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探析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學校等单位行政级别”的要求。一时间,“学校的行政级别是否应该取消以及怎样取消”等话题再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成为社会热点。
  【关键词】校长职级制;教育体制;改革;山东省中小学
  近期,全国范围开始进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职级制改革对新型教育体制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校长职级制打破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坚冰,建立完善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管理体制能够去除行政化管理办校的弊端,以实现让真正懂教育的教育专家、教育家按教育规律来管理学校的最终目标。同时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能够赋予校长办学用人权、事权、财权,初步建立起以“体现现代学校制度特点、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校长专业化建设”为指向的中小学校长职级管理机制。1
  一、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山东地区的开展情况
  1.山东省最早于2012年在昌邑市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完成校长职级认定。昌邑市教育机关积极组织校长绩效考核,认真落实校长绩效工资,扎实推行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业绩。2013年青岛市实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教育家办学,按照“简政放权,加强监督”的思路进行管理。2015年校长职级制在烟台、威海、菏泽进行试点工作,2016年潍坊、日照、莱芜等市也陆续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山东省将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抓住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政校关系,实现自主办学;建立校长职级制,选好用好校长,实现教育家办学;建立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学校党建制度,加强党的领导,保障办学方向。2
  2.山东省校长职级制改革无疑是对旧制度的一种冲击,这种改革从本质上改变了山东省原有的校长人事管理的制度,符合当代教育思想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体制的解放。于师生,可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意;于校长,可达到刺激教学积极性打造更强大教学团队之意;于教育,可达到推动教育崛起,创建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教学体制之意。其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二、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全国的开展情况及分析
  1.改革开放后,我国最早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是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市在静安、卢湾等区进行试点,并在静安、卢湾两区进行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2000年上半年在黄浦、杨浦、闸北、徐汇、嘉定等区扩大试点,并完成了静安、卢湾区与扩大试点区县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认定的并轨工作。截至2001年8月底,虹口、闵行等12个区(县)完成了上海市中小学一级和特级校长申报和认定工作,这标志着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改革已全部到位。3与此同时,高密市也开始了改革,而后潍坊市吸取以及上海高密的改革经验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相比较而言,潍坊使改革更具创新意义,其不仅在中小学、职业学院全面开展改革行动,而且开创了具有潍坊特色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将校长职级制进行延伸,拓展出了院长职级制并取得卓越成效。
  2016年3月,深圳市为深化公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制定了《深圳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在深圳市各大院校实施为期5年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大力推行职级制制度,在方方面面落实到实处。深圳实施的校长职级制改革总体原则是“分级聘用、统一评级”,即在不改变现行干部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校长由任免机关选拔产生后纳入职级管理,由独立的职级评定委员会对深圳市区中小学校长进行职级评定。在制度设计上,既着眼于制度重构也兼顾于现有中小学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4
  2.职级制从初生之时的羸弱、改革步伐缓慢、谨慎摸索前行,到现在大刀阔斧地实施、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足以见其生命力的顽强。校长职级制是对旧制度的一种改革,是一种符合当代教育思想的制度,这种制度摒弃了陈旧的校长人事管理制度,采用更为有效的制度推行,增进了校长团体的积极性,是一种划时代的制度改革。因为这种创新的制度符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一经推行,便席卷全国,取得良好的效应。在各个省、市之间,开展符合自己的校长职级制,有力地推进了各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校长职级制不断得到拓展,内涵不断加深,并且延伸出了各个方面,对于其他体制改革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对校长选任制度在国外开展情况的分析
  1.校长许可三级制度5:典型代表地区是美国(弗罗里达州)。在联邦制民主共和国的背景下,联邦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教育,各州分治。在校长选任制度上采取聘任制,采取对校长开设“领导教育与管理”课程的措施,通过考试取得一级资格。一级是担任实习校长和副校长的必须资格;二级是担任正校长的必须资格;三级是对在校长职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者的荣誉称号。这样保证学校在自身管理上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学校对教学活动切实负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局限性在于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评级体系。
  2.基础教育校长制改革6:典型代表地区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教育管理体制封闭僵化,学校辅助性决策机构存在缺陷,校长决策权难以真正实施。此外,校长任期短,无法形成特色管理,学校封闭,在校长选任制度上采用年功序列选任机制。在此背景下,日本梳理政府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能。扩大校长自主办学权(如课程管理权、财务预算权、意见提出权)改革校长任职标准。由政府主导强制、直接管理转变为辅助建议型领导,助力“学校生力计划”,有利于学校教育特色形成。
  3.校长专业考核计划制度7:典型代表地区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教育管理制度在高度集权和高度分权间不断寻找均衡点,中小学教育权限在各州有效贯彻,需要一个全国通用的政策支持。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澳大利亚在校长任职时制定主政计划,主管教育局长对校长在行政领导能力、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三年考核周期结束后将对校长任职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价。专业考核计划有利于掌握各州教育发展情况,有利于督促校长实现既定目标,提高教育水平,但局限性在该计划由联邦政府强势推行,遭受社会各界争议,改革没有解决校长职位本身责任重大,负荷超长的问题。   4.世界各地不同的校长管理制度改革对我国校长职级制改革有很多启示。校长管理制度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但是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我国的改革方式,恰当的校长管理制度既可以规范和约束校长行为,又可以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对于校长角色的转变应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为改革打下社会基础;采取校长培训计划来适应职级制改革对校长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跨区域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校长综合能力;做好校长评价工作,拟定合理的中小学校长评级标准,从任职经历、学术水平、领导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级规范;保证校长工作条件,健全制度,校长管理制度的选择应与校长选任制度相协调配合;校长职级制作为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与其他上层建筑相匹配。
