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也越来越多地将这一技术应用到各科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更要合理利用这一先进技术,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使得语文教学变得轻松起来,但是内涵量却更大。下面笔者主要谈一下信息技术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应用。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经验和生活阅历,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世界。在学习《台阶》这一文章时,由于学生对过去那个贫穷时代知之甚少,所以对父亲辛苦一辈子才盖起一幢高台阶的房子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人认为,父亲的一生很不值得,究其大半辈子,累坏了身子,才盖起一座高台阶的房子,没换来高的地位,也没换来别人对他的尊重。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父亲形象,笔者上网找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明白了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才造成父亲穷其一生,才完成在现在看来很容易完成的一项人生目标。父亲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这个社会的悲剧,从而使学生在敬佩父亲、感染他伟大人格的同时,也表示深深的同情。笔者又找了一些现在偏远落后山区的孩子学习生活的图片,通过直观的感受和自身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是何等的优越,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与幸运,努力学习,尽其所能帮助周围的人,让贫穷远离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学习《观潮》一课时,由于学生很少见过海,更没有见过涨潮的景象,所以很难感受作者笔下的那种雄奇壮观。借助网络上的图片,学生明白了潮来之时像“一条白线”,像“一条玉带”,像“一道白色的城白色的山峰”等景象。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笔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山崩地动的声音,借助活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排山倒海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充分感知外面世界的过程中,写作也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展开了。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难度并不大,但是写出精彩的东西来比较难。借助网络,找不同的景物,让学生自由选择,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呈现多样化,对于人物的外貌、神态,也借助一些古典小说里的人物,注意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外貌和神态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通过对多种类型人物的体验和分析,使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再是直译课文出现的枯燥单一,而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次写作不仅加深对原诗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感觉原来写作可以如此简单。
在写《祖国辉煌60年》的征文时,由于学生才十几岁,虽然也听说过祖国以前的发展史,但是毕竟没有系统地了解过60年来新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没有了解过祖国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学到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通过选材、剪裁,他们写出心中的自豪感,也更加热爱祖国。
作文讲评,历来是语文教师头疼的事。让学生念念自己的文章,让学生互相议论一下长处和短处,虽然方式不错,但是由于只是听过一遍,对刚听到的作文印象不深,评论也就肤浅简单。有了多媒体,在作文讲评时,笔者就找了一些学生作文及片段,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优劣。同时在原文进行修改,删删补补,视觉和听觉同时启动,发现不足和改正同时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现代的信息技术,只靠着两根粉笔一块黑板,是怎么也做不到的。更不要说一节课评论的学生作文数量多了,范围广了,这样的高质量,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也只能是空想。
对于看幽默图品味含义的试题,开始学生无从下笔。笔者找了关于幽默画的有关知识,通过不同类别的画,让学生感知怎样来描述,怎样来立意,并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让学生边学边练,在两节课里就掌握了怎样做有关幽默画的试题。如果没有多媒体信息技术,想完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无异于天方夜谭。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师和学生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应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使它在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独特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第一中学)
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经验和生活阅历,更深入地了解身边的世界。在学习《台阶》这一文章时,由于学生对过去那个贫穷时代知之甚少,所以对父亲辛苦一辈子才盖起一幢高台阶的房子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人认为,父亲的一生很不值得,究其大半辈子,累坏了身子,才盖起一座高台阶的房子,没换来高的地位,也没换来别人对他的尊重。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父亲形象,笔者上网找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明白了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才造成父亲穷其一生,才完成在现在看来很容易完成的一项人生目标。父亲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这个社会的悲剧,从而使学生在敬佩父亲、感染他伟大人格的同时,也表示深深的同情。笔者又找了一些现在偏远落后山区的孩子学习生活的图片,通过直观的感受和自身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是何等的优越,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与幸运,努力学习,尽其所能帮助周围的人,让贫穷远离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学习《观潮》一课时,由于学生很少见过海,更没有见过涨潮的景象,所以很难感受作者笔下的那种雄奇壮观。借助网络上的图片,学生明白了潮来之时像“一条白线”,像“一条玉带”,像“一道白色的城白色的山峰”等景象。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笔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山崩地动的声音,借助活动的画面,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排山倒海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充分感知外面世界的过程中,写作也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展开了。将《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难度并不大,但是写出精彩的东西来比较难。借助网络,找不同的景物,让学生自由选择,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呈现多样化,对于人物的外貌、神态,也借助一些古典小说里的人物,注意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外貌和神态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通过对多种类型人物的体验和分析,使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再是直译课文出现的枯燥单一,而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次写作不仅加深对原诗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感觉原来写作可以如此简单。
在写《祖国辉煌60年》的征文时,由于学生才十几岁,虽然也听说过祖国以前的发展史,但是毕竟没有系统地了解过60年来新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没有了解过祖国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学到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通过选材、剪裁,他们写出心中的自豪感,也更加热爱祖国。
作文讲评,历来是语文教师头疼的事。让学生念念自己的文章,让学生互相议论一下长处和短处,虽然方式不错,但是由于只是听过一遍,对刚听到的作文印象不深,评论也就肤浅简单。有了多媒体,在作文讲评时,笔者就找了一些学生作文及片段,用多媒体显示出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优劣。同时在原文进行修改,删删补补,视觉和听觉同时启动,发现不足和改正同时进行。这样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现代的信息技术,只靠着两根粉笔一块黑板,是怎么也做不到的。更不要说一节课评论的学生作文数量多了,范围广了,这样的高质量,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也只能是空想。
对于看幽默图品味含义的试题,开始学生无从下笔。笔者找了关于幽默画的有关知识,通过不同类别的画,让学生感知怎样来描述,怎样来立意,并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让学生边学边练,在两节课里就掌握了怎样做有关幽默画的试题。如果没有多媒体信息技术,想完成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无异于天方夜谭。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师和学生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学习天地,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同时,它对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必将对新课标的实施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应不断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使它在教学中发挥更有效的独特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