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而不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传统课堂中“活泼不足,严肃有余”的否定。课堂上的“活”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丰富教学情境的发展现、灵活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何界定“活”与“乱”?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效”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
1.备教材是课堂“活而不乱”的前提。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个体为主的,或冥思苦想,或照抄照搬参考资料,且必须面面俱到,包括讲解步骤、时间分割等。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教学的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才合适,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教师就容易乱阵脚,乱堂现象自然不可避免。因此,课前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那么死,应留有余地。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异。
2.备学生是课堂“活而不乱”的基础。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时必须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制定多维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二、要注重学生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模式和以往有很大的区别,它加大了学生活动的比重。因此,课堂活动时往往有部分同学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课后就收获甚少。我认为培养学生思考、质疑、倾听、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关键。
思考是学生需要养成的首要习惯。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保持整体方向不变,通过思考,从而达到了“活而有效”的目的。
质疑就是让学生对同学的、老师的、书本上与自己想法相左的地方大胆提问。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引发学生间的讨论与争鸣。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充分体现出学习的个性化,整个课堂就“活”起来了。
倾听是目前学生最缺乏的习惯之一。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用不恰当的语言讥讽嘲笑。当然,也要鼓励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注意选择适当时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鼓励学生在讨论交流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教师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一组为宜。每一小组内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如设置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定期进行轮换。分组还应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取长补短,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
三、要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因为这种矫枉过正的极端行为,也会造成乱堂现象。教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灵魂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主导意图应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在执教活动课《走近广告》时,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要了解每组学生收集的广告语及指导每组选择展示的形式,避免在上课展示成果时出现重复现象。教学过程中有六个环节:一、猜猜“我”是谁、二、还“我”真面目、三、经典广告鉴赏、四、尽展风采、五、广告知识、六、大家来创作。每一环节中的过渡都由教师引导、每一环节结束都有教师的小结。在第三环节经典广告鉴赏,教师组织同学分小组讨论,适时点拨。在第四环节,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收集的成果时,教师引导其他小组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赞同或反对意见,引起争鸣。在第六环节,学生创作广告词之后,教师进行点评。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角色单一定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对象。
四、要重视课堂评价环节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设置一个自评互评小环节,提出问题:“你认为本节课谁表现最出色?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么?”学生们畅所欲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本节课所表现出的活动行为或展示的成果,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从而改善规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况。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评价时不能对学生带有任何偏见,必须让具有不同兴趣和精力的学生参与。教师要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也是对下一次活动的一种激励。
有位学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广阔的,既有眉飞色舞的讲演,又有听课时的专注,既有思维撞击的辩论,又有思考时的沉静。”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出现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但教师一定要学会驾驭课堂,在教学中注意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让语文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效”,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这才是语文新课标的真正理念。
李爽,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效”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要在课前准备上下工夫
1.备教材是课堂“活而不乱”的前提。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以教师个体为主的,或冥思苦想,或照抄照搬参考资料,且必须面面俱到,包括讲解步骤、时间分割等。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教学的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才合适,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问题时,教师就容易乱阵脚,乱堂现象自然不可避免。因此,课前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那么死,应留有余地。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异。
2.备学生是课堂“活而不乱”的基础。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时必须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制定多维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二、要注重学生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模式和以往有很大的区别,它加大了学生活动的比重。因此,课堂活动时往往有部分同学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课后就收获甚少。我认为培养学生思考、质疑、倾听、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关键。
思考是学生需要养成的首要习惯。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围绕一个核心问题,保持整体方向不变,通过思考,从而达到了“活而有效”的目的。
质疑就是让学生对同学的、老师的、书本上与自己想法相左的地方大胆提问。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异精神,引发学生间的讨论与争鸣。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充分体现出学习的个性化,整个课堂就“活”起来了。
倾听是目前学生最缺乏的习惯之一。我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用不恰当的语言讥讽嘲笑。当然,也要鼓励学生在交流的时候注意选择适当时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提倡的,鼓励学生在讨论交流活动中获取新知识。教师为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以就近原则,4-6人一组为宜。每一小组内应该有明确的分工,如设置组长、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便于各司其职,组织好讨论,角色定期进行轮换。分组还应考虑到学生性格的互补、知识结构、特长的发挥等因素。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取长补短,在互补互助中反省深化,在讨论探究中提高,获得生活的体验和人生的感悟。
三、要把握好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因为这种矫枉过正的极端行为,也会造成乱堂现象。教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和灵魂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主导意图应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成为整堂课“活而不乱”的关键。
在执教活动课《走近广告》时,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要了解每组学生收集的广告语及指导每组选择展示的形式,避免在上课展示成果时出现重复现象。教学过程中有六个环节:一、猜猜“我”是谁、二、还“我”真面目、三、经典广告鉴赏、四、尽展风采、五、广告知识、六、大家来创作。每一环节中的过渡都由教师引导、每一环节结束都有教师的小结。在第三环节经典广告鉴赏,教师组织同学分小组讨论,适时点拨。在第四环节,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收集的成果时,教师引导其他小组积极参与其中,提出赞同或反对意见,引起争鸣。在第六环节,学生创作广告词之后,教师进行点评。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角色单一定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化,以适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对象。
四、要重视课堂评价环节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设置一个自评互评小环节,提出问题:“你认为本节课谁表现最出色?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么?”学生们畅所欲言。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在本节课所表现出的活动行为或展示的成果,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从而改善规范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况。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评价时不能对学生带有任何偏见,必须让具有不同兴趣和精力的学生参与。教师要对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也是对下一次活动的一种激励。
有位学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我心目中的语文课是广阔的,既有眉飞色舞的讲演,又有听课时的专注,既有思维撞击的辩论,又有思考时的沉静。” 课改之后,语文课堂出现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但教师一定要学会驾驭课堂,在教学中注意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让语文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效”,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这才是语文新课标的真正理念。
李爽,教师,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