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厌倦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人的一生当中都是欲望、满足、厌倦、新的欲望、继续满足、再次厌倦的一个过程,而这些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自我满足的需要。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没有欲望,才能够真正地达到满足?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那么又是什么来推动人在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又产生一种新的欲望?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欲望的本身,说的正统一点,也就是发展的需要,不管是自身的发展,还是融入身边环境的发展需要,必须要在一个欲望满足的时候,再一次衍生出一种欲望。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无疑是对婚姻中欲望和厌倦最好的阐述,也是《围城》中悲观主义情绪的开端。
  一、男主角悲观主义的表现
  男主角方鸿渐的悲观主义主线明朗,可以总结为“从欲望到厌倦”六个字。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他表现出在对于远赴重洋求学的悲观。一个在别人眼中的文化人,在国外短短几年之后,却说自己“兴趣颇广,心得全无”,这与其不过三十多岁的年龄应有的蓬勃之气完全不相符合。回看他在国外的求学际遇,读了几年洋学,却号称很没有感觉,就连拿出来的毕业证书都是弄虚作假的。为何会如此呢?这不仅是方鸿渐在留学时学业不精所造成的,更是其精神上的软弱和悲观所造成的,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他认为自己是“道义上的懦夫”,认为自己缺乏理想信仰,否定自己,但是不敢于改变自己,最终沦为了一个悲观厌世的人。
  第二个方面,他表现出对于干事创业的悲观。方鸿渐最终在岳丈的银行中就职,当了一个小小的银行职员,而且整日沉溺于儿女情长,对工作表现出极其无所谓的态度,最终因为与人闹翻被岳丈“大义灭亲”赶了出去。后来,在三闾大学工作时,他看不惯别人的尔虞我诈,对这份工作失去期望,认为是个“是非窝”,也干不下去了。
  最后一个方面,是他表现出的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悲观。在失去心爱之人唐小芙之后,他心甘情愿在孙柔嘉的骗局中投降。被精心设计的婚姻是没有真心和爱可言的,但是他为何就顺从了呢?归根结底,还是他的悲观思想,在婚姻的道路上他放弃了抗争,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淡普通而又无能的人,无力抗争,只能屈服于现实,与自己并不心爱的人走进了婚姻。
  在这座围城中,悲观主义的男主角始终缺乏的是抗争的思想驱动力罢了。于是,当他面对认识道路上的一切选择和纷争,只能显得软弱无能,只能表现得一再忍让,生生将人性最初的欲望变成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
  二、男主角悲观主义的根源
  男主角方鸿渐的悲观主义是与生俱来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而且有抱负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超越身邊的平凡人,获取更加美好和有意义的生活。因此,他努力考取了大学,还能够自费留学。但是这一次留学也成了他思想的转折点。回到国内以后,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厌倦情绪,厌倦生活,厌倦人和事,做人做事都从消极的方面出发。这种悲观主义是如何造成的呢?其有着当时环境下的特殊原因,是一个时代阶段的产物。
  从社会层面看: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矛盾冲突剧烈的社会。在外国,西方病态的现代文明方兴未艾。方鸿渐作为一名留学生,不具备抵御不良思想侵害的能力,受到糟粕文化的侵蚀,日渐消沉。在国内,时值家国存亡之际,知识分子的精神和力量未被唤醒,而他又眼见着有一部分人只关心发国难财,只计较着个人的利益与得失,他既不想与发国难财的人为伍,又不具备献身报国的思想准备和个人能力。所以,客观的社会环境逐步消耗了他的崇高追求,降低了他对生活的希望,消灭了他的人生理想,最终方鸿渐逐渐认为自己是一个缺乏信念的人,而且对身处的环境越来越不满意,做着无奈的挣扎却始终深陷泥泞,最后不得不消极地、悲观地应对,游戏人生、无聊度日。
  从个人层面讲:方鸿渐的身份是知识分子,当时环境下,知识分子在思想上本身具有一定薄弱之处,即心地良善,却意志脆弱,带着对生活的追求,却容易偏激和激进。于是,当他的追求与欲望与现实社会相偏离的时候,当他发现他所处的世界不是一个光明的世界的时候,他就显得难以适从,有心无力;当他在挣扎过、反抗过却失败的时候,当他发现已经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时候,他就显得失望透顶,消极悲观。这些都是知识分子性格中的弱点,在当时的乱世被放大,导致了他的悲观主义情绪的产生和蔓延。
  方鸿渐身上的悲剧色彩是一类人的悲剧色彩。《围城》是钱钟书的倾力之作,整整写了两年。这其中,难的不是对于书中主角的描写,而难在了对于“一类人”的描写。作者以笔为刀,挖出了方鸿渐身上的作为人的根本性,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现代人的根本性,更加揭露了时代中各类矛盾的激发。他要批判这个时代,要直言时代的弊病,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恨最终浓缩为悲观主义书写于纸端,用一个人物的悲剧阐释更大的悲剧。
