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技工院校英语课程目标,在行政班级制度下的集体教学框架里,探讨构建技工院校英语分层教学体系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课程 分层教学 策略
一、教学对象合理分层的策略
分层前分析生情、班情、观察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必不可少。班内隐性分层可以避免贴标签但需防产生错层,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教学群体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测试手段,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分层后明确各层的指导思想。对于C层,采用降低起点,补缺补漏,扶着上马,多方鼓励;对于B层,按照大纲要求,夯实基础,分步前移,反馈回授;对于A层,灵活运用,主动出击,拓宽思路,提高能力。
组建班内学习小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产生互补以及教学的生长力和助推力。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成为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将班上每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A、B、C层的比例为1:2:1或1:3:2。组建小组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成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教师建议为辅,组员要关系融洽;三是互补原则,应以好、中、差及男女互相搭配为佳。
制定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主体。经过分层发现,技校生中B、C层学生占主要比例。因此,教师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面向C层学生补缺补漏,提携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尽快缩减C层的比例;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面向B层学生的巩固和提高,尽量兼顾A层学生的“提优”。
二、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层的策略
布鲁姆认为运用教育目标分类与形成性评价,就可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完全达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目标分层符合他提出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及班级中各层次学生可能的水平,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教学目标。清晰的目标不仅有助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而且能帮助教师在实施和评价阶段保持洞察力。教学目标明确到层,细化到人,可以避免以往教师在指定教学目标时普遍存在随意性、模糊性、单一性的弊端。因此,在编写或修订教学大纲时,要明确制定各层次学生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的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化有利于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评价功能。
首先,教学目标分层的原则是“保底不封顶”,保证每个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按照技校英语教学大纲,确定出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在限定的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有所发展。
其次,技校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分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面。基本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教学目标;中层目标是针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立足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这个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全国英语等级一级B为教学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扩展知识,以全国英语等级一级为教学目标。
三、选择教学方法和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着眼于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体系或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以真正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最佳。
(1)学法指导。C层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一反三,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B层学生以再现学习为主,在巩固强化中夯实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知识;A层学生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发散思维,鼓励大胆质疑,综合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把握教学进度。在基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容量提问和练习加以训练与巩固,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宜做“低速”处理。在涉及“提优”或“补差”内容时,教师点到为止,作“快速”处理,以保证新课内容的主体地位。
(3)在落实知识点时,应放缓坡度,注意梯度。对于C层学生,只是依据教学大纲的最基本要求,落实单一的知识点;对于A层学生,知识点经过纵向和横向内在联系分析,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从深度和广度上加以落实。
2.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
(1)分层课堂教学——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和分层评价。
①分层备课。备课时,要考虑到A、B、C层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各层的目标,设计“一大三小”的教案。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运用“合—分—合”等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授课过程中,一般顺序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即由低到高,层层推进。
②分层授课。上课时教师要让差生首先参与,中等生主动参与,好学生带动参与。不仅教给天资聪颖的学生,也要教给愚钝的孩子。在讲授时,教师要注重引导A层生,激发B层生,带动C层生。
③分层提问。提问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策略之一,将提问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对语言习得者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差异性问题时,按知识层次把复杂的问题拆成几个层次的小问题,分步设问,用递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针对A层的学生,可以设计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解释问题,对人物、事件等做出评价。对B层的学生设计理解性和应用性问题。Yes/No问题和选择性问题主要是针对C层的学生设计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④分層练习。进行课堂练习时,在相同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或难度不同的练习,并辅之以小组竞赛,个人争先赛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和练习速度及准确度。
⑤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反馈,能让教师更加明白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不同层次学生掌握了什么,还缺什么,进而明确下一步学生该怎么做。 (2)分类指导。分类指导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A、B、C层次学生能否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主要面向B层次学生,以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对于这类学生的指导,应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逐步提高学科的学习能力。而有效的个别指导着眼于A层、C层学生,以解决他们“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针对A层次学生,要要求他们独立思考,指导他们大容量练、难度练,个别点拨并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针对C层学生,注意指导他们抓重点,练基础。
(3)教学微调机制。教学微调机制指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评价方式等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师在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时,心中必须装着每个学生,而学生的层次差异是动态发展的,致使各层的比例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层间流动,老师必须发挥教学智慧。
除了及时处理学生层间流动问题以外,调整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主体也很有必要。例如,在入学初期,课堂教学主体倾向于B、C层学生;师生相互适应后,课堂教学主体逐渐倾向于B层。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敏锐地去调整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四、英语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
