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在高考中的改革经历起起落落,英语分值在高考的历程中有着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自从1999年,中国高考开始推行3加X的考试科目之后,英语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考重视英语,甚至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出现了重英语轻母语的情况,但这样不利于城乡教育的竞争。目前,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各大公司的招聘简章上明确表明要求的英语等级,物极必反,我们要对高考英语做出適当的改革,凸显出英语的特色、体现出地区的差异性以及英语课程的综合化是高考英语改革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高考英语改革;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2-0024-02
1 引言
高考的改革,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眼球,高考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2013年,北京市首先对英语做出了改革:将英语的满分从150分缩减到了100分,并且逐渐想社会化过度,这一举措引起了大量的热议以及人们的关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对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论述,这一次的论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决定明确的提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考试、外语社会考试实行一年多考的制度。
2 英语课程的发展现状
2.1 高考英语的进化史:
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一直都随着高考的进程而改变,各个教育工作者总是在寻找适合人们的理想分数来对英语分数进行规定。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国家规定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满分均为100分,学生不报考英语专业的,可以不参加英语考试。在1978年,英语加入了高考必考科目,但英语的考试成绩不加入总分,并且规定了没学过外语的学生可以免考外语。到了1979年,高考英语的考试成绩,若是学生报考的是重点院校,按照考试分数的百分之十计分;非重点院校的,不计入总分,但可以作为参考分数。1981年高考,英语分数按本科成绩的百分之五十计入总分,各个省市自行决定专科院校的英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到了1982年高考,英语成绩按总分的百分之七十计入总分。自1983年起,英语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高考必须考英语,不再像以前按照比例进行分值计入,各个省市还是自行决定英语是否计入总分还是作为参考分数。由此可见,英语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的分值是逐渐增加的。不过,在1983年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加入高考时的总分为100分,低于语文和数学的120分总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在当时的重要性还是低于两门主修科目的。到了1987年,国家撤销了专科院校的英语成绩由各个省市自行决定的规定,大大的提高了英语在高考科目中的地位。
2.2 过度重视英语带来的负面影响
2.2.1 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人们对英语的重视也导致了对其他科目的轻视,很多人都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英语,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科目都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小学到高中,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语文和数学之外的第一主课,它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一些自然学科。人们这种重视英语的现象,我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可以看见,向上扩展可以到考研、读博甚至于找工作。很多大学的毕业证都与英语四级证挂钩,不过四级的话就不能毕业,对于那些英语不好的学生要想通过四级考试,就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英语的学习上,有些人甚至为了能拿到证书招人替考。对有些人来说,只能看得懂英语的大致意思,但是对于听英语而言,存在着“聋哑英语”的现象,人们学习英语,主要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今后不一定从事英语行业的工作,导致英语学而无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还是以汉语为主,英语的交流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
2.2.2 加速学生中性别比例失衡:
我们经过调查可以看出,女生的英语成绩要普遍好于男生的英语成绩,导致了“阴盛阳衰”的局面,很多大学的录取直接是录取女生,加剧了大学生的男女比例失衡。英语属于语言类的科目,而女生在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比男生努力,而且比较细心和认真。现在很多高校的女生人数已经超过了男生,如果太重视英语可能会加快女生比例的提高速度。
2.2.3 出现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
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大多数的学生在为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伤神,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中文考试,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好,但是中文表达能力不好。语言的表达能力一般都由以下方面构成:词能达意;语句通顺;运用自如;妙笔生花。我们一般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汉语只要达到前两个能力即可,而对英语我们却设立了等级制度考试,有些高校甚至规定没有英语四级证书就不能够毕业,强制学生去学英语。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各国高校招生中最重视英语的国家之一,我们要去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去保护我们的汉语,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3 高考改革对英语课程提出的要求与目标
3.1 课程目标的定义与功能:
课程,将教育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是课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能够促进学生在这一阶段上的学习安排和学习要求,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英语的课程目标在功能上来说能够制约课程的设置,让英语课程的内容能够被制定和组织。要明确英语改革的大致方向,明确英语改革的理念,为英语的改革教育提供让人信服的经验和教育计划的规定范围。英语的改革课程安排为高考英语的改革提供了桥梁的功能,让学生、老师和家长对高考英语的改革不再提出反对意见。
3.2 课程内容概述:
从传统层面来看,英语的教学就是一种老式且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从技术层面角度来看,英语的课程内容是一门包含所教授的知识,在高考英语改革中为一些特定的观点、事实、法则和问题,提供一定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去交流,去解决一定的语言性问题;间接经验是根据高考英语改革的经验得出高考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其他高考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经验,大大缩短了其他课程的改革时间,提供了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设置改革的核心要素,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内容,也是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3.3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高考英语的改革引领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现在的英语教学,应该符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学习目标来完成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把社会的需求目标设立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把这些学习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
