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低段是小学生正式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养成教育,奖励机制,家校合作,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取决他学龄期前后养成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知识就是力量。习惯改变命运,性格决定未来。小学低段是小学生正式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
一、小学低段抓养成教育
“养成”这一概念最早在诸子百家时代的典籍中便有提及,如《易·蒙》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应该从儿童时代就抓紧正确教育引导的机会。现今的养成教育主要内容是语言、思维、行为习惯的培养。从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低段目标来看,低段教师要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有意训练孩子通畅地交流,积极引导孩子把正确的行为习惯用于现实的学习生活。学龄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处于萌芽阶段。在小学低段施行养成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把终身学习这棵大树的根基抓牢做实。
二、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其优秀习惯的培养通常是通过有意识地重复性行为形成的,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严格“训练”。换而言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有针对性地训练。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逐步实现低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比如按照时间的维度,用 21 天习惯原理,完成习惯养成目标。比如教师可以训练“专注”的习惯,每天每节课不定时抽学生复述(简述)老师说过的话,能把教师的语气,动作表演得越神似越好。对做得足够“专注”的学生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除了能达到激励作用外,还可以为其他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三、监督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滴水穿石 - 非一日之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反复抓,日积月累,升化巩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丢三落四,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他们的可塑性高,集体荣誉感强,好表现。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分发给学生一张印得有自我监督,同桌监督,小组监督的评分卡。凡是达到卡片上目标要求的孩子,在全班表扬,并领取相应的积分卡。当积分卡达到相应数量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小愿望。
四、家校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仅依靠学校教育是难以达成目标的,还必须得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影响力。“一月形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目标,实施过程,实施要求可以通过家校群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家长有意识的提醒,监督孩子,让孩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其思想行为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模仿能力超强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五、建立动力定型
那怎样帮助学生明确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是有效的呢?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想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两个前提条件。
其一,学生要具备认知能力,即具备对于新知识基础学习和预习的习惯,而家校合作则能够为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外在条件。
其二,学生应具备情感能力,也就是在好的习惯形成后,就不需要孩子和家长、教师特别的意志努力,学生可以自行展开有序学习。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稳固,形成“动力定型”。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都在努力做的事,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能否获得生活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奖励机制,家校合作,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小学低段的学生的向师性很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学习习惯牢固、且具有稳定性。曾有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询问其在哪里学到的知识是其认为最重要的,当时已然白发苍苍的卡皮察回答:“在幼儿园。”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无不是从儿童时期养成良好习惯,并受益终身。“养成教育”能够为“終身教育”打下牢实的根基。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阵地,那么家庭则是
其习惯形成的催化剂,社会就是对其习惯进行检验的场所。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保障这三方的协同共育,统一育人方向,使得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进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普次旦. 低年级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4(6).
[2] 曾丽. 小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J].读与写(上,下旬),2015(006):48.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知识就是力量。习惯改变命运,性格决定未来。小学低段是小学生正式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阶段,也是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学习是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低段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
一、小学低段抓养成教育
“养成”这一概念最早在诸子百家时代的典籍中便有提及,如《易·蒙》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说,应该从儿童时代就抓紧正确教育引导的机会。现今的养成教育主要内容是语言、思维、行为习惯的培养。从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低段目标来看,低段教师要鼓励孩子积极思考,有意训练孩子通畅地交流,积极引导孩子把正确的行为习惯用于现实的学习生活。学龄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处于萌芽阶段。在小学低段施行养成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把终身学习这棵大树的根基抓牢做实。
二、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差,其优秀习惯的培养通常是通过有意识地重复性行为形成的,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教师的严格“训练”。换而言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有针对性地训练。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逐步实现低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比如按照时间的维度,用 21 天习惯原理,完成习惯养成目标。比如教师可以训练“专注”的习惯,每天每节课不定时抽学生复述(简述)老师说过的话,能把教师的语气,动作表演得越神似越好。对做得足够“专注”的学生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除了能达到激励作用外,还可以为其他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三、监督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滴水穿石 - 非一日之功。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必须反复抓,日积月累,升化巩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常丢三落四,前言不搭后语,但是他们的可塑性高,集体荣誉感强,好表现。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建立一套监督机制,分发给学生一张印得有自我监督,同桌监督,小组监督的评分卡。凡是达到卡片上目标要求的孩子,在全班表扬,并领取相应的积分卡。当积分卡达到相应数量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个小愿望。
四、家校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仅依靠学校教育是难以达成目标的,还必须得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影响力。“一月形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目标,实施过程,实施要求可以通过家校群及时告知家长,要求家长有意识的提醒,监督孩子,让孩子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家长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其思想行为会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模仿能力超强的孩子来说,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五、建立动力定型
那怎样帮助学生明确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是有效的呢?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想要养成良好习惯,有两个前提条件。
其一,学生要具备认知能力,即具备对于新知识基础学习和预习的习惯,而家校合作则能够为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提供外在条件。
其二,学生应具备情感能力,也就是在好的习惯形成后,就不需要孩子和家长、教师特别的意志努力,学生可以自行展开有序学习。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稳固,形成“动力定型”。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都在努力做的事,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能否获得生活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养成教育,奖励机制,家校合作,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大小各不相同。小学低段的学生的向师性很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学习习惯牢固、且具有稳定性。曾有记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询问其在哪里学到的知识是其认为最重要的,当时已然白发苍苍的卡皮察回答:“在幼儿园。”古今中外,成功人士无不是从儿童时期养成良好习惯,并受益终身。“养成教育”能够为“終身教育”打下牢实的根基。如果说学校是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阵地,那么家庭则是
其习惯形成的催化剂,社会就是对其习惯进行检验的场所。在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必须要保障这三方的协同共育,统一育人方向,使得学校、家庭、社会三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进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普次旦. 低年级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4(6).
[2] 曾丽. 小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J].读与写(上,下旬),2015(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