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 提高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来源 :浦东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刚入学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他们的口头语言发展先于书面语言。因此,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儿童口语教学,采用以口头语言发展来促进书面语言发展的策略,着重发展学生初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自我表现的语言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中的说话资源,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切实开展语言表达训练,使学生的语言在起始阶段得以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并促使其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情感的熏陶,从而进一步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素养。
  一、结合识字教学,在识字过程中训练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为摆脱传统的以注重学生识字能力为主的识字教学模式,在识字课中,我带领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训练,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意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认字、识字的方法,并努力做到把话说完整、说规范,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如在教一年级第一学期《吹泡泡》一课时,我请学生们说一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宝宝“泡”。学生们有的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个‘泡’字,三点水加面包的包,合起来就是泡。” 有的说:“我在公园里玩的时候,经常会买泡泡水吹泡泡,泡泡水的瓶子上就有这个‘泡’字。所以我认识它了。”有的说:“我给它编了个字谜,书包掉到水坑里,打一个字。谜底就是‘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运用儿歌、谜语等方式,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记忆“泡”字。由于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自主识字,从而使识字教学由枯燥变得有趣,由单一变得多样,识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更可喜的是,学生在交流识字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语言能力在交流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二、利用教材插图,在拼音教学中训练表达能力
  汉语拼音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之一,但拼音符号都比较抽象,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又以具体形象为主。教学时,如果单靠无意义的死记硬背,不但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还会挫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低年级语文课本堪称“图文并茂”,教材给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了一幅彩色的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或引导学生用带调的音节组词,并说一两句简单的话,使音节具有一定的意义,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强化音节的教学,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ue时,可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通过看图,立刻说出:“图上画的是月亮。”接着,再让学生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学生立即回答:“天上有月亮。”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中的ye、yun、ying 、yin、yuan。学完所有的整体认读音节后,我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在媒体中重新出示了教材中的三组图:云朵和月亮,椰子和老鹰,树荫和足球。然后让孩子们看着图按空间顺序用“哪里有什么”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由于有学习新知时的铺垫,再加以适当点拨,学生很容易地说出:“天上有云朵和月亮,树上有椰子和老鹰,地上有树荫和足球。”受到这一启发,我和孩子们还总结出了记住这些整体认读音节的简单办法:天上有云(yún)和月(yuè),树上有叶(yè)和鹰(yīng),地上有银元(yín yuán)。这个说话练习,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在明确图意的过程中找到了这些音节的发音依据,又使学生将语言和画面融合到了一起,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对于表达时要注意前后顺序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意外收获了记住音节的好办法,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抓住文本句式,在模仿过程中训练表达能力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语文教学应该立足教材,挖掘教材,模仿文本中句式训练的方法和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吸收、积累、迁移的过程,以读促说,以说促读,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脚印》一课主要写了小鸡、小狗、小鸭三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各自的脚印。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生动的话语,告诉人们它们不同的脚印,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从表现形式来看,课文前两节结构相同、语言相似,后两节又稍有变化,既便于学习,又不显得呆板,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教学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出示了小猫、小猪等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的画面,让他们说说“……的脚印像……”。“小猫的脚印像梅花。”“小猪的脚印像小山。”……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即使那些平时不太爱举手的学生,也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手抢着要表达。“你们对动物的脚印很感兴趣,而且能把它们的脚印想象成各种东西,真是聪明。”我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们。接着我又要求他们模仿课文的样子来编编故事,他们一个劲儿地点着头,热情更高了。他们在流畅表达的同时,还辅以肢体语言以使表达更生动、有趣。一堂课后,学生对文中的基本句式已了然于胸,不仅学会了用文中的句式说话,甚至很多学生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模仿课文内容,按照文本句式,创作出了属于自己的《脚印》。
  四、感悟文本内容,在想象交流中训练表达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低年级儿童正是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研究和解释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如观看天上的云朵把它想象为山石河流、花草树木、虫鱼鸟兽、老人小孩等。在课堂教学中,凭借教材的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创新思维的体现。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形象化地加工,运用自己的语言去填补空白,使表达想象的句子生动、形象起来。   如《狐狸和乌鸦》的结尾:狐狸叼起肉,一溜烟地钻到洞里去了。课文的结尾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无限宽广的空间去遐想。这些艺术的空白为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我们稍加启发、引导,就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把学生引进思维的王国。在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狐狸来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有学生续编道: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一片肉。狐狸来了,它看见乌鸦嘴里叼着的肉,就大声和乌鸦打招呼,谁知被乌鸦恶狠狠地白了一眼,不管它说什么好话,乌鸦就是不开口,狐狸只好流着口水走了。有的续编道:过了几天,乌鸦又找到了一片肉,他叼着肉站在树枝上,心里想:我这一次不能再上狐狸的当了。忽然它在地上看到了一颗钉子,眼珠子骨碌一转,它把钉子藏在肉里。 狐狸来了,笑着说:“亲爱的乌鸦,您的歌声真是无人能比,再唱一首吧!”乌鸦听了,心里想:等着瞧,有你好看的。于是它就唱起歌来。它嘴一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马上张开嘴叼住肉。可它刚一咬,随着“哇”的一声惨叫,狐狸捂着满是鲜血的嘴巴灰溜溜地逃到洞里去了。
