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各个教学阶段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特点。同时,信息技术也随着“互联网 + 教育”的深度融合与改革逐步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而微课教学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可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微课模式组织学科教学。文章从以微课与导学单优化学生课前预习质量、以微课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微课改善課后复习质量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用微课来组织课程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组织策略
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会以统一的知识讲解和技能演示来组织教学,虽然学生可以及时在课堂上训练相应的技能,但是却无法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究其原因,学生并未将技能操作与自主思考结合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常规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以便于学生积极开展学科探究。其中,微课教学以短小精悍、内容集中的微视频为主,整个视频时长在5 ~ 8分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突破学科难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借助微课模式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一、以微课与导学单优化学生课前预习质量
我们常常将微课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是因为微课可以突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在课前自主内化学科知识,进而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重、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微课与导学单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以便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内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积累有效的课前预习经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解决重、难点的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 ·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分册)》(以下统称“教材”)“建立超链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在课前录制了微视频,直观演示了在网页中插入超链接,以及通过超链接将网站整理成网络资源库的操作技术。然后,笔者设计导学单,确定了预习任务,即要求学生自学插入超链接的操作方法,归纳插入超链接的类型,学习超链接的应用技术。笔者还在导学单中设计了几道预习检测题,以便于学生及时检测预习成效。笔者与学生共享了微课视频与导学单,要求学生自主在课前安排预习计划,以实现有效预习。课前,笔者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对几种超链接的归纳与操作方法存在一些疑问,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任务,并在课堂上重点演示插入超链接的方式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认识。
二、以微课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常规的“师本化”课堂教学并不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而课程改革也对此提出了要实施探究改革的基本建议。为此,教师要全面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全面合作,便于学生以自主建构、自主发现的形式投身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为此,教师可以以微课教学来优化学生的探究行为,及时拓展课程资源,归纳解题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便于学生积累有效学习的经验与感受,促使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例如,在教材“美化与完善网页”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以4人异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科探究,引导其自主总结如何在网页中利用样式表、滚动文字等功能美化网页。在小组探究中,学生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相应软件中的菜单栏美化网页,通过观察与操作,归纳总结样式表和滚动文字等美化技能的操作要点。小组探究结束后,笔者以微视频的形式归纳总结网页美化的几种重要方式和技能,并重点演示了样式表的应用与滚动文字的添加方法,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以微课改善课后复习质量
高中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我们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及时在课堂上内化所学知识,而且学生也需要在课后自主操作相关技能,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有针对性地复习与总结活动中实现进步。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诉求,教师可以以微课来改善课后复习指导活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课后复习途径,让学生实现异步成长。
例如,在教材“规划与设计网站”一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与学生共享了关于网页设计中页面格式布局设计技巧的微视频,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中自主观看。这便于学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重复观看微视频,或者集中观看微视频中的某个片段,进而根据自身的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复习,促使学生及时突破个人认知盲区,实现真正成长。如此,可以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而稳步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切实突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有效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欣赏意识。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以微课来组织学科教学,切实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郝金蝉. 论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教育,2018(14).
[2]王月英.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9).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组织策略
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会以统一的知识讲解和技能演示来组织教学,虽然学生可以及时在课堂上训练相应的技能,但是却无法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究其原因,学生并未将技能操作与自主思考结合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转变常规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以便于学生积极开展学科探究。其中,微课教学以短小精悍、内容集中的微视频为主,整个视频时长在5 ~ 8分钟,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突破学科难题。因此,教师要积极借助微课模式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一、以微课与导学单优化学生课前预习质量
我们常常将微课与翻转课堂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是因为微课可以突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使其在课前自主内化学科知识,进而将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重、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微课与导学单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以便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内化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积累有效的课前预习经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解决重、难点的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 ·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分册)》(以下统称“教材”)“建立超链接”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在课前录制了微视频,直观演示了在网页中插入超链接,以及通过超链接将网站整理成网络资源库的操作技术。然后,笔者设计导学单,确定了预习任务,即要求学生自学插入超链接的操作方法,归纳插入超链接的类型,学习超链接的应用技术。笔者还在导学单中设计了几道预习检测题,以便于学生及时检测预习成效。笔者与学生共享了微课视频与导学单,要求学生自主在课前安排预习计划,以实现有效预习。课前,笔者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对几种超链接的归纳与操作方法存在一些疑问,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任务,并在课堂上重点演示插入超链接的方式和方法,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与认识。
二、以微课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常规的“师本化”课堂教学并不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而课程改革也对此提出了要实施探究改革的基本建议。为此,教师要全面展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全面合作,便于学生以自主建构、自主发现的形式投身于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为此,教师可以以微课教学来优化学生的探究行为,及时拓展课程资源,归纳解题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便于学生积累有效学习的经验与感受,促使课堂教学有效、优质。
例如,在教材“美化与完善网页”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以4人异质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科探究,引导其自主总结如何在网页中利用样式表、滚动文字等功能美化网页。在小组探究中,学生可以全面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相应软件中的菜单栏美化网页,通过观察与操作,归纳总结样式表和滚动文字等美化技能的操作要点。小组探究结束后,笔者以微视频的形式归纳总结网页美化的几种重要方式和技能,并重点演示了样式表的应用与滚动文字的添加方法,及时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以微课改善课后复习质量
高中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我们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及时在课堂上内化所学知识,而且学生也需要在课后自主操作相关技能,学会借助信息技术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有针对性地复习与总结活动中实现进步。为了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诉求,教师可以以微课来改善课后复习指导活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课后复习途径,让学生实现异步成长。
例如,在教材“规划与设计网站”一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与学生共享了关于网页设计中页面格式布局设计技巧的微视频,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中自主观看。这便于学生根据个人学习需求重复观看微视频,或者集中观看微视频中的某个片段,进而根据自身的认知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复习,促使学生及时突破个人认知盲区,实现真正成长。如此,可以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而稳步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微课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切实突破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有效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欣赏意识。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以微课来组织学科教学,切实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郝金蝉. 论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内蒙古教育,2018(14).
[2]王月英.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 信息记录材料,201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