  三、作品对悲观主义的表现手法
  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围城》中无不充满着幽默的手法。也正是这种让人一笑,又笑中带泪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无奈和悲剧色彩,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
  在小说开篇不久,就有一段关于文凭的精彩描述。方鸿渐谋生困难,才知道文凭的重要性,作者精妙地打了一个比方,说“一张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能,可以遮身包丑:小小的张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都掩盖起来。”这样的描写讽刺意味尽显。不仅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乃至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将文凭视为“敲门砖”,一张纸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还有世俗的虚荣,以及所谓的“交代”。在这种幽默之中,方鸿渐的悲观主义情绪暴露了出来,他对求学的无奈,对家人的失望,以及对人生的无措都体现了出来。最终,他纵然想反抗,但是出于悲观思想,他只能拿出消极的措施——敷衍,弄了一张假文凭,忽悠了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他难得收获一些快感,但始终深陷于悲观情绪的折磨。
  再看看作者如何用俯仰皆是的幽默语言来讽刺方鸿渐面对生活的悲观。吵架是生活中的常事,但相信很少有人拿吵架比作喝酒、比作饭菜,但是《围城》中是这么写的。“气头上虽以吵架为快,吵完了,他们都觉得疲惫和空虚,像戏散场和酒醒……” “同上海以前的吵架,随吵随好,宛如富人家的饭菜不留过夜的”。初读这样的文字,不禁令人莞尔一笑,但是深思却感到讽刺意味十足,一个生活潦倒之人与别人发生了口角,却如同“富人家的饭菜”,这是一种懦弱的自我安慰——与其绝望的抗争,不如直接给自己悲观的来一些抚慰。而作者也表达了方鸿渐在面对这些无休止的吵闹谩骂和攻击时,感到疲惫、空虚和创伤,这背后是对生活的无奈、无望和无欲,以及对自身的孤独悲哀。
  四、从个体角度看悲观主义
  小说中,方鸿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激烈交融,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容易产生对人生的困惑、焦虑、忧郁,以及各种负面的情绪。就像方鸿渐看到商贩卖泥娃娃时,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泥娃娃,任人摆弄,却最终被遗忘在了时代的发展之中。
  方鸿渐是可悲的,方鸿渐式的一类人也是可悲的,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作者通过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在物欲横飞的世界,我们不缺乏物质和享受,但是缺乏精神上的阳光和雨露。没有精神上的支撑,我们难以追寻生命的意义,难以获得生命的宽度,会迷失自己、放弃自己、走丢自己。作为个体,我们都不是孤零零地处于世上,要学会建立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与其他人积极地分享;要在困难和困境面前,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始终有梦、敢想、敢为。否则,只能如同方鸿渐一样,囿于“围城”,将自己躲起来,用悲观主义的情绪保护自己,最终也困住了自己。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世间的颜色不只是黑色与白色,更多的颜色其实是夹杂在白与黑之间的灰色、深灰、浅灰,有的泛一点白,有的却又更微微发暗,密密匝匝铺成一片,这就是芸芸众生的色彩。在世界这座城里,机关算尽,勾心斗角、人心叵测、诡谲难辨,好比书中所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而我们很多很多的人都是方鸿渐,怯弱、庸俗、虚荣,但是却有那么些许良知存在,也曾想过好,但是却又力所不能及的。
  方鸿渐只是个无助的生存者,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被放任、被轻视,生亦悲观,死也悲观,由最初的满腹欲望到后来的满心厌倦,再到最后的悲观,前方没有光明没有希望,“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那还要拼搏去干吗?又何必徒增无谓的伤痛,干脆随便活着吧”。在这种痛苦中,方鸿渐是否在灵魂深处最后的呐喊?《围城》所变现出来的“围城之殇”,是一种呼吁,也是一种呐喊,激起人们生活的欲望,认识到世事总在变迁,人与人之间也总是变化莫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命运就会开一个很大玩笑,我们觉得太过艰难或者是太过残酷的事情,在命运的描绘下,只是轻巧而浅淡的一笔罢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走悲观主义那条路,要勇敢而富有创造性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过好自己的一生。
