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体内都有“情绪杀手”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myaccou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 又如《黄帝内经》明确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是心理因素可导致疾病的精辟论述。现代病理、生理学同样证实,长期慢性精神压力和刺激,不仅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机能降低而诱发疾病,还会使用药不灵。

“情绪杀手”危害已有实验证据


  人类属于高级思维动物,心理社会环境对疾病的发生影响更为明显。人际关系恶劣、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等恶劣环境,都可造成人类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战争空前残酷,某国一个团的士兵因恐惧,全都患了癔病性黑蒙,瞬间眼睛啥都看不见。另有一次,美国洛杉矶体育馆正在进行一场扣人心弦的篮球比赛,观众兴高采烈,全神贯注。突然一位观众剧烈呕吐不止,值班医生接诊发现,是喝了体育馆的饮用水,便立即广播,提醒观众不要再喝这种水。岂料播出后不久,体育馆里就乱成了“一锅粥”,不断有人呕吐,200多人被送进了医院。但化验发现这种水根本无毒。这些都是“情绪杀手”诱发疾病的经典案例。
  美国麦廸逊大学将志愿者分成A、B两组,分别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要求A组志愿者尽量回忆愉快的往事,B组回忆极度忧伤、恐惧、愤怒的经历。结果显示良性情绪组体内产生的流感病毒抗体,远高于不良情绪组。实验证实,情绪好坏与机体的免疫机能密切相关,不良情绪可使免疫力降低而诱发疾病。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会产生许多化学物质。忧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而引发疾病。美国爱尔马研究所做了个实验,将一支支玻璃管插入0℃的冰水中, 然后让不同情绪的人们通过玻璃管向水中呼气,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下的气水。结果发现,心态平和时呼出的水澄清透明,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为紫色沉淀。化验证实,白色和紫色沉淀都是有毒的致病物质。

