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谋出路创新促发展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民生之本!新形式下,如何管好与发展好基层水利工程,是我們每一个水利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分建,七分管,就是说水利工程的基础是建设,关键是管理,目的是使用。我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就建设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汉代曾颁布了“定水令”,唐代制定了《水部式》、宋代发布了《河防令》等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制度。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水利进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修建了大量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众多的小型水利工程,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工程建成后,怎样持续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就对建成工程的后期管理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20余年来的基层水利工作经历,谈谈目前从事的游仙区天星堰中型灌区的管理与发展问题以及对当前基层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游仙区天星堰灌区基本情况
  游仙区天星堰建于1928年,是一个集灌溉、供水、发电、防洪、排涝及生态补水等为一体的跨区域性水利中型渠堰。主干渠长22.8公里,分支渠9条长30余公里,农毛渠长达百余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5万余亩,受益人口4万余人,建有横山子发电站(装机500千瓦)及白虎嘴发电站(装机200千瓦)二处。原有职工30余人,通过水利体制改革后现有职工10人。
  灌区渠道60%为土渠,渠系配套设施老化,输水损失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渠道病险段多,安全隐患严重,灌区用水矛盾突出,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二、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减员增效谋出路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第二个都江堰---武引游仙灌区的建成,因部分灌溉面积重叠交叉,导致天星堰灌区由3万余亩锐减至万亩以下。由于天星堰职工工资及办公经费依靠自收自支解决,对天星堰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各种经费难以保障,人心不稳,天星堰灌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
  发展的出路何在?是每一个天星堰水利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一道艰难抉择的难题。在上世纪90年代末, 通过深入走访调查、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抓住水利体制改革这一有利时机,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全所职工开会讨论一致同意决定:公开处置横山子电站资产,解决职工分流的问题。通过这一改革创举,妥善解决了23个职工分流另谋出路,使得天星堰管理机构精简,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三、引入社会资本 创新水利投融资模式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天星堰灌区不断被城市开发建设征占,灌溉功能逐步衰减,其防洪排涝,生态补水等功能凸显,并且日趋重要。这一时期,天星堰又面临新的发展困难与挑战,是原地踏步安于现状,还是开拓进取?
  集思广益,审时度势,紧紧抓住中央水利一号文件精神,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深挖只身潜力,充分利用只身水资源这一特有优势,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天星堰。双方合作的主要模式为:在约定的期限内,合作方拟投入2千余万元,整治改造天星堰主干渠,取得水资源开发利用权,扩建现有的白虎嘴发电站,电站收益双方共享,责任共但。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作开发这一模式,既解决了天星堰水利工程长期投入不足的短板,又盘活与壮大了现有国有资产,使得天星堰又重新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四、对基层水利工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1.基层水利工程现状
  目前,基层大多小型水利工程及大中型灌区工程普遍存在管理权责不明,有人用但没人管,有人用但收费难等问题,由于长时期实行无偿或低偿供水方式,已建工程缺乏必要的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失修损坏现象普遍,造成灌区供水能力衰退,灌溉效益衰减。加上地方财力不足,多数水管单位办公及工程维护经费难以保障,水利单位入不敷出,这都严重制约了基层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灌区用水矛盾突出,影响基层农业生产和快速发展,甚至阻碍了一些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另外,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制定一部关于基层农村水利建设的系统法律、法规,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使用没有完备的法律支持和法规保障,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
  (1)管理粗放,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用水管理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由于灌区田间工程不配套,渠系工程失修,损坏严重,输水过程水量损失严重。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应用进展缓慢,渠系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0.5,灌区工程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
  (2)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灌区工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灌区工程缺乏科学分类,性质不明、责任不清,公益性水管单位社会效益难以发挥,经营性水管单位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和活力。
  2.基层水利改革主要措施
  (1) 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做文章,要为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体制平台。从而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换,重视运营机制建设,建立起一个能对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统一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灌区管理体制。