其他文献
转悠山林,感觉喜,感觉忧  山岭茂盛,光裸  牵绕的小路,是岁月扯岀的针线么  村庄拿捏不稳  又一片山林被火燒了  鸟在空中盘旋,寻找家园歇息的呢喃  隐入树阴,动物们踮起目光  层层叠叠的山岭  褴褛下去,溪涧就只能摸着零星的泪水了  醒目的告示牌立在山脚  柴刀,斧头,以及火源,自愿不自愿地藏起  镶嵌山边的花朵  好像鲜润的笑声  被暖风带岀去好远,好远
摘 要:现当代文学评论中,一些学者把沈从文的《边城》归为“守成主义”思潮的作品,认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中国文人对国家性、民族性、古典文化等传统世界的守护,是对现代进程的反抗和阻挠,还有些评论家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人物性格、悲剧命运等方面片面地去分析,不免有局限性。忽略了《边城》文本之外的蕴藉,即象外之象的隐喻世界,就是突破时间、空间禁闭与各种形象、文学之外对自我作品进行“否定”批判的隐喻。  
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中续说人生之三大恨事道,“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这最后一样正是“三恨《红楼梦》未完”。于我而言,我平生之恨全在《红楼梦》,一恨众说纷纭迷人眼,二恨曹公手稿难寻觅,三恨有心考校力不逮。  每次翻开《红楼梦》,看到不同版本内容略有出入之处,心里总有一番无奈。日前重读红楼,乃胡适收藏的甲戌本(脂本系统大多数题为《石头记》,为统一书名,皆以《红楼梦》指称),至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
麻凉的风依然吹着骨瘦的月  那老屋依然是我生命的脉搏  细雨沥沥那片粗糙的苹果树  我要在石缝里拔出雁鸣的回声  我要在这里读懂温暖的碑文  心中轻轻升起凝视着我的月亮  那是生命的灯芯亮起的竹笛  展开一瓣一瓣鱼鳞状的思念  心中花开才能见娘成佛  青草令我吸吮泥土的味道  或天香袭来的云朵  心香燃起,人间大味  一束春风、一记心跳、一条阳关路  我要拜祭这观音慈善的大地  凸起的坟堆,我的土
烟雾朦胧的云顶山  我们被雾包围在  仅有几米的空间  山路有些湿滑,你说  要小心  脱下外套,披上我的肩  摸着我湿漉漉的头发  从你那柔和的眼睛里  透出了丝丝的爱  触碰了我的心弦  依偎在你懷里  感觉心里那么甜……  一阵风扑打着窗  梦醒了,原来是场梦
黄山处处见青松,  形态新奇各不同。  昂首挺胸崖壁立,  躬身迎客峭岩中。  江南竹海甚于擠,  塞北林涛揽碧空。  惟赏徽州尘外景,  傲霜凌雪斗寒风。
欧阳修作为宋代古代文学运动的领袖,不仅在文学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以其丰富的创作实践,在宋代散文创作中创造了一代通俗易懂的文体。他的散文强调“道”和“文”。既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又注重文章的表达形式,特别是语言技巧。并且欧阳修深受魏晋风情的影响,表现出清正、爱饮、爱景的特点。欧阳修虽然生活在宋代,但从他的散文中可以看出,他热爱自然风光和诚实正直的人格。  在欧阳修的散文语言中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自然和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1  一、俄中关系  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发展经历了各个阶段。这也是17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的时期。直到20世纪的第一季度,以及1945年至1956年的友谊时期,以及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彻底敌意。现在,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友谊,睦邻,经济互利和一体化。两国领导人分别宣
谁曾说那青春索然无味  然而 每一次失去的昨天  和享受的今天 即将到来的明天  迎接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盛夏炙热的阳光浴  烘干了一颗潮湿的心  当夕陽西下 伴随着夜幕降临  逐渐浇灭了闷热  宁寂的夜晚 让我们沉睡  当芬芳的钟声响起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  不辜负生命 不辜负时光  又迎来了独一无二的你
20世纪最后的两个十年,是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萌发、女性形象繁多、女性话语猛增的特殊时期,涌现出了众多关注女性问题、女性处境和女性命运的女性作家,王安忆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自她凭短篇小说《雨,沙沙沙》中的纯真少女“雯雯”形象进入文坛之后,连续推出了作品《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一个少女的烦恼》和《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女性小说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其后,女性写作、欲望写作就一直成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