情绪与疾病防治息息相关


  情绪不仅能诱发疾病,还与疾病防治息息相关。
  类风湿: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具有一些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多为性格内向、惯于隐藏、压抑情绪,常为某种观念苦思冥想,心理承受能力差,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刺激,使免疫力降低而发病。
  有人研究了50例RA患者,把每个人生活遭遇与疾病过程绘成了一张图表。结果发现2/3的患者,在精神受刺激与疾病加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密切吻合。笔者就遇见过,经过治疗病情明显缓解的患者,却因失恋、夫妻争吵、与上司顶撞、股票大跌等,一夜之间痛得死去活来,急诊入院。
  美国豪迈斯调查表明,心理刺激达到一定量,即可引起心理到生理活动的变化而突发疾病。有位34岁女性,自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其父患脑癌病故,她悲痛至极,20天后就患了RA。这就表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起着激发或“扳机”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RA患者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忧郁、恐惧和怒气,会使体内C—反应蛋白(C—RP)含量明显升高。这是一种会导致炎症的炎性蛋白,不仅会诱发RA,还会加重炎症,使疼痛加剧,病情恶化。因此,临床上把检测C—RP,作为观察病情活动度和病情变化的可靠指标。
  心血管疾病:有人设计了一种心理社会环境,即“笼式系统”, 使动物处于相互持续争斗及争夺食物的紧张环境,易感棕鼠全都患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急躁、焦虑、发怒、有攻击情绪的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这种恶性情绪可超量释放体内肾上腺素,不仅使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还会徒増心脏负荷,使心脏耗氧量大幅增加,心肌细胞受损、心肌纤维断裂,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室颤而猝死。伦敦大学调查发现,长期感觉生活沉闷的人,比生活惬意的人早死几率高37%,而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竟高出1.5倍。
  癌症:有个实验充分证实了“情绪杀手”的致癌作用,即给白鼠设计一种强迫繁殖的环境,把刚生下的小鼠立即拿走,使白鼠經常处于一种强迫繁殖的环境,造成群居结构紊乱,结果雌性白鼠乳腺癌的发生率高达100%。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神经免疫学者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有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它能“唤醒”人体免疫系统的人体卫士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去杀死癌细胞。忧郁、恐惧、压抑和矛盾等不良情绪,不仅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内分泌失调、免疫力降低,诱发人体组织细胞突变,并可激活潜伏的癌细胞,增生成恶性肿瘤。还阻碍了干扰素生成,使人体卫士“昏昏欲睡”,丧失了杀灭癌细胞的能力,造成癌细胞迅速增殖而导致恶性肿瘤。临床上常可看到,有些癌症患者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被活活吓死的。
  显然,不良情绪是许多疾病的杀手,它不仅是这些疾病的发病基础,还可左右疾病的疗效及转归。我国患身心疾病的患者群体庞大,群众普遍对身心疾病缺乏认识。要想治愈身体上的疾病,除了接受相关手术、药物治疗,情绪的调整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从养成规律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多听舒缓音乐入手。
其他文献
一、增强体能训练    第一阶段,用2-3个月的时间打基础, 进行慢速跑训练。而此阶段不直接进入快速度训练是因为,在开始阶段考生体质较差,健康水平较低,内脏功能与运动系统功能都较低下,都较脆弱,尤其是呼吸系统功能更为低下,是根本不能进行快速度训练的,远远达不到快速度训练所需的基本条件,内脏功能与生理负荷远远达不到快速度训练所需的高速度、高强度、高体质的要求。如果违反这个科学规律,进行蛮干,强迫考生
广播操教学有难度,因为广播操学习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老师教的累。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符号记写法  即将每节操的名称和动作用简明的语言或图示记写下来,注明拍数,以便在课后练习忘记动作时加以提示。这种方法在学生初学动作时使用效果较好。一般来说,学生刚学习一个新动作,第一遍只是个大概印象,第二遍有点熟悉,第三遍比较清晰,第四遍就可以单独练习了。练习中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医讲阴阳,论五行,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倡遵照四季五补的理论,来指导人们饮食用膳,就会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本期开始,我们开辟“四季药膳”小栏目,每期针对当季高发病症推荐适宜药膳,帮助大家平衡阴阳,远离疾患。萝卜姜枣汤―― 化痰止咳  原料:白萝卜1个,大枣若干,生姜、蜂蜜适量。  做法:白萝、生姜洗净晾干,切成薄片待用。将白萝卜、生姜、大枣置
一、场景描述    主持人(备课组长):今天上午,张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主备试教课——排球正面垫球。现在首先请张老师谈谈这节课的内容安排和设计意图。  授课教师:今天为大家呈现的是排球正面垫球第二课时的教学。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已经和学生一起解决了排球的垫球部位和手型,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用各种辅助方法来巩固垫球的手型和击球部位,同时体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关键的辅助方法呈现的顺序是:一是在准备活
在日本的学校体育研究中有这样一类研究被称为“体育授业研究”,国内有的专家把它译为“体育教学研究”,也有的专家译为“体育教学实践研究”,但本文将其译为“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为什么必须要强调是“课堂”呢?因为这类研究的研究对象一定是真实的一线体育教师的授业“课堂”。在我国有类似的研究,但是绝对没有将这样的研究系统地归为一类。体育课堂教学研究,可以说它是体育教学的基础研究,又可以说它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研究
氧气在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美容、保健越来越关注,某些商家瞄准商机,纷纷推出氧疗套餐,并提出氧疗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对健康人群也有美容、保健的作用。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并非人人都需要氧疗,只有医学判定缺氧的人进行氧疗才能收到积极效果。  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18世纪时,人类发现了氧气的存在,之后慢慢认识到它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机理。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
刘先生是公司外联部的主管,工作中经常要出差。有好多次,他发现在自己出差期间或出差后,上唇和近鼻部的皮肤会出现数片红斑或毛囊性小丘疹,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脓疱,并且逐渐增多向四周扩大,自觉灼热或瘙痒,为此很苦恼。最近,他抽时间去皮肤科就诊,才知自己患的是须疮。  在临床上,须疮是一种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的化脓性毛囊炎或毛囊周围炎症,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男性的面部,但多集中在20~40岁。由于一部分患者不了
一、问题的提出    现象一:下课铃声一响,大部分的学生就像出笼的鸟儿,涌入活动场所,涌入走廊,嘈杂声、打闹声不绝于耳,许多事故和冲撞就在这段时间里冒了出来,校医忙得焦头烂额。  现象二:距离下午上课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可操场上静悄悄的,原来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学习呢!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每天忙得只剩下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是自己的。  老师的话:孩子年幼,容易玩疯,影响下一节听课质量,而且学生在校活动受伤
缺铁性贫血是血液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容易被患者忽视的疾病。它的诊断一般不难,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内外铁减低或缺失,符合上述指标就可以明确诊断。其治疗上通常选用口服、肌肉注射或者静脉补铁,合并应用叶酸、维生素C等。  但是,单纯补充铁剂就能治好缺铁性贫血吗?回答是否定的。  在门诊的时候,我常给患者打比方: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红细胞(或者储备铁)好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