英语的课程改革应该多元化,由统一的改革要求转化为促进英语多元化的发展。在认知方面,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理解知晓英语知识的内在结构与内在体系,在语言知识的结构上构建英语的学习思维,不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构造出适合学习英语的环境和习惯;在文化方面,向学生灌输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让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过多的落后英语的教育水平,将两种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两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融合,求同存异,提高人们对英语改革的认知,可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英语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英语的改革方向趋势分析
英语的改革强调了母语的重要性,弱化了英语的重要性。很多省市都效仿北京市的高考英语,将英语的分值降低,意味着人们要减轻英语在高考中的分量,这是人们目前所要达到的要求。高考英语分值的降低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正在降低,各大招聘公司是不是应该降低或者取消英语等级的入职门槛,各大高校开设各类英语课程是不是必要的,一些与英语关系不大的专业和高等院校像是艺术、体育更是视英语为鸡肋,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是不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这是我们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4.1 以学生为本,显示英语魅力:
1998年发布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入学前需要经过考核按程度编入相应等级,学生在入学时应该按英语水平的不同设立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学生应该从不同的级别开始。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呈现多元化,为保证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接受不同水平的教学,各个学校应该因材施教,采取分级制教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划分不同的英语等级,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英语的知识技能与应用技能都不相同。
4.1.1 课时操行评分:
尽管现在的大多数省市都将英语的分数降低,但是英语始终流行于世界、代表着这个世界先进文化的潮流。英语的改革,不同的专业对应着不同的要求,专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各有不同,专业以后的发展和就业趋势决定了英语的重要性。高考英语应该效仿大学的学科学分制度,将一门大的英语课程分割成不同的小部分,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分高的学生鼓励其学习英语;而学分中等或者低于平均值的学生应让其发挥起特长,适当的减少对英语的学习时间。
4.1.2 课程组织结构:
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英语的专业特點进行英语学习模拟,将英语与我们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效契合。考虑到英语课程的覆盖面,根据各个专业对英语的不同要求,将英语设立成适应于人们学习,能够让大多数人听得懂的语言,不再去局限于语法性的学习,但不能将英语作为主流的语言学习,还应加强对母语的学习,不能轻母语重外语。
4.1.3 课程内容:
从英语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应选择符合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的学习,要从基础抓起,只有学好了基础英语,才能对英语的用途实现专门运用能力。英语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课程,是其他高考科目的延伸,这样有助于其他专业的学习和吸收,也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习交流。
4.2 加强课程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英语课程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僵化的教育体系。传统的英语课程,按部就班的安排学生进行学习,不管学生能不能理解,一味的赶进度 ,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发展程度和学生的个性化追求。所以,高考英语的改革应该对英语设立不同的课程选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排列出不同的学习课程,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状态。英语改革的学习属性各有不同,通过文化和技术方面的覆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等不同的文化教学,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机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4.3 因地制宜,满足各类学校要求:
以往的英语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化的,各个学校用的英语教学课本也大致相同,课程的安排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设计的。学校开设同样高考的英语课程,讲授的是同样的英语教学内容,连课程的结构都大致相同。这样的英语课程安排忽视了我国地域性的差异,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高考英语的改革应该突出学校和地方性的特色,因校制宜,开发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学校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校也注重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学校要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课程本身是否能对学生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本身要能够对学生的心里进行关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之后,要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主动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
4.4 注重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用这门外语进行交流,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通过自己的兴趣学习需要的课程内容,通过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时事中吸收英语的知识点,达到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目的。构建好相应的语言环境,语言的熟练程度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说英语,灵活的掌握英语,而不是只掌握考试英语,书面英语。
5 结语
英语的改革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从课程的设计与课程的安排来对英语的改革进行研究,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高考英语的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多进行英语学习的语言交流和生活交流,建立评价主体多元的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改革英语考试科目不代表英语变得不重要,而是要还原英语学科的初衷,该重视的专业和院校应更加的重视,不必强调英语专业的降低来达到符合时代大潮的要求。英语专业化应该是涉外专业所必须进行的要求,高职高专对英语就不必有太多的教学要求,当英语不再整体的出现在众人的眼中,而是回到其原有的地位时,这时候高考的英语科目就进入一种良性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馨.从高考改革看大學英语课程设置发展趋势[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49-151.
[2] 陈余果,杨敏擎,许婧茹,骆灿. 从高考英语改革看高考改革[J]. 商,2015,(32):284.
