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号】G642.0
摘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依据、必须考虑的问题、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结合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的要求,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及合理性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优化我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为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1 相关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一)专业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专业门类,专业的形成主要是学校为社会分工培养人才的结果,为满足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高等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表现形式是专业的柔性特征,即课程体系的适时调整。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规格和各种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组成,比较普遍倾向于从国家层面、部定层面、学校层面与专业层面四个角度来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1)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从宏观层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在我国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法》来规定。《高等教育法》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说明,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等学校,也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高等教育,只要举办高等教育,它所培养的人才就必须达到以上最基本标准。这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性要求。其次,《高等教育法》对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高等教育法》并没对不同类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具体规定。这就说明,《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规定,以及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是不同类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都应该遵循和达到的基本要求。
(2)部定层面
教育部曾于1998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简称《98目录》),
按学科将本科专业进行了分类,对所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知识和能力要求)、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另外,部分专业成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标准)中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98目录》主要针对当时我国比较单一的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的规定,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多元化的实际需要,于是,国务院学位办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征求〈学位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讨论稿)意见的函》(学位办[2008]12号)。该管理办法将学科目录明确分为学术型学位学科目录和职业型学位学科目录,适用于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与人才培养。而一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开始采取分类指导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教学内容要求。教育部在原《98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经过分类调研、广泛论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的程序,历时两年多,于2012年9月正式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
(3)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遵循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目标宏观规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条件,而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比较具体的规定。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来看,基本上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技能行人才。高校首先应该确定学校主要培养哪一类人才,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细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精英领袖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4)专业层面
专业层面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层面的具体落实,最能直接指导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确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把它落实到每一个专业当中去,因为专业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所在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更要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与专业特色。
(三)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人才的简洁性、概括性陈述,培养规格则是对人才的具体性、详细化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更加接近操作性。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之后,还应该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具体描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三个维度内涵不同,途径不一。知识靠传授,能力靠训练,品德靠养成。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有一些共性要求,但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培养目标不同,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必然不同。另外,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类型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也导致专业培养规格的不同,因此,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讨论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当中。目前,多数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也没有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分类指导,但也有一些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了分类指导。我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分类培养的指导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定位,对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和应用技术主导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总体要求。
(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五)课程体系
课程是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组织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合理地进行排列与组合等。
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大纲,然后细化为知识、能力矩阵,再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最后对课程和教学环节的科学集成,构成课程体系,它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典型的课程体系结构有“层次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体系”两类。
层次化课程体系源于前苏联,它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曾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层次化课程体系的主要优点是: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强,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系统深入地掌握胜任本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这种课程体系的缺点是:仅从满足行业专业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设计课程体系,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非专业能力欠缺、人文修养薄弱、综合素质较差。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参照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编制的思路而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它是由若干个的完整的课程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形式。每一个模块又由若干门课程组成,这些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也有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少数模块可以或者为必修课、或者为选修课。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优点是:能够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灵活地设计和组织具有不同作用的课程模块,从而构建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因此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层次化课程体系的不足。此外,课程模块的规模小,容易操作和实施,有利于进行模块的评价和调整。这种课程体系的不足是:容易由于过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成为各种各类课程的“大拼盘”和“万花筒”,而失去课程体系应有的功用、价值和特色。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是由几个相互关联、逐层提升的平台构成的,而选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模块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的。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一般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等方面,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则是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的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一种模块化课程体系。
“平台十模块”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一般是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3个层次不同但是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的。学生的选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独立、但是知识完整的专业方向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组成的。一般情况下,平台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点要求而设置的,由学科、专业共同的知识的课程组成,体现了基础课程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
2 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及与各种标准的符合度分析
(一)、国家层面。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对所有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了共性要求,比照此要求,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1。
(三)、教育部层面。教育部颁发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现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架作出了规定,比照此规定,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2。
(二)、教指委层面。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工程专业标准中,对全国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比照此要求,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道,我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满足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各类课程及要求。
3 目前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通过对比教育部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要求,发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应该针对最新目录的要求,在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做到与时惧进,以适应国家、行业、市场、社会的新需求。具体而言,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欠明确,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地位不相适应,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2012专业目录)有差距;
(2)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联性不明确,课程的作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贡献比较小,是否需要继续开设有待研讨;
(3)课程体系的整体合理性有待加强,部分课程之间衔接关系、承接关系、逻辑关系不太合理、科学,个别前后开设的课程内容有重复,个别相似课程不同阶段同时开设;
(4)存在“因人(设备)设课(实验)”现象,不是完全的“按需设课(实验)”;
(5)各种标准中对“大安全”类专业课程的要求开设比较多,致使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瓦斯地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难以兼顾;
(6)课程体系中学院负责设计的各类课程的性质、开设学期、开设方式、学时数、实验学时数、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4 结论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国家需要、行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点等众多因素来完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修订、优化、完善,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大学教育科学,2004 年第 1 期 ( 总第 85 期)
[2] 专业设置研究课题组,专业及其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教与经济,1994年第2期
[3] 顾明远。教育大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 李希。高等学校教学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5] 辞海编辑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 谢祖钊、傅雄烈。高等工程教育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7] [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摘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阐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依据、必须考虑的问题、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结合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标准的要求,对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及合理性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优化我校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为其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参考。
