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生之本!新形式下,如何管好与发展好基层水利工程,是我們每一个水利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分建,七分管,就是说水利工程的基础是建设,关键是管理,目的是使用。我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就建设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汉代曾颁布了“定水令”,唐代制定了《水部式》、宋代发布了《河防令》等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制度。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进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修建了大量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工程建成后,怎样持续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对建成工程的后期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20余年来的基层水利工作经历,谈谈目前从事的游仙区天星堰中型灌区的管理与发展问题以及对当前基层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游仙区天星堰灌区基本情况
游仙区天星堰建于1928年,是一个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排涝及生态补水等为一体的跨区域性水利中型渠堰。主干渠长22.8公里,分支渠9条长30余公里,农毛渠长达百余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5万余亩,受益人口4万余人,建有横山子发电站(装机500千瓦)及白虎嘴发电站(装机200千瓦)二处。原有职工30余人,通过水利体制改革后现有职工10人。
灌区渠道60%为土渠,渠系配套设施老化,输水损失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病险段多,安全隐患严重,灌区用水矛盾突出,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二、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减员增效谋出路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第二个都江堰---武引游仙灌区的建成,因部分灌溉面积重叠交叉,导致天星堰灌区由3万余亩锐减至万亩以下。由于天星堰职工工资及办公经费依靠自收自支解决,对天星堰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各种经费难以保障,人心不稳,天星堰灌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
发展的出路何在?是每一个天星堰水利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道艰难抉择的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 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抓住水利体制改革这一有利时机,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所职工开会讨论一致同意决定:公开处置横山子电站资产,解决职工分流的问题。通过这一改革创举,妥善解决了23个职工分流另谋出路,使得天星堰管理机构精简,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三、引入社会资本 创新水利投融资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天星堰灌区不断被城市开发建设征占,灌溉功能逐步衰减,其防洪排涝,生态补水等功能凸显,并且日趋重要。这一时期,天星堰又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与挑战,是原地踏步安于现状,还是开拓进取?
集思广益,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中央水利一号文件精神,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深挖只身潜力,充分利用只身水资源这一特有优势,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天星堰。双方合作的主要模式为:在约定的期限内,合作方拟投入2千余万元,整治改造天星堰主干渠,取得水资源开发利用权,扩建现有的白虎嘴发电站,电站收益双方共享,责任共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这一模式,既解决了天星堰水利工程长期投入不足的短板,又盘活与壮大了现有国有资产,使得天星堰又重新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对基层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1.基层水利工程现状
目前,基层大多小型水利工程及大中型灌区工程普遍存在管理权责不明,有人用但没人管,有人用但收费难等问题,由于长时期实行无偿或低偿供水方式,已建工程缺乏必要的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失修损坏现象普遍,造成灌区供水能力衰退,灌溉效益衰减。加上地方财力不足,多数水管单位办公及工程维护经费难以保障,水利单位入不敷出,这都严重制约了基层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灌区用水矛盾突出,影响基层农业生产和快速发展,甚至阻碍了一些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的系统法律、法规,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使用没有完备的法律支持和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1)管理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渠系工程失修,损坏严重,输水过程水量损失严重。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展缓慢,渠系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0.5,灌区工程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
(2)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灌区工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灌区工程缺乏科学分类,性质不明、责任不清,公益性水管单位社会效益难以发挥,经营性水管单位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活力。
2.基层水利改革主要措施
(1)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做文章,要为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体制平台。从而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换,重视运营机制建设,建立起一个能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统一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灌区管理体制。
认真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妥善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理顺管理体制,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水利工程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发挥财政对水利投入的主体责任,以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起农村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责任,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释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3)加快基层水利法律、法规立法进程。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明确水利工程的权、责、利,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利、职责划分,使工程设施的产权归属及资产监管更加清晰明确。
农业离不开水,管理好基层水利工程就是把握了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改善农村生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山青水绿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分建,七分管,就是说水利工程的基础是建设,关键是管理,目的是使用。我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就建设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汉代曾颁布了“定水令”,唐代制定了《水部式》、宋代发布了《河防令》等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制度。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进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修建了大量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工程建成后,怎样持续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对建成工程的后期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20余年来的基层水利工作经历,谈谈目前从事的游仙区天星堰中型灌区的管理与发展问题以及对当前基层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游仙区天星堰灌区基本情况
游仙区天星堰建于1928年,是一个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排涝及生态补水等为一体的跨区域性水利中型渠堰。主干渠长22.8公里,分支渠9条长30余公里,农毛渠长达百余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5万余亩,受益人口4万余人,建有横山子发电站(装机500千瓦)及白虎嘴发电站(装机200千瓦)二处。原有职工30余人,通过水利体制改革后现有职工10人。
灌区渠道60%为土渠,渠系配套设施老化,输水损失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病险段多,安全隐患严重,灌区用水矛盾突出,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二、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减员增效谋出路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第二个都江堰---武引游仙灌区的建成,因部分灌溉面积重叠交叉,导致天星堰灌区由3万余亩锐减至万亩以下。由于天星堰职工工资及办公经费依靠自收自支解决,对天星堰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各种经费难以保障,人心不稳,天星堰灌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
发展的出路何在?是每一个天星堰水利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道艰难抉择的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 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抓住水利体制改革这一有利时机,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所职工开会讨论一致同意决定:公开处置横山子电站资产,解决职工分流的问题。通过这一改革创举,妥善解决了23个职工分流另谋出路,使得天星堰管理机构精简,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三、引入社会资本 创新水利投融资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天星堰灌区不断被城市开发建设征占,灌溉功能逐步衰减,其防洪排涝,生态补水等功能凸显,并且日趋重要。这一时期,天星堰又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与挑战,是原地踏步安于现状,还是开拓进取?
集思广益,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中央水利一号文件精神,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深挖只身潜力,充分利用只身水资源这一特有优势,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天星堰。双方合作的主要模式为:在约定的期限内,合作方拟投入2千余万元,整治改造天星堰主干渠,取得水资源开发利用权,扩建现有的白虎嘴发电站,电站收益双方共享,责任共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这一模式,既解决了天星堰水利工程长期投入不足的短板,又盘活与壮大了现有国有资产,使得天星堰又重新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对基层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1.基层水利工程现状
目前,基层大多小型水利工程及大中型灌区工程普遍存在管理权责不明,有人用但没人管,有人用但收费难等问题,由于长时期实行无偿或低偿供水方式,已建工程缺乏必要的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失修损坏现象普遍,造成灌区供水能力衰退,灌溉效益衰减。加上地方财力不足,多数水管单位办公及工程维护经费难以保障,水利单位入不敷出,这都严重制约了基层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灌区用水矛盾突出,影响基层农业生产和快速发展,甚至阻碍了一些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的系统法律、法规,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使用没有完备的法律支持和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1)管理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渠系工程失修,损坏严重,输水过程水量损失严重。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展缓慢,渠系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0.5,灌区工程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
(2)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灌区工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灌区工程缺乏科学分类,性质不明、责任不清,公益性水管单位社会效益难以发挥,经营性水管单位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活力。
2.基层水利改革主要措施
(1)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做文章,要为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体制平台。从而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换,重视运营机制建设,建立起一个能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统一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灌区管理体制。
认真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妥善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理顺管理体制,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水利工程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发挥财政对水利投入的主体责任,以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起农村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责任,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释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3)加快基层水利法律、法规立法进程。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明确水利工程的权、责、利,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利、职责划分,使工程设施的产权归属及资产监管更加清晰明确。
农业离不开水,管理好基层水利工程就是把握了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改善农村生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山青水绿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