关键词: 高考英语改革;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2-0024-02
1 引言
高考的改革,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眼球,高考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2013年,北京市首先对英语做出了改革:将英语的满分从150分缩减到了100分,并且逐渐想社会化过度,这一举措引起了大量的热议以及人们的关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对高考英语考试的改革论述,这一次的论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个决定明确的提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考试、外语社会考试实行一年多考的制度。
2 英语课程的发展现状
2.1 高考英语的进化史:
英语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一直都随着高考的进程而改变,各个教育工作者总是在寻找适合人们的理想分数来对英语分数进行规定。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国家规定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满分均为100分,学生不报考英语专业的,可以不参加英语考试。在1978年,英语加入了高考必考科目,但英语的考试成绩不加入总分,并且规定了没学过外语的学生可以免考外语。到了1979年,高考英语的考试成绩,若是学生报考的是重点院校,按照考试分数的百分之十计分;非重点院校的,不计入总分,但可以作为参考分数。1981年高考,英语分数按本科成绩的百分之五十计入总分,各个省市自行决定专科院校的英语成绩是否计入总分。到了1982年高考,英语成绩按总分的百分之七十计入总分。自1983年起,英语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生高考必须考英语,不再像以前按照比例进行分值计入,各个省市还是自行决定英语是否计入总分还是作为参考分数。由此可见,英语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的分值是逐渐增加的。不过,在1983年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加入高考时的总分为100分,低于语文和数学的120分总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英语在当时的重要性还是低于两门主修科目的。到了1987年,国家撤销了专科院校的英语成绩由各个省市自行决定的规定,大大的提高了英语在高考科目中的地位。
2.2 过度重视英语带来的负面影响
2.2.1 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人们对英语的重视也导致了对其他科目的轻视,很多人都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来学习英语,无论是英语还是其他科目都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小学到高中,英语实际上已经成为语文和数学之外的第一主课,它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一些自然学科。人们这种重视英语的现象,我们可以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可以看见,向上扩展可以到考研、读博甚至于找工作。很多大学的毕业证都与英语四级证挂钩,不过四级的话就不能毕业,对于那些英语不好的学生要想通过四级考试,就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英语的学习上,有些人甚至为了能拿到证书招人替考。对有些人来说,只能看得懂英语的大致意思,但是对于听英语而言,存在着“聋哑英语”的现象,人们学习英语,主要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今后不一定从事英语行业的工作,导致英语学而无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还是以汉语为主,英语的交流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
2.2.2 加速学生中性别比例失衡:
我们经过调查可以看出,女生的英语成绩要普遍好于男生的英语成绩,导致了“阴盛阳衰”的局面,很多大学的录取直接是录取女生,加剧了大学生的男女比例失衡。英语属于语言类的科目,而女生在语言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比男生努力,而且比较细心和认真。现在很多高校的女生人数已经超过了男生,如果太重视英语可能会加快女生比例的提高速度。
2.2.3 出现重英语轻母语的现象:
在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大多数的学生在为英语四六级考试而伤神,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中文考试,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好,但是中文表达能力不好。语言的表达能力一般都由以下方面构成:词能达意;语句通顺;运用自如;妙笔生花。我们一般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汉语只要达到前两个能力即可,而对英语我们却设立了等级制度考试,有些高校甚至规定没有英语四级证书就不能够毕业,强制学生去学英语。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各国高校招生中最重视英语的国家之一,我们要去做出一系列的改革去保护我们的汉语,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3 高考改革对英语课程提出的要求与目标
3.1 课程目标的定义与功能:
课程,将教育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设置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是课程设置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的教育阶段上能够促进学生在这一阶段上的学习安排和学习要求,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英语的课程目标在功能上来说能够制约课程的设置,让英语课程的内容能够被制定和组织。要明确英语改革的大致方向,明确英语改革的理念,为英语的改革教育提供让人信服的经验和教育计划的规定范围。英语的改革课程安排为高考英语的改革提供了桥梁的功能,让学生、老师和家长对高考英语的改革不再提出反对意见。
3.2 课程内容概述:
从传统层面来看,英语的教学就是一种老式且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从技术层面角度来看,英语的课程内容是一门包含所教授的知识,在高考英语改革中为一些特定的观点、事实、法则和问题,提供一定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去交流,去解决一定的语言性问题;间接经验是根据高考英语改革的经验得出高考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其他高考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经验,大大缩短了其他课程的改革时间,提供了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设置改革的核心要素,体现出英语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内容,也是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3.3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发展:
高考英语的改革引领了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现在的英语教学,应该符合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接受水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学习目标来完成学习计划,学生可以把社会的需求目标设立为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把这些学习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
