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思品演”为核心的低年级古诗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中年级诗歌教学的目标是“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如何实现如上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逐步形成以“读思品演”四字为核心的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一、诵读,读出古诗的魅力
  用抑扬顿挫的有节奏的声音表达诗歌的内容,我们称之为诵读。中国古典诗词,无论是抒情的、叙事的,记事的,相当多是短小精湛,富于情感性。用诵读来表现是相当不错的还原诗歌韵味的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把诗歌的魅力表现出来。
  首先要读出节奏来,古诗一般或5字一句,或7字一句,或杂言。小学生接触的诗歌多是5字或7字一句的,比如朱熹的《春日》是7字一句,停顿的方式一般是“2-2-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再辅以平仄和韵脚,一首诗读起来就朗朗上口有腔有调了。
  初读时诵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具体诗歌的节律;思辨时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积累时诵读,可以强化巩固,把它作为学习诗歌的一种办法。
  二、思辨,领悟古诗的内涵
  古诗的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跟当代的现代文是有区别的,对于低年级学生,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的引导价值便有所体现了。
  1.扫除拦路虎。重点难点的字词意思是必须讲清理清的。有些词义跟今义已经有区别,如《春日》中的“胜日”;有些词现不常用,如“等闲”;有些有关文史地知识的,如“泗水”等等。甚至有些诗歌里还有一些典故民俗,更需要跟学生讲清楚,比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西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茱萸和插茱萸的民间习俗等等。
  2.理清句脉。诗歌语言相比于散文的语言更简练、跳跃、简省,甚至有对语言规律的突破。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必须针对这些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胜日寻芳泗水滨”用现代文法来讲,应该是:“胜日(谁)(在)泗水滨寻芳”。这句诗里,语序有颠倒,成分有省略,对于低中年级段的小学生,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意,这些特殊的用词造句必须作为重难点来疏通清楚。
  3.提炼主旨。紧扣诗题,抓住诗中关键词句,理清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这一点不需要多纠缠,但从学习诗文的角度来讲,理出诗歌的中心思想还是必须的。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从诗题切入,理顺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领会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对父老乡亲的思念之情。
  三、品味,想象古诗的意境
  新课标要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无论思维能力还是创造潜能,想象力都是首要的。古詩词独特的文体风格,需要读者想象力的参与,需要走近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和他所创造的独特意境。
  课堂上,我们引领学生反复诵读,紧扣字句,展开想象。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体会两个“异”中的无奈、“独”中的孤独;读到“每逢佳节倍思亲”体会“倍”字中的思乡情浓。要通过吟诵把其中的韵味读出来,品出来。
  针对跳跃性大的诗歌,我们还需要通过补白来激发想象。比如教学林杰的《乞巧》,“乞巧”跟牛郎织女又有什么相关呢?讲究凝练的诗歌一定不会往明里说,但对于低年级儿童而言,这是必须知道的,否则二者之间无法对接。这时,可以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想象天上云锦的绚烂多姿,想象织女的心灵手巧,想象地上的少女是如何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织女那样的一双巧手,“乞巧”二字便很自然地建构进孩子们的认知结构。
  四、演绎,感悟古诗的情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种很有意味的课文形式:“文包诗”,通过现代文将诗歌创作的背景演绎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诗情,从而提升诗歌阅读的兴趣和效益。诗歌是需要通过演绎来再现甚至表现的。
  比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就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作者王维孤独徘徊的身影被学生演绎得惟妙惟肖,甚至有一组学生还利用类似于皮影戏的手法再现了,更是情境交融,感人至深。作者家乡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情节,学生同样有很好的表演,作者思乡的背景情节是整首诗的情感支撑。将情节和人物演绎好了,学生对诗人所营造的情境便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认。
  小学低年级的诗歌教学一定要切合低龄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点,遵循他们想象感性思维占主导的思维特征,尊重他们喜欢游戏活动的学习方式,这样,低年级古诗教学同样会生动活动,充满情趣。
  古爱玲,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有幸领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王崧舟的教学风采.巧合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中借助板书“□□”,形象地给学生指点学习方法,直接指向学生语言运用能
钟祥,地处湖北中部,人口103万,学校171所,在校学生11.5万,教职工1.2万。多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根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办学条件大幅改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服务功能日趋增强,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市、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县市、全省科教兴农示范市、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细节是解读文本的钥匙。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节,怀有一颗敏锐的心,一定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  一、一个标点,叩击心灵之窗  《一条大蟒蛇》是一年级课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啊!是一条碗口粗的大蟒蛇!”这句话中连用两个感叹号,意义重大,于是我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师:当作者看到这条蟒蛇时发出了“啊”的一声,从这个感叹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惊讶。  生:我体会
那潭静水边的伊人rn我们是否曾相见rn那入水的眼波rn叙尽世事沧桑
童话是一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体裁,丰富的想象力为小学生营造了美妙的卻与现实生活气脉相连的世界空间,其中所暗含的道理通过小动物们的口吻和行动传达,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启蒙的作用。但是,小学生并不能自行的获悉这些,还需教师加以引导,将学生带入童话世界。  一、营造童话情境,生成有效童话阅读教学  故事是童话的灵魂,它的展开是在特定的大情境下展开的,但是所谓的故事和情境都是用童话语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教学模式。针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对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在高地建设中我们通过对外合作、错位互补和有个性化的教育模式,把“五结合”的教育理念贯彻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实践和探索之中。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技能迅速提升,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关键词】教育高地 创新教学模式 五结合 人才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党领导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地认识中国国情,掌握领导规律,实现科学领导的历史发展过程。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从学科的角度总结党60年来实现科学领导的成功经验,并进而把我
【摘要】教师价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质关系的概括,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与教师是否具有满足学生需要之间的关系状态,也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与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关系状态。教师价值具有相对性、导向性、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创造性是教师价值的最高表现,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教师价值 构成 特征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
一、缘起  高三复习课,大量的时间都会用于评讲试卷。但长期以来,教师只顾卖力地讲,学生只顾听着答案订正。有的老师太粗糙,整张试卷从头至尾一讲到底,浮光掠影,学生没有掌握;有的老师过于细致,一张试卷要讲好几天,战线太长,效率不高。老师讲了不少,学生做的也不少,这样吃力不讨好的“蛮干”课堂,对分秒必争的高三复习来说是低效的。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试卷讲评课缺少合理的思考与精心的设计。试卷讲评课该怎么上?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