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为学生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将体验性学习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师角色意识、教师学生观和教学过程观的转变;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需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关注社会热点和现实近点、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实现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体验性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3-02
一、体验性学习:新课程的呼唤
思想政治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就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生活意义,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主人。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可以说,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是新课改的必然。那么,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呢?
所谓体验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指路、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它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
二、高中思想政治体验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成为生活的体验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参与者、追求者。从这个理念出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体验性学习应该从以下策略来实施。
(一)确立一个思想,实现三个转变
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必须注重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要求;必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限于当前的发展。
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做到:一是实现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体验者。二是实现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三是实现教师教学过程观的转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情感体验主动性、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學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丰富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学生置身于这种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就如同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床,主体意识得到催生勃发,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心理潜能随之释放,创造性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2.创设师生互动氛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互动条件、创设互动氛围、把握互动价值,指导参与互动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互动成果,让多维互动为学生探究体验创造条件,让多维互动为课堂注入活力,最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认识互通、行动互促、情感互融、能力互补”的可喜局面,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向人的主体回归。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否定权威的结论。另一方面,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用激情和思考点燃政治课堂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新课标》指出:政治课程“不仅要考虑政治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政治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政治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如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时,正值中秋,我就巧妙地利用中秋节买月饼的习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历,总结每年中秋节前、中、后三个时期月饼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马上总结出“节前低、节中高、节后低”。然后我引导学生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体验出知识点:“这就是价值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常识就在身边。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2.关注社会热点,实现情与理的交融。
所谓“理明情更深,情真理更明”,政治教师要经常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感悟。我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作为热点综述与评析,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准备讲稿,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选题当中去,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从而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既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悟”又是释放学生情感和思维的过程。这样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激情孕育思想,让思考铸就灵魂,正是思想政治课不懈的价值追求。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反思中产生共鸣。
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我指导学生选择“莲花母亲河——琴水河的污染”这一研究课题(注:琴水河是我县居民生活、工业发展的依靠,近年来污染日益严重),并指导学生运用实地调查考察法、历史比较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运用联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观点,对琴水河的历史、污染的原因、程度和后果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通过研究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治理琴水河污染的主要措施,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治理琴水河污染的建议。与此同时,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使学生产生情感与思想共鸣,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总之,在政治课堂中实施体验性学习,让一群鲜活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流中快乐地成长。这正是思想政治课堂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5.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王立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尹小明(1975-),男,江西莲花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政治 体验性学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33-02
一、体验性学习:新课程的呼唤
思想政治新课改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就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在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才具有生活意义,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生活的主人。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可以说,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性学习”是新课改的必然。那么,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呢?
所谓体验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某些技能,养成某些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指路、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它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学习方式。
二、高中思想政治体验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堂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成为生活的体验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参与者、追求者。从这个理念出发,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体验性学习应该从以下策略来实施。
(一)确立一个思想,实现三个转变
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必须注重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要求;必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限于当前的发展。
实现三个转变,就是要做到:一是实现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体验者。二是实现教师学生观的转变。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流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三是实现教师教学过程观的转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近距离的面对面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情感体验主动性、积极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相互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學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丰富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学生置身于这种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就如同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床,主体意识得到催生勃发,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心理潜能随之释放,创造性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2.创设师生互动氛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互动条件、创设互动氛围、把握互动价值,指导参与互动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互动成果,让多维互动为学生探究体验创造条件,让多维互动为课堂注入活力,最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认识互通、行动互促、情感互融、能力互补”的可喜局面,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向人的主体回归。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学习才有兴趣,才会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观点;要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否定权威的结论。另一方面,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用激情和思考点燃政治课堂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新课标》指出:政治课程“不仅要考虑政治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政治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政治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如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时,正值中秋,我就巧妙地利用中秋节买月饼的习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历,总结每年中秋节前、中、后三个时期月饼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马上总结出“节前低、节中高、节后低”。然后我引导学生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体验出知识点:“这就是价值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经济常识就在身边。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2.关注社会热点,实现情与理的交融。
所谓“理明情更深,情真理更明”,政治教师要经常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感悟。我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作为热点综述与评析,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准备讲稿,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选题当中去,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从而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既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悟”又是释放学生情感和思维的过程。这样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激情孕育思想,让思考铸就灵魂,正是思想政治课不懈的价值追求。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反思中产生共鸣。
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我指导学生选择“莲花母亲河——琴水河的污染”这一研究课题(注:琴水河是我县居民生活、工业发展的依靠,近年来污染日益严重),并指导学生运用实地调查考察法、历史比较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运用联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观点,对琴水河的历史、污染的原因、程度和后果进行深入研究,并且通过研究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治理琴水河污染的主要措施,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治理琴水河污染的建议。与此同时,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使学生产生情感与思想共鸣,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总之,在政治课堂中实施体验性学习,让一群鲜活的生命在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流中快乐地成长。这正是思想政治课堂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
5.徐贵权:《走进高中新课改》,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王立东:《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尹小明(1975-),男,江西莲花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