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 深入文本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文本细读”进行语言品味,可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深处,优化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如朗读品味法、细节品味法、比较品味法等。
  关键词:文本细读;朗读品味法;细节品味法;比较品味法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吸纳。然而,在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本位迷失的现象很普遍。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立足于“文本细读”进行语言品味,发现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深处,优化阅读教学。
  一、朗读品味法
  朗读是品味语言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从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体味语言蕴含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如《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文章主旨并不复杂,即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而其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当属余光中先生提出的“感性散文”的范畴。这需要学生同时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参与欣赏。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朗读法引导学生品味这篇文章的语言:或让学生齐读;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高低以及感情流露等;或让学生自读,便于自己体味、揣摩;或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聆听,然后共同讨论其优劣。如朗读第三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品味短句参差跳跃、珠落玉盘的效果;朗读第十段“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品味长句一气呵成的气势,如走行板。而读第三段“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用“清明这季雨”忽然收句,与之前的长句一同形成节奏的强烈反差,以及无限的感叹。语句之长正好表现出春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作者将传统文化与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宛如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的心境融入文本中,可以引起各种感官的刺激,如临其境,也更能领略散文迷人的魅力。
  二、细节品味法
  经典的文本往往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我们要学会适当“迂回”到文本的“背后”,去看一看对文本叙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文本意蕴,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冰山底端”。文本细节潜在的独特魅力,文本留白构设的独具匠心,都可以成为深层次解读文本、读出文本深意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的教学,引领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加以咀嚼、品味和推敲,对他们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领悟艺术等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在教学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重点解读。
  ◆祥林嫂为什么一直是说“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阿毛”“我家的阿毛”?
  【品读】祥林嫂被婆婆抢回卖给贺老六后,却因祸得“福”,获得了“新生”。虽然自己也曾对再嫁感到耻辱,但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子——阿毛,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贺老六后继有人,家族香火得以延续,祥林嫂母以子贵,不仅可以在丈夫的面前挺胸抬头,而且也可在族人面前扬眉吐气,在偌大的家族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自称“我们的阿毛”。
  ◆祥林嫂改嫁贺老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约定俗成地改称祥林嫂为“老六嫂”?
  【品读】“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称呼依旧。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有着丰富的蕴含。除了称呼习惯使然外,还有鲁四老爷一家和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反应漠然,反映出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否定;再就是社会地位卑微,在等级分明的旧社会,称呼通常是一个人的“无形名片”,怎么称呼一个人,那是大有讲究的,而祥林嫂尽管已经再嫁,但无论是祥林还是老六,都是毫无社会地位的穷苦人,祥林嫂的称呼自然也大可以随便的了。
  ◆力气那么大的祥林嫂被抢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我们预想的“抗争现场”?
  【品读】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自己也觉得私自出逃属于严重“违规”,不合情理,婆婆派人来抓她回去是理所当然。
  ◆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
  【品读】为了争取“还原”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祥林嫂不得不忍痛花费一年积存的工钱,换成十二元鹰洋去土地庙捐了门槛,这门槛捐得可不轻松,够沉重的,她哪里会“高兴”得起来呢?因而不可能是真的“高兴”,只能是“高兴似的”的一种样子。
  ◆短工的两次回答为什么都要先重复一下“我”的问话?
  【品读】从这种重复中,可读出短工对祥林嫂的不屑态度,对祥林嫂之死漠不关心,虽同属于一个社会阶层,却毫不同情,说明人心的冷漠、麻木与愚昧。
  类似以上的解读,就有可能将文本的意蕴引向深入,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加精当地把握文本的意蕴大有裨益。
  又如汪曾祺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也有许多细节须详加揣摩,以便丰富和深化对金岳霖先生形象的理解和认识。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展开。笔者以为,细节品味应该属于“文本细读”的基点和常态。
  三、比较品味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课文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对文本有修改,我们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
  如讲解柳永的《雨霖铃》,笔者指导学生将课文与作者定稿前的文本进行细读比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定稿前为“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言叮咛”。通过思考和讨论,多数学生领悟到:千叮咛万嘱咐,一般是母亲嘱咐离家远行的儿女,表现的是母子情深;又是“执手”又是“泪眼”,且“无语凝噎”,才是情人离别的真实情景,这就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又如在鉴赏《长亭送别》的[一煞]时,笔者让学生尝试改写。有学生写道:
  青山,你为什么阻隔我送行的目光?疏林,你怎么这般地无情?淡淡的云气,遮住了情郎的背影。唉!夕阳下的古道如此寂静。恍惚间,耳边响起了马嘶。莫非它也不忍分离?唉!情郎你是否知道我心中的痛苦?我对你的爱恋使我不忍离去。只求你千万别把我忘记。
  经过一番改写,学生发现,这样的“二度创作”太过直白,丧失了原作那种含蓄优雅之美,也不符合人物性格。于是,学生反复揣摩原作,逐渐明确了修改的重点,即去掉过多的直抒胸臆的感叹,多用意象来传达情感,从而较好地传达原作的情思和意绪。所以从第三句开始改为:
  四周升起的暮霭,遮住了你远行的背影。夕阳下的古道,沉默着让人心痛的寂静。莫非马儿也不忍分离,才发出阵阵的嘶鸣?恍惚间,我听到你归来时马蹄的声音。为你送行,在秋风中,在这十里长亭。
  通过改写的“原版”和“升级版”的比较,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揣摩,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水平。这就如同挖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责任编辑:方龙云)
其他文献
摘要:《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认知过程维度是按“累积层次结构”来建立的,并按复杂性逐步增加来排序,低层次认知水平在高层次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中能得到效度更高的提升。因此,在学情允许的前提下,采用高层次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能更高效地达成低层次认知水平教学目标。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环节僵化、方式单调、内容单一的弊端,通过采用高层次认知水平要求的“运用”“创造”“比较”等来调整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教
80年代初,我国已开始了蝇蛆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入90年代,随着甲壳质的功能被人们重新认识,昆虫体内抗菌肽、凝集素、免疫蛋白等物质被发现,蝇蛆的药用保健作用和营养价值逐渐得到人们
摘 要:当前,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开发与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能力已迫在眉睫。源于基础性课程的深化、基于学生的需求、兴趣和学习力,重在教师的钻研,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从而促进综合性课程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自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以来,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设
作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选修课程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差异化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多
引种枣树品种26个,其中参试品种21个。经过8年试验研究,采用试验品种统计数量化综合评价和5项优良性状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宜宁夏引黄灌区栽培的枣树优良品种有灵武长枣、梨枣、木枣
苹果膨大着色药肥试验马永亮赵万华吴兴耀姜全飞(宁夏银南地区林业站吴忠751100)苹果膨大着色药肥系陕西省土肥研究所果树专用肥厂生产的苹果专用肥,它集肥效、药效于一体,对预防果锈、
新中国的成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成人教育改革
根据近几年彭阳县在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探索与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总结并论述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
内蒙古绒山羊与固原东部山区土种山羊杂交改良试验古晓林井玉平*姬秀云(宁夏云雾山草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固原756000)绒山羊繁殖率高,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投入少,效益高,山羊绒不仅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