英语的课程改革应该多元化,由统一的改革要求转化为促进英语多元化的发展。在认知方面,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理解知晓英语知识的内在结构与内在体系,在语言知识的结构上构建英语的学习思维,不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构造出适合学习英语的环境和习惯;在文化方面,向学生灌输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能让我国的文化教育水平过多的落后英语的教育水平,将两种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两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融合,求同存异,提高人们对英语改革的认知,可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英语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英语的改革方向趋势分析
英语的改革强调了母语的重要性,弱化了英语的重要性。很多省市都效仿北京市的高考英语,将英语的分值降低,意味着人们要减轻英语在高考中的分量,这是人们目前所要达到的要求。高考英语分值的降低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学生对于英语的重视程度正在降低,各大招聘公司是不是应该降低或者取消英语等级的入职门槛,各大高校开设各类英语课程是不是必要的,一些与英语关系不大的专业和高等院校像是艺术、体育更是视英语为鸡肋,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是不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这是我们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4.1 以学生为本,显示英语魅力:
1998年发布的《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学生在入学前需要经过考核按程度编入相应等级,学生在入学时应该按英语水平的不同设立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学生应该从不同的级别开始。学生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呈现多元化,为保证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能够接受不同水平的教学,各个学校应该因材施教,采取分级制教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根据不同的学生来划分不同的英语等级,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英语的知识技能与应用技能都不相同。
4.1.1 课时操行评分:
尽管现在的大多数省市都将英语的分数降低,但是英语始终流行于世界、代表着这个世界先进文化的潮流。英语的改革,不同的专业对应着不同的要求,专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各有不同,专业以后的发展和就业趋势决定了英语的重要性。高考英语应该效仿大学的学科学分制度,将一门大的英语课程分割成不同的小部分,减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分高的学生鼓励其学习英语;而学分中等或者低于平均值的学生应让其发挥起特长,适当的减少对英语的学习时间。
4.1.2 课程组织结构:
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英语的专业特點进行英语学习模拟,将英语与我们的历史文化进行有效契合。考虑到英语课程的覆盖面,根据各个专业对英语的不同要求,将英语设立成适应于人们学习,能够让大多数人听得懂的语言,不再去局限于语法性的学习,但不能将英语作为主流的语言学习,还应加强对母语的学习,不能轻母语重外语。
4.1.3 课程内容:
从英语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应选择符合各个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的学习,要从基础抓起,只有学好了基础英语,才能对英语的用途实现专门运用能力。英语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性的课程,是其他高考科目的延伸,这样有助于其他专业的学习和吸收,也有助于英语专业的学习交流。
4.2 加强课程的完整性:
一个完整的英语课程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僵化的教育体系。传统的英语课程,按部就班的安排学生进行学习,不管学生能不能理解,一味的赶进度 ,忽视了学生内心的发展程度和学生的个性化追求。所以,高考英语的改革应该对英语设立不同的课程选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排列出不同的学习课程,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状态。英语改革的学习属性各有不同,通过文化和技术方面的覆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融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等不同的文化教学,形成多层次的教学机构,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4.3 因地制宜,满足各类学校要求:
以往的英语的教学模式都是统一化的,各个学校用的英语教学课本也大致相同,课程的安排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设计的。学校开设同样高考的英语课程,讲授的是同样的英语教学内容,连课程的结构都大致相同。这样的英语课程安排忽视了我国地域性的差异,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高考英语的改革应该突出学校和地方性的特色,因校制宜,开发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学校的课程设计与课程评价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学校也注重在学术方面的研究与发展。学校要强调课程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以及课程本身是否能对学生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学校本身要能够对学生的心里进行关注。学生在掌握知识点之后,要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主动的让学生去学习知识。
4.4 注重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用这门外语进行交流,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通过自己的兴趣学习需要的课程内容,通过不同的课程组织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时事中吸收英语的知识点,达到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目的。构建好相应的语言环境,语言的熟练程度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说英语,灵活的掌握英语,而不是只掌握考试英语,书面英语。
5 结语
英语的改革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从课程的设计与课程的安排来对英语的改革进行研究,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高考英语的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多进行英语学习的语言交流和生活交流,建立评价主体多元的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改革英语考试科目不代表英语变得不重要,而是要还原英语学科的初衷,该重视的专业和院校应更加的重视,不必强调英语专业的降低来达到符合时代大潮的要求。英语专业化应该是涉外专业所必须进行的要求,高职高专对英语就不必有太多的教学要求,当英语不再整体的出现在众人的眼中,而是回到其原有的地位时,这时候高考的英语科目就进入一种良性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馨.从高考改革看大學英语课程设置发展趋势[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49-151.
[2] 陈余果,杨敏擎,许婧茹,骆灿. 从高考英语改革看高考改革[J]. 商,2015,(3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