内容上看,我院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种类比较多,覆盖面较全。但也不难发现,在所开设的34门课程中,哲学、历史、经济、社会、法律课程占了25门,占全部人文课程的2/3多,而文学艺术及心理学只占9门。
总体上看,偏重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偏重理性思维,而忽视形象思维,偏重已成定论的内容,而忽视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偏重理论讲解,忽视联系实际,还有个别重要科目没有涉及,如逻辑学、民俗学等。
作为军人这个特殊职业,要求我们学员在专业技术过硬的基础上,更应以适应战场灵活多变的情况为训练目的,这几乎就要求我们的学员成为一个杂家,目前,国外及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呈现课程内容综合、课程性质职业化、课程取向融合化、课程结构弹性化和课程形成多样化的倾向,这其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二、重构人文体系的思考
针对我院目前的课程设置,我认为:
(一)应训练学生的逻辑(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忽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学生探求真理,辨别谬误。思考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就有成熟的理论,又有相应的使用技巧问题。军队的特殊性质,要求其成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真理与谬误的分辨能力,这样在战场上,在多变的情况下,才可以正确地独立思考、判断、推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因此,进行较为浅显的形式逻辑以及较为实用的军队实用逻辑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其中当然存在教育体制的问题,但也有我们固有观念的问题。
传统教育历来重灌输、轻自主,重模仿、轻创造,多年的应试教育更是加重了这点。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会严重影响创造型人才的造就。因此加强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必要途径。
(三)在固有课程的理论讲解基础上,应相应增加或侧重提高学员审美能力的课程或内容
审美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趣味、修养和道德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智发育和精神状态的走向。缺乏审美能力容易造成精神空虚、趣味低级、气质庸俗和道德水准的缺失。因此,培养学员对美好事物的领悟、感受、吸收和仿效能力及审美能力是提高我军校学员抵御外界不良风气及树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四)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面对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高低决定一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军队因其教育性质、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对其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导致心理偏执、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或阻滞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形成。目前,社会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现象与教育理念的严重脱节。作为军校学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仅凭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员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正确的辨证对待,甚至一些学员在心理上出现严重失衡,面对荣辱得失、面对成功挫折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力。因此,针对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及与学员当中的现实问题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分析、辨别社会现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在现有成绩基础上,合理设置和优化我院人文素质课程的构建,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弼成.国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1999(S3).
[2]赵大兴,葛宏.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编辑 武慧慧
[关 键 词] 军队教育;人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119-01
近來教育部发布指示,强调在大学中加强人文课程的教育,地方理工大学(非文学专业)也相继开设或增加人文课程,可见人文课程之重要。相比于地方理工院校,虽然军队院校因其教育性质的特殊性,呈现出与地方理工院校人文课程设置的差异性,但从教育规律来看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互相借鉴的内容。在本轮军队院校改革中,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成为十分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只有摸清现状,理清思路,尊重教育规律,才能更为合理地构建军队教育结构中的人文课程体系。
一、偏重理性思维的课程设置
相比于地方理工院校及国外著名高校,我院在课程的设置上还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从课程设置内容上看,我院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种类比较多,覆盖面较全。但也不难发现,在所开设的34门课程中,哲学、历史、经济、社会、法律课程占了25门,占全部人文课程的2/3多,而文学艺术及心理学只占9门。
总体上看,偏重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偏重理性思维,而忽视形象思维,偏重已成定论的内容,而忽视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偏重理论讲解,忽视联系实际,还有个别重要科目没有涉及,如逻辑学、民俗学等。
作为军人这个特殊职业,要求我们学员在专业技术过硬的基础上,更应以适应战场灵活多变的情况为训练目的,这几乎就要求我们的学员成为一个杂家,目前,国外及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呈现课程内容综合、课程性质职业化、课程取向融合化、课程结构弹性化和课程形成多样化的倾向,这其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二、重构人文体系的思考
针对我院目前的课程设置,我认为:
(一)应训练学生的逻辑(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忽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学生探求真理,辨别谬误。思考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就有成熟的理论,又有相应的使用技巧问题。军队的特殊性质,要求其成员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真理与谬误的分辨能力,这样在战场上,在多变的情况下,才可以正确地独立思考、判断、推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因此,进行较为浅显的形式逻辑以及较为实用的军队实用逻辑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其中当然存在教育体制的问题,但也有我们固有观念的问题。
传统教育历来重灌输、轻自主,重模仿、轻创造,多年的应试教育更是加重了这点。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会严重影响创造型人才的造就。因此加强创造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必要途径。
(三)在固有课程的理论讲解基础上,应相应增加或侧重提高学员审美能力的课程或内容
审美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气质、趣味、修养和道德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智发育和精神状态的走向。缺乏审美能力容易造成精神空虚、趣味低级、气质庸俗和道德水准的缺失。因此,培养学员对美好事物的领悟、感受、吸收和仿效能力及审美能力是提高我军校学员抵御外界不良风气及树立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四)心理承受能力是一个人面对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高低决定一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军队因其教育性质、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对其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导致心理偏执、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或阻滞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形成。目前,社会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甚至出现社会现象与教育理念的严重脱节。作为军校学员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仅凭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学员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正确的辨证对待,甚至一些学员在心理上出现严重失衡,面对荣辱得失、面对成功挫折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力。因此,针对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及与学员当中的现实问题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分析、辨别社会现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在现有成绩基础上,合理设置和优化我院人文素质课程的构建,既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胡弼成.国外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发展趋势[J].广西大学学报,1999(S3).
[2]赵大兴,葛宏.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10).
◎编辑 武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