  四、对校长职级制模式的分析
  1.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使得校长的薪金与职级直接挂钩。职级制工资70%的薪金按月发放,30%通过考核发放,这是校长职级制改革的亮点。通过考核判定校长的级别,从而发放不同等级的薪金,有利于不同级别校长之间的交流与竞争,促进校长治学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在校长考核评价制度方面,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针对农村、偏远地区学校,评审制度将依据职级评审难度系数和权重比例科学的制定。此外,本次改革更加注重校长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果,确保职级制改革能够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地评判考核校长。
  3.校长职级制改革鼓励和引导优秀校长于教育薄弱地区任职。针对威海地区的特点,特设立特级校长。由于名额等原因没有评选上特级校长的优秀校长,在自愿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期间,第一个聘期内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达到2次以上且聘期期满考核达到合格等次以上者可直接认定为特级校长。8此模式有利于将优秀的校长引入教育力量欠发达的偏远地区,有利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4.校长的培养培训制度也有了突破性的改革。将校长的培训与教师的培训分离,针对不同级别的校长进行不同的培训,实现校长的“因材施教”。这将有效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校长的培养培训情况将作为校长日后各项评审的重要依据。
  5.校长以及教师的管理体制在全國很多地区也发生了变化。由教育部门统一安排校长和教师的调度、交流、配置等工作。在正实行职级制改革的山东荣成地区,校长以及教师的管理体制一直由教育部门统一安排,此次的职级制改革事实上是对此做法的沿袭。
  6.总结校长职级制改革不难发现:此次改革将教育事业置于阳光之下,进一步贯彻中央精神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事业的专业化水平,使得有才能的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将校长划分为四级九等,不同级别校长之间相互竞争相互学习,激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地区传播优秀的思想、专业的办学方法,促进不同地区均衡发展,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从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模式分析,推行职级制改革会使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五、对校长职级制的前景预测
  1.首先,校长职级制将会带来教育局面的大变革。它打破了原来校长职位的行政化,校长在老师和学生面前更多的是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拉近了校长和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更加融洽地进行。其次,校长职级制改革赋予了校长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校长将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加以实践,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当校长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时,校长的思想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创造出更好的教育理念。此外,在我们最初的设想中,职级制改革中的薪金改革和职位晋升可能会使优秀的校长更多集中在一流学校。校长这个称号带来的责任感是他们真正的前进动力,薪金方面的外在条件影响较小,起主要影响作用的还是责任感与上进心。
  2.从校长职级制的本质来看,其本意是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把校长分为不同的级别,在校长办学自主权逐渐扩大的同时也对校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校长走专业化的道路。9对于校长本身来说,校长职级制能够使校长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且清楚自己在全市校长中的位置,确定自身发展方向,也有利于激发校长向更高级别努力发展的动力。对于校长管理工作来说,校长职级制能够使校长自主办学权力增大,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与制度,推动教育的进程。毫无疑问,从这些方面来看,实施校长职级制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校长职级制的起点是正确的,改革势在必行。
  从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各地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校长职级制已受到广泛的认可。职级制一经推行,便席卷全国,取得良好的效应。各个地区实行了不同特色的校长职级制,在方方面面落到实处。山东潍坊等地区将其延伸,拓展出了院长职级制并取得卓越成效。校长职级制不仅解放了校长,还解放了教育,让教育更具创造力,并且其自身内涵也在不断加深,对于其他体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预见,校长职级制将成为今后我国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模式分析,改革过程中采取了很多的制约措施来保证校长职级制的顺利实行。例如,校长的薪金将会和职级相挂钩,此措施有利于不同级别校长之间的交流与竞争,促进校长治学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另外职级制改革鼓励和引导优秀校长于薄弱地区学校任职,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将有专业知识的校长和偏远地区结合,利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还有等等一系列措施,不仅贯彻了中央精神,还提高了教育教学事业的专业化,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所以,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校长职级制的改革与推动。
  从目前面临的社会现状来看,在推行校长职级制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与阻碍。首先,健全完备的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例如行政制度、保障制度,奖惩制度等尚处于缺失状态,影响了校长人事管理工作的效果。其次是目前人们对校长职级制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使校长定位模糊,忽视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与本质,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影响校长职级制的实施。
  六、校长职级制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1.虽然去行政化被认为是本次改革中最明显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但是去行政化也就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将很难进入行政系统(如教育局),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教育工作者在更为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职级制改革引入了校长职级评价机制,业绩将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评价标准。我们不禁担心:应试教育是否会抬头?校长是否会更注重个人绩效薪金?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是否会更加沉重?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排名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否会再次出现?