  认真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妥善解决好职工的后顾之忧,理顺管理体制,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水利工程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大资金投入,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发挥财政对水利投入的主体责任,以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起农村水利工程的行政领导责任,调动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释放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3)加快基层水利法律、法规立法进程。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水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明确水利工程的权、责、利,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利、职责划分,使工程设施的产权归属及资产监管更加清晰明确。
  农业离不开水,管理好基层水利工程就是把握了农业的命脉,只有水利工程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改善农村生态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建设山青水绿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远销京城  近日,四川省阆中市金垭镇中和大石村书记张明胜将代收的200余枚土鸡蛋,交给阆中市自食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两天内,这些土鸡蛋被装入手工编织的竹籃运往北京市场。该市采取电商扶贫模式,由贫困村第一书记收集农户的生态农产品,交由代理公司进行特色包装、乡镇统一储存和邮政点运输,最后集中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线销售,让农户不出家门就把农产品销售出去。  阆中有农户21万户,过去一直“单打独
摘 要:暴马榆对于新疆是个新品种,也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彩叶树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爆马榆的繁殖技术、养护管理及其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爆马榆在新疆广泛栽培及管理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爆马榆;繁殖技术;养护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绿化植物材料品种单一,绿化景观单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迫切需要一些新奇的造景材料来
2016年3月25日至27日,慢悠花房多肉植物经营交流沙龙在青岛举行,来自北京、浙江、山东、河南等地的30多位从业者参与其中,包括大棚主、网店和实体店经营者、爱好者等。本次活动旨在分享多肉线上、線下营销经验,以“多肉植物情怀”为主题,探讨如何做好多肉。网店从菜鸟到领军要靠天时、地利、人和  “很多人问怎样才能做好电商,那就是要在品质、运营、包装、物流、售后服务方面都做好,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认
摘 要: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近期,对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旬阳地处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区东段,汉江横贯其中。总面积3541平方公里,辖21个镇, 305个村(居、社区),1813个村民小组,11.2万户,40.8万农业人口,24.02万个劳动力;
1.采摘与菇体整理。耳片几乎完全展开(耳片80%展开),没有包心、白色、半透明,手感柔软而稍有弹性,这时就应及时采收。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使耳片稍稍收边、干燥。适时采收的银耳干制后,朵形圆整、饱满。采收银耳过早,则耳瓣坚挺,没有充分展开,包心,产量低。采收晚耳瓣柔软萎缩,透明而无弹性,边缘发粘,局部开始呈糊状,晒干后色泽差。  采下的银耳应清除泥沙杂物及夹带的培养基,用刀修剪,削去黄色的耳基。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上的提高,人们对于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奶牛养殖的市场也逐渐繁荣。本文主要通过饲料、时间以及场地三个方面介绍奶牛养殖技术,同时针对于奶牛流行热病、肺炎疾病以及流行性感冒三大常见病症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疾病防治措施。由此帮助人们更加了解奶牛养殖业。  关键词:奶牛养殖;饲料配比;奶牛疾病防治  奶制品中有人们所必须的营养,含有大量的钙和磷,对于延缓皮肤衰老和改善皮肤细胞活性等
拔节期是小麦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此期小麦分蘖迅速向有效和无效两极分化。无效分蘖停止生长,逐渐枯黄死亡;有效分蘖生长加速形成产量,需要的养分和水分迅速增加,成为小麦生长的第二个吸肥高峰期。加强此时的麦田管理对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防止后期早衰和增强品质,获得高产至关重要。目前小麦即将拔节,加强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所在。  一、重施拔节肥水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
摘 要:西藏是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发展畜牧业的地区,要想将西藏的牧草产业发展的更好,这就需要对西藏的牲畜存栏数以及草地产草量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西藏目前的牧草产业现状,以及饲草需求情况,从而探讨出制约西藏牧草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最终找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分析西藏牧草产业的发展问题,首先对西藏地区的植被和气候进行了解,再对西藏牧草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出需要亟待解决的牧草产业
为全面贯彻201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化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自主权,激发贫困县内生动力,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田七、金不换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以根和根状茎入药。生品具有止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打肿痛等症;熟品具有补血、活血的功能,用于治疗失血、贫血等症。三七花具有清热、平肝、降压之功效。  一、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  三七适宜生长于北回归线(北纬23.5°)附近,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三七属阴性植物,其生长要求具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