1.A挡作业
面向全体学生,5道精选题包括了所有的口头作业及书面作业,是每个学生的必做题。旨在让C层学生“轻轻一跳也能摘到桃子”,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学习和最基本技能的训练。
2.B挡作业
面向A、B层学生,设计3~5个难度适中的自选题。针对教学内容需要,可以布置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有时要求独立完成,有时要求合作完成。
3.C挡作业
面向“吃不饱”的A层学生,属机动性作业。这是为了顾及少数特殊学生、优等生而特意补充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
五、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1.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1)评价遵循发展性、全面性、主动性、多元性原则。
(2)评价标准相对性。评价在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对各个项目的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技校生进行评定时,可增大平时成绩的分数,权重可因层而异。
(3)评价内容综合性,包括了学习态度、课堂参与表现、学习进步的幅度、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
(4)评价方法量化。每一项评价内容都给予一定的评价并折算为一个具体的分值。在对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时,还要考虑纵向评价。
(5)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技工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
(1)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开学的第一天,向学生强调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述其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评价中加入一定量的开放性内容,使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得分。
(2)制定可行的评价方案。根据技校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评价的基本框架及参考性评价方案。基本框架是: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口语、听力和书面测试这三个模块评价分别进行,成绩累加。
(3)建立个人评价档案。学生都希望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个很好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大,故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于简单化。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可表示为表格形式(见下表)。
平时成绩的计算公式:
60 平时测验平均分×10% 3×NA 2×NB 1×NC-2×ND
各学期成绩计算方法:
总评分=形成性评价成绩 终结性评价成绩±K
=平时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评定±K
=平时成绩×权重1 (口语 听力 书面成绩)×权重2±K
(4)实施评价的四个结合。
①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一张书面卷难以全面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应增加朗读能力与听说能力的测查。终结性评价占总评的60%,其中听力20分,口语10分,书面70或90分。
②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评价不仅要运用测试性评价(包括测验、听写),还要大量运用非测试性评价(包括观察、提问、回答、抢答、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争取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业结果)。
③平时和阶段相结合。教师应注意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强测试的可信度。
④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采用教师评价、同桌互评和小组成员互评相结合,评价主体多样化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六、结语
笔者从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法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分层布置作业以及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技工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英语分层教学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提供有用参考。
参考文獻:
[1]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保罗.D·,侯金等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
关键词:技工院校 英语课程 分层教学 策略
一、教学对象合理分层的策略
分层前分析生情、班情、观察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必不可少。班内隐性分层可以避免贴标签但需防产生错层,教师应在充分了解教学群体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测试手段,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分层后明确各层的指导思想。对于C层,采用降低起点,补缺补漏,扶着上马,多方鼓励;对于B层,按照大纲要求,夯实基础,分步前移,反馈回授;对于A层,灵活运用,主动出击,拓宽思路,提高能力。
组建班内学习小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产生互补以及教学的生长力和助推力。学生之间的差异可以成为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将班上每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一般A、B、C层的比例为1:2:1或1:3:2。组建小组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成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教师建议为辅,组员要关系融洽;三是互补原则,应以好、中、差及男女互相搭配为佳。
制定不同阶段的课堂教学主体。经过分层发现,技校生中B、C层学生占主要比例。因此,教师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面向C层学生补缺补漏,提携放弃英语学习的学生,尽快缩减C层的比例;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面向B层学生的巩固和提高,尽量兼顾A层学生的“提优”。
二、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分层的策略
布鲁姆认为运用教育目标分类与形成性评价,就可能使绝大部分学生完全达到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目标分层符合他提出的“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的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及班级中各层次学生可能的水平,制定与各层次“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教学目标。清晰的目标不仅有助于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而且能帮助教师在实施和评价阶段保持洞察力。教学目标明确到层,细化到人,可以避免以往教师在指定教学目标时普遍存在随意性、模糊性、单一性的弊端。因此,在编写或修订教学大纲时,要明确制定各层次学生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的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化有利于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评价功能。
首先,教学目标分层的原则是“保底不封顶”,保证每个学生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按照技校英语教学大纲,确定出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在限定的教学时数内完成教学任务时,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有所发展。
其次,技校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分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面。基本目标紧扣大纲和教材,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教学目标;中层目标是针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立足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这个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全国英语等级一级B为教学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扩展知识,以全国英语等级一级为教学目标。
三、选择教学方法和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
1.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着眼于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体系或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组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以真正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最佳。
