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来到小一班的娃娃家观察孩子的自主游戏,此时娃娃家的人不多。我看到静静一个人抱着娃娃坐在摇篮边,一会儿将娃娃放进摇篮,盖上被子,轻轻地拍一拍,一会儿又把娃娃抱起来晃一晃,一直没有与其他人交流。
此时游戏开始已有一会儿了,静静一直处于独自游戏的状态。当时我想:这个孩子是不是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我要不要介入以推动她的游戏的发展?
过了一会儿,静静把娃娃放入摇篮,走到手中拿着塑料玩具、听筒什么的芳芳身边说着什么,只见静静点点头,焦急地把一个扁平的塑料玩具当作手机开始拨号,听电话,挂电话……然后,静静抱着娃娃急急地走到旁边与在那里玩的小男孩说了些什么,便穿上鞋和芳芳走出了娃娃家。
过了一会儿,静静和芳芳又回来了,静静拿了一个茶杯倒了一些水给娃娃喝,然后把娃娃放到摇篮里让她睡觉。不久,她们又打电话、挂电话,再把娃娃抱起往外走。出于好奇,我悄悄跟了过去,看到她们去了卫生间,在那里逗留了不长时间,又抱着娃娃回来了。
接下来,静静持续地做着抱娃娃、喂娃娃喝水、哄娃娃睡觉的动作,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我趁势跟她聊了起来:“你们刚刚抱着娃娃到卫生间去干什么呀?”她说:“我们给娃娃看病啊。”过一会儿,她又补充道:“娃娃生病了要多喝水,所以我就给她喝水。”
这时,我意识到孩子的游戏反映着他们的现实生活。开始我以为静静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其实她十分专注于“母亲”的角色扮演,此时教师最适宜的做法是理解她并期待她产生深入游戏的行为。通过这次观察,我也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会尝试以物代物,如用扁平的塑料玩具当手机,用丝巾当被子……不过,小班幼儿表征能力还不强,还需要一些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这样才能促进游戏的发展。比如,芳芳拿的听筒就是支撑静静生发“给娃娃看病”游戏情节的有效材料。到中、大班,则可减少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
此时游戏开始已有一会儿了,静静一直处于独自游戏的状态。当时我想:这个孩子是不是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我要不要介入以推动她的游戏的发展?
过了一会儿,静静把娃娃放入摇篮,走到手中拿着塑料玩具、听筒什么的芳芳身边说着什么,只见静静点点头,焦急地把一个扁平的塑料玩具当作手机开始拨号,听电话,挂电话……然后,静静抱着娃娃急急地走到旁边与在那里玩的小男孩说了些什么,便穿上鞋和芳芳走出了娃娃家。
过了一会儿,静静和芳芳又回来了,静静拿了一个茶杯倒了一些水给娃娃喝,然后把娃娃放到摇篮里让她睡觉。不久,她们又打电话、挂电话,再把娃娃抱起往外走。出于好奇,我悄悄跟了过去,看到她们去了卫生间,在那里逗留了不长时间,又抱着娃娃回来了。
接下来,静静持续地做着抱娃娃、喂娃娃喝水、哄娃娃睡觉的动作,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我趁势跟她聊了起来:“你们刚刚抱着娃娃到卫生间去干什么呀?”她说:“我们给娃娃看病啊。”过一会儿,她又补充道:“娃娃生病了要多喝水,所以我就给她喝水。”
这时,我意识到孩子的游戏反映着他们的现实生活。开始我以为静静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其实她十分专注于“母亲”的角色扮演,此时教师最适宜的做法是理解她并期待她产生深入游戏的行为。通过这次观察,我也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会尝试以物代物,如用扁平的塑料玩具当手机,用丝巾当被子……不过,小班幼儿表征能力还不强,还需要一些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这样才能促进游戏的发展。比如,芳芳拿的听筒就是支撑静静生发“给娃娃看病”游戏情节的有效材料。到中、大班,则可减少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