  想象越丰富,语言表达就越生动;想象越活跃,语言也就越有情趣。通过想象,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五、亲身演绎文本,在表演过程中凸现表达能力
  一年级许多课文都是由有趣的童话题材构成,许多课文脉络清晰,故事性强,较好地展现了故事的情节,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表演。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爱玩、好动、喜欢表演的天性,再现童话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表演故事,引导他们进行角色对话,加上适当的动作突出人物特点,从而达到知识积累、语言运用,提高能力的目的。
  如《棉花姑娘》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请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来给她治病,可是他们只捉空中、树上和田里的害虫,帮不上忙。最后七星瓢虫来了,为棉花姑娘捉掉了身上的害虫,使棉花姑娘的病好了。文章内容以对话为主,语言活泼,结构清楚,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在教学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体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他们分角色演一演。我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确定每个学生扮演的角色,接着学生操练各自角色的动作和语言;最后在小组竞赛时,为他们戴上漂亮的头饰,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把课文内容大胆地表演出来。角色表演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各小组争先恐后,有些学生更是表演得形象生动,颇具感染力。如有个扮演棉花姑娘的学生演棉花生病时就蹲着身子,耷拉着脑袋说道:“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一个生了病的、无精打采的小姑娘跃入眼帘。最后,棉花姑娘病好了,她舒展双臂慢慢站起来做了个开花的动作,嘴角扬起,甜甜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恰当的语调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采用学生喜欢的角色表演,让学生走进教材,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了体验,而且使学生积累了语言,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准确、恰当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依托文本,挖掘各种因素,将识字、拼音、阅读教学等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在训练中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由简单的模仿到复杂的迁移和创造的转变,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三加试物理的学生常说“物理听听都懂,做做都不会”,为此教师常常希望在课上讲更多的例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希望通过布置更多的课后练习加强巩固复习的效果,总感到课时不够用,作业练习批改不完。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循环中都感觉身心疲惫。如此的现状要得以改变,提高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改变固有的复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平时在复习教学中最常用的复习模式是先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政治老师会有这样的困惑,做过几遍的题目,学生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这里固然有学生记忆遗忘规律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这和教师教学缺乏艺术性有一定的关联。  教学的艺术性是指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说起来、动起来、学起来。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记忆持久性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忆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中自己所说内
期刊
2011年6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小学实施“快乐活动日”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9月起,在我市各小学全面铺开。“快乐活动日”课程的开设,旨在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创新课程实施的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平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快乐活动日”现状分析  1. 学生、家长对
期刊
2010年底,三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公布:首次参加PISA的上海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首位。但结果同时显示,上海学生在阅读图表、表格等非连续文本上表现相对薄弱。在已经来临的“读图时代”,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对于图表、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期刊
我国教育部曾于2002年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任务与途径进行了宏观上的规定,但尚未涉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入职标准、岗位职责、福利待遇、培训科研等具体的工作规范,这与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距。浦东作为较早在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之一,在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和基础。目前,浦东从事
期刊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明确告诉我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培养和造就大批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发展所需。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就应该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在情境中诵读,感知语言魅
期刊
本刊讯 为了提高西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帮助西部加快教育发展,经中华职教社指派,挂职于贵州省毕节市教育局副局长的新阶层人士、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董事长、民进浦东区委委员、新区政协委员奚剑鑫邀请上海市教育专家黄建初、陈家昌到贵州毕节市的三个区县,作师德报告。黄建初、陈家昌两位老师都是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高级教师,黄建初是民盟成员、原浦东新区政协常委、上海市特级教师;陈家昌是民进成员、原浦东新
期刊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级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活动能力,增强家校教育合力的主要载体。对步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表现力都非常强烈,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但他们的独立策划、组织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需要指导、培养、扶持。然而,三年级又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转折期,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都相对比较重,班主任如何处
期刊
工商附小以“创造优质温馨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受到适切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为教育宗旨,已走过七年多的办学历程。目前有2个校区,28个教学班,将近1200名学生,68名教职员工。几年来,学校以“理顺管理求稳定,创新工作谋发展”为管理思路,抓好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以“温馨校园”为环境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硬件及校园文化建设;以“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为教师团队工作准则,重视师德建设,加强干部、
期刊
记得在陈珍国老师物理教师基地即将结束之时,大家曾经开玩笑地对陈老师说:“等这期基地活动结束的时候,让我们留级吧,集体留级!”虽是玩笑,但作为学员的我也时常抱着这样的想法,希望陈老师的基地活动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因为跟着陈老师在基地学习的日子,每一天都是那么新鲜而充实,更重要的是,陈老师为我们打开了通往教育梦想之窗。  第一次参加陈珍国老师的物理教师基地活动时,我就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折服。陈老师以他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