(1)学法指导。C层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通过简单模仿,举一反三,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B层学生以再现学习为主,在巩固强化中夯实基础知识,学会运用语言知识;A层学生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发散思维,鼓励大胆质疑,综合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2)把握教学进度。在基本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大容量提问和练习加以训练与巩固,使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宜做“低速”处理。在涉及“提优”或“补差”内容时,教师点到为止,作“快速”处理,以保证新课内容的主体地位。
(3)在落实知识点时,应放缓坡度,注意梯度。对于C层学生,只是依据教学大纲的最基本要求,落实单一的知识点;对于A层学生,知识点经过纵向和横向内在联系分析,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从深度和广度上加以落实。
2.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
(1)分层课堂教学——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和分层评价。
①分层备课。备课时,要考虑到A、B、C层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和各层的目标,设计“一大三小”的教案。教师根据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分层的具体情况,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教学的关系,运用“合—分—合”等策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施教。授课过程中,一般顺序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即由低到高,层层推进。
②分层授课。上课时教师要让差生首先参与,中等生主动参与,好学生带动参与。不仅教给天资聪颖的学生,也要教给愚钝的孩子。在讲授时,教师要注重引导A层生,激发B层生,带动C层生。
③分层提问。提问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策略之一,将提问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对语言习得者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差异性问题时,按知识层次把复杂的问题拆成几个层次的小问题,分步设问,用递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针对A层的学生,可以设计分析性和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解释问题,对人物、事件等做出评价。对B层的学生设计理解性和应用性问题。Yes/No问题和选择性问题主要是针对C层的学生设计的,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④分層练习。进行课堂练习时,在相同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数量或难度不同的练习,并辅之以小组竞赛,个人争先赛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和练习速度及准确度。
⑤分层评价。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能给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反馈,能让教师更加明白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需求,不同层次学生掌握了什么,还缺什么,进而明确下一步学生该怎么做。 (2)分类指导。分类指导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A、B、C层次学生能否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主要面向B层次学生,以适合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需要。对于这类学生的指导,应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逐步提高学科的学习能力。而有效的个别指导着眼于A层、C层学生,以解决他们“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针对A层次学生,要要求他们独立思考,指导他们大容量练、难度练,个别点拨并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针对C层学生,注意指导他们抓重点,练基础。
(3)教学微调机制。教学微调机制指教师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评价方式等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师在实施隐性分层教学时,心中必须装着每个学生,而学生的层次差异是动态发展的,致使各层的比例相应发生变化,因此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层间流动,老师必须发挥教学智慧。
除了及时处理学生层间流动问题以外,调整各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主体也很有必要。例如,在入学初期,课堂教学主体倾向于B、C层学生;师生相互适应后,课堂教学主体逐渐倾向于B层。教师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敏锐地去调整课堂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四、英语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
1.A挡作业
面向全体学生,5道精选题包括了所有的口头作业及书面作业,是每个学生的必做题。旨在让C层学生“轻轻一跳也能摘到桃子”,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学习和最基本技能的训练。
2.B挡作业
面向A、B层学生,设计3~5个难度适中的自选题。针对教学内容需要,可以布置口头作业或书面作业,有时要求独立完成,有时要求合作完成。
3.C挡作业
面向“吃不饱”的A层学生,属机动性作业。这是为了顾及少数特殊学生、优等生而特意补充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
五、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1.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1)评价遵循发展性、全面性、主动性、多元性原则。
(2)评价标准相对性。评价在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对各个项目的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技校生进行评定时,可增大平时成绩的分数,权重可因层而异。
(3)评价内容综合性,包括了学习态度、课堂参与表现、学习进步的幅度、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
(4)评价方法量化。每一项评价内容都给予一定的评价并折算为一个具体的分值。在对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时,还要考虑纵向评价。
(5)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
2.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技工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
(1)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开学的第一天,向学生强调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述其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各方面的表现。评价中加入一定量的开放性内容,使学生明白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能获得相应的得分。
(2)制定可行的评价方案。根据技校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评价的基本框架及参考性评价方案。基本框架是:形成性评价占40%,终结性评价占60%。口语、听力和书面测试这三个模块评价分别进行,成绩累加。
(3)建立个人评价档案。学生都希望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有个很好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很大,故对学生的评价不应过于简单化。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可表示为表格形式(见下表)。
平时成绩的计算公式:
60 平时测验平均分×10% 3×NA 2×NB 1×NC-2×ND
各学期成绩计算方法:
总评分=形成性评价成绩 终结性评价成绩±K
=平时成绩评定 期末成绩评定±K
=平时成绩×权重1 (口语 听力 书面成绩)×权重2±K
(4)实施评价的四个结合。
①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一张书面卷难以全面检验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应增加朗读能力与听说能力的测查。终结性评价占总评的60%,其中听力20分,口语10分,书面70或90分。
②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课堂评价不仅要运用测试性评价(包括测验、听写),还要大量运用非测试性评价(包括观察、提问、回答、抢答、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争取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业结果)。
③平时和阶段相结合。教师应注意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强测试的可信度。
④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采用教师评价、同桌互评和小组成员互评相结合,评价主体多样化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六、结语
笔者从教学对象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法的选择和课堂教学策略的改革、分层布置作业以及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技工院校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英语分层教学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和实施提供有用参考。
参考文獻:
[1]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保罗.D·,侯金等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闻出版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