  2.相關机构可以在职级制改革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岗位与行政岗位之间的有效连接。在保证校长自主权的情况下,更多除校长之外的基层优秀人才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快校长职级评定和聘任、薪酬兑现等工作,发挥专家治校优势,提高办学水平,完善监督评价机制,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评价。要多方兼顾,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和学校的文化建设情况。比如可以引入多因素比例测评考察机制,从而使校长职级制更加适应素质教育的大趋势。
  最后,我们相信一项改革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改革需要接受时代的检验,只有经过不断完善,改革才能达到惠及群众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
  沙林斌(1982.1-),男,汉族,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任课教师。
  王建波(1970.1-),男,汉族,山东威海人,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中学校长,主要从事中小学学校管理。
  王晓寒(1996.12-),女,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在校学生。
  石子豪(1997.5-),男,汉族,山东威海人,本科在校学生。
  参考文献:
  [1]齐鲁晚报 山东将综分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改革中小学校去行政化
  [2]我省对全面推开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作出部署
  [3][亮点之三:实施校长职级制
  [4]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
  [5]中美中小学校长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6]学术杂志网 日本基础教育校长制革新刍议
  [7]澳大利亚中小学校长管理和校长培训考察报告(一)
  [8]《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解读
  [9]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 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是国内外新兴的创新教育方法,获得了很多家长的一致好评,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故事的方式就可以解决了很多不喜欢学习英语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共鸣,该教学方法看似轻松实则严谨,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定的水平限制。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摘 要】改革开放的近几十年来,大规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流动,成为中国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由于中国长期施行城市与乡村二元结构下的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家庭在向城市的流动过程中面临障碍,这就造成了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隔代教育、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学校素质教育的不力使留守儿童道德失范与辍学的现象频发。本文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理论来探讨环境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希望能为留守儿童的教育
期刊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阅读活动。是藏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拓展与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村小学藏语文课外阅读因为各种原因做得不到位,制约了学生藏语文素养的提高。故而农村学校和教师更要关注藏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藏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藏语文教学中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课外阅读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糖代谢异常合并肺结核感染老年病人健康素养水平与治疗成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能力调查问卷为测评工具,对病人的个体健康素养水平展开评价。根据健康素养水平高低分组,分别命名为高健康素养组(43例)和低健康素养组(45例)。以病人出院即刻视为疗效评价起始点,对两组病人开展连续3个月的随访性追踪,评价两组病人的治疗成效。结果:高健康素养组肺结核与血糖代谢异常控制率均高于低健康素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健康素养水平是血糖代谢异
数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数学是一门以思维为支撑的学科,没有思维参与,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问题解决都无从谈起,因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课题研究背景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的浪潮正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也是摆在教育领域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数字化校园”已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建设任务。
【摘 要】童话是充满幻想、希望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文学作品,其主要是通过童话故事为学生构建一个社会形态,让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本文介绍了小学中年级童话内容的选编现状,在选编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童话数量少、忽视人文情感、科学童话数量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式,旨在通过童话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
期刊
幼儿期是基础教育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攸关重要,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最重要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培养幼儿自我独立的重要环节,针对幼儿在进餐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进行了策略分析,总结出一些心得与各位同仁分享。
【摘 要】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识字教育环节可以为以后的阅读以及写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展开识字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速有效的记住生字,并牢牢掌握。可以借助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方式,让其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将生字记住;也可以通过编一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认识生字;还可以通过认一认,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识字活动;借助于写
期刊
学前教育阶段,作为现代化教育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新时代的幼儿教育则是建立在家长和幼儿园两方面的高效沟通中,只有教师和家长及时交流密切配合,解决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幼儿能力,为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