1 相关几个概念及其关系
(一)专业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专业门类,专业的形成主要是学校为社会分工培养人才的结果,为满足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高等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专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其表现形式是专业的柔性特征,即课程体系的适时调整。
(二)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规格和各种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组成,比较普遍倾向于从国家层面、部定层面、学校层面与专业层面四个角度来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1)国家层面
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国家从宏观层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在我国主要通过《高等教育法》来规定。《高等教育法》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说明,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等学校,也不管是什么层次的高等教育,只要举办高等教育,它所培养的人才就必须达到以上最基本标准。这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共性要求。其次,《高等教育法》对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高等教育法》并没对不同类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具体规定。这就说明,《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规定,以及对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是不同类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都应该遵循和达到的基本要求。
(2)部定层面
教育部曾于1998年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简称《98目录》),
按学科将本科专业进行了分类,对所有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知识和能力要求)、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另外,部分专业成立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标准)中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提出了具体要求。《98目录》主要针对当时我国比较单一的学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的规定,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多元化的实际需要,于是,国务院学位办于2008年下发了《关于征求〈学位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讨论稿)意见的函》(学位办[2008]12号)。该管理办法将学科目录明确分为学术型学位学科目录和职业型学位学科目录,适用于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与人才培养。而一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业发展实际出发,开始采取分类指导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院校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教学内容要求。教育部在原《98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经过分类调研、广泛论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的程序,历时两年多,于2012年9月正式颁布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以满足社会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需求。
(3)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遵循国家层面人才培养目标宏观规定的前提下,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条件,而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比较具体的规定。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来看,基本上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与技能行人才。高校首先应该确定学校主要培养哪一类人才,然后再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细化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和精英领袖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应用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4)专业层面
专业层面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层面的具体落实,最能直接指导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确定了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必须把它落实到每一个专业当中去,因为专业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因此,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所在院校的整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时更要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与专业特色。
(三)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是对培养人才的简洁性、概括性陈述,培养规格则是对人才的具体性、详细化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更加接近操作性。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之后,还应该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具体描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三个维度内涵不同,途径不一。知识靠传授,能力靠训练,品德靠养成。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有一些共性要求,但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培养目标不同,在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必然不同。另外,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类型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也导致专业培养规格的不同,因此,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讨论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专业当中。目前,多数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也没有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分类指导,但也有一些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了分类指导。我校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分类培养的指导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定位,对研究主导型、工程研究应用型和应用技术主导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总体要求。
(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五)课程体系
课程是为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而组织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合理地进行排列与组合等。
培养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大纲,然后细化为知识、能力矩阵,再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最后对课程和教学环节的科学集成,构成课程体系,它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静态表达。典型的课程体系结构有“层次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体系”两类。
层次化课程体系源于前苏联,它是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体系结构,曾经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的影响。层次化课程体系的主要优点是: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强,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为系统深入地掌握胜任本专业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这种课程体系的缺点是:仅从满足行业专业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设计课程体系,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非专业能力欠缺、人文修养薄弱、综合素质较差。
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参照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编制的思路而设计的课程体系结构。它是由若干个的完整的课程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形式。每一个模块又由若干门课程组成,这些课程一般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也有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类,少数模块可以或者为必修课、或者为选修课。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优点是:能够突破学科专业领域的界限,灵活地设计和组织具有不同作用的课程模块,从而构建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需要,因此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层次化课程体系的不足。此外,课程模块的规模小,容易操作和实施,有利于进行模块的评价和调整。这种课程体系的不足是:容易由于过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成为各种各类课程的“大拼盘”和“万花筒”,而失去课程体系应有的功用、价值和特色。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是由几个相互关联、逐层提升的平台构成的,而选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方向模块和跨学科课程模块组成的。平台中的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共同知识,一般包括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等方面,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则是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由选修的专业层面的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由此可见,“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际上是分别按照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和构建的一种模块化课程体系。
“平台十模块”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一般是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3个层次不同但是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的。学生的选修课程是由多个相互独立、但是知识完整的专业方向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组成的。一般情况下,平台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点要求而设置的,由学科、专业共同的知识的课程组成,体现了基础课程教育和共性教育,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要求。
2 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及与各种标准的符合度分析
(一)、国家层面。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对所有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了共性要求,比照此要求,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1。
(三)、教育部层面。教育部颁发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现设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架作出了规定,比照此规定,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2。
(二)、教指委层面。在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安全工程专业标准中,对全国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要求,比照此要求,对目前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符合度分析,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道,我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各类课程设置满足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各类课程及要求。
3 目前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通过对比教育部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要求,发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应该针对最新目录的要求,在广泛的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做到与时惧进,以适应国家、行业、市场、社会的新需求。具体而言,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欠明确,与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专业地位不相适应,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要求(2012专业目录)有差距;
(2)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联性不明确,课程的作用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贡献比较小,是否需要继续开设有待研讨;
(3)课程体系的整体合理性有待加强,部分课程之间衔接关系、承接关系、逻辑关系不太合理、科学,个别前后开设的课程内容有重复,个别相似课程不同阶段同时开设;
(4)存在“因人(设备)设课(实验)”现象,不是完全的“按需设课(实验)”;
(5)各种标准中对“大安全”类专业课程的要求开设比较多,致使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矿山安全”、“瓦斯地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难以兼顾;
(6)课程体系中学院负责设计的各类课程的性质、开设学期、开设方式、学时数、实验学时数、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方式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4 结论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国家需要、行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点等众多因素来完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及时的修订、优化、完善,才能培养出与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智运.论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系,大学教育科学,2004 年第 1 期 ( 总第 85 期)
[2] 专业设置研究课题组,专业及其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高教与经济,1994年第2期
[3] 顾明远。教育大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4] 李希。高等学校教学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5] 辞海编辑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6] 谢祖钊、傅雄烈。高等工程教育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2
[7] [美]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