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呈现出一些“迷人景观”:情境创设“千姿百态”、合作交流“百家争鸣”、自主创新“花样百出”、资源开发“百花齐放”、教学评价“百般呵护”……所有“壮举”都有“新理念”的坚强“支撑”,都被看作是“新理念”的生动演绎。可透过“浮华”,用智慧和理性去审视和反思这些“热闹非凡的场面”,就会深深地感到:如今的体育课堂教学缺失了真朴。在热闹与浮华背后,我们有必要刨根问底,追寻体育教学的本质,从体育教学设计的浓墨重彩处,叩问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
一、情境创设,是否丢失了“学科本位”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恰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课堂的人文性。特别是低、中年级使用情境教学,课堂效果更好。然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有自身的规律和原则,也有它的局限性,违背情境教学的规律和原则,牵强附会地使用情境教学,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笔者就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体育课,课题是《过新年》,教师为了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而绞尽脑汁地“编排”:
“过新年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呢?”简单的引导之后,这位老师先带领学生张灯结彩布置环境,写春联、挂灯笼、而后舞龙舞狮、放鞭炮庆贺,最后跟随着音乐《新年好》边唱边舞,整节课就这样在优美的歌声与绚丽的画面中结束了。课堂中学生们虽然颇有兴趣,都能跟着左摇右晃,但是这样的情境创设似乎不是真正的体育课,倒像是美术课或者音乐课。课堂像演话剧一样了……追求花哨,喧宾夺主。整节课缺少带有负荷控制的技能练习活动,没有显现出体育课程特有的健康性和技能性,这种丢失了“学科本位”的情境创设,也使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荡然无存。
二、自主创新,是否遗失了“价值引领”
自主创新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的确,自主学练避免过分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有些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把“重要”演绎成“必须”、“唯一”乃至“全部”,好像没有自主创新就不是新课程的课,插手或干预学生的自主创新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于是我们往往“削足适履”,让教学内容去迎合学习方式,令“自主”演化成“自流”,异化为“自由”,以致于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遗失了“价值引领”。
如一位教师在前滚翻的教学后,要求学生创编一个结束动作,先个人设想,然后小组内练习、交流,最后进行展示表演,结果涌现了“猴子捞月”、“猪八戒背媳妇”等五花八门的动作,教师评价也不考虑其动作是否有锻炼价值、是否符合体操动作规律,都给予创新的奖励,并且任由学生一“创”到底。我们看到的尽是教师大胆地“放手”,学生“信马由缰”的自主创新,就是不见教师的有效引领。这种形而上学的课堂演绎,使自主创新遗失了“价值引领”,而结果只是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其实,在强调自主创新的教学中,不能漠视教师有效的引导,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难、出现偏离时,教师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矫正偏差、纠正错误、引导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创新。
三、教材建设,是否丧失了“运动技能”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视野拓宽了,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出浑身解数,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内容,新颖的自制器材,着实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淡化运动技能”的思潮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也变成了“玩耍课”,有些教师偏颇地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活动,甚至认为可以不要运动技术了,只要让学生高兴起来就行,于是“大变活鱼”、“多米诺骨牌”、“骑扫帚”、“抬扁担”、“运南瓜”等都成了体育课的主教材。然而,教材建设是一项很严肃的研究活动,像上述那样的资源开发,是背离体育课程建设方向的,也使体育教学等同于幼儿园的身体活动课。
同样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江苏教育学院附小金玉老师的《击剑》一课,就给我们以启迪和引领。金老师用泡沫塑料制作成剑,新颖的器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简单的攻防动作学练,使学生初步认识击剑运动,并了解和掌握相应运动技能。由此可见,在教材建设上别出心裁,在器材使用上大胆创新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定要保证所开发的内容含有“技术味”,这才是有价值的教材建设。
四、无劣评价,是否迷失了“学生自我”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于是乎,课堂上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哎呀呀,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你跑的比刘翔还要快啊!”、“她的动作美得像天鹅”……其实,学生只不过回答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展示了一个基本的体操动作。而旁观的学生则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齐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殊荣”。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表扬和鼓励,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于是为了体现“人本”理念,便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无劣评价”,使不置可否的态度、廉价低俗的表扬充斥着整个课堂。试想,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能换来教师跷起大拇指,是否会让学生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侮辱?长此以往,会不会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导致“是非准则”的丢失,甚至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把握评价尺度,杜绝“吹捧式”评价,做到有根有据地表扬,中肯有度地鼓励,温暖感人的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才能使评价成为他们学习的不竭动力,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效益。
在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去繁就简、务实求真,追求朴素的、真实的、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有“春风放胆来梳柳”的勇气,敢于对自己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叩问,只有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能远离浮躁,返璞归真。
(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
一、情境创设,是否丢失了“学科本位”
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恰当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的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课堂的人文性。特别是低、中年级使用情境教学,课堂效果更好。然而,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有自身的规律和原则,也有它的局限性,违背情境教学的规律和原则,牵强附会地使用情境教学,其结果也会事与愿违。笔者就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体育课,课题是《过新年》,教师为了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而绞尽脑汁地“编排”:
“过新年了,同学们最喜欢的是什么呢?”简单的引导之后,这位老师先带领学生张灯结彩布置环境,写春联、挂灯笼、而后舞龙舞狮、放鞭炮庆贺,最后跟随着音乐《新年好》边唱边舞,整节课就这样在优美的歌声与绚丽的画面中结束了。课堂中学生们虽然颇有兴趣,都能跟着左摇右晃,但是这样的情境创设似乎不是真正的体育课,倒像是美术课或者音乐课。课堂像演话剧一样了……追求花哨,喧宾夺主。整节课缺少带有负荷控制的技能练习活动,没有显现出体育课程特有的健康性和技能性,这种丢失了“学科本位”的情境创设,也使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荡然无存。
二、自主创新,是否遗失了“价值引领”
自主创新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的确,自主学练避免过分单纯的模仿和机械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有些课堂教学,很多教师把“重要”演绎成“必须”、“唯一”乃至“全部”,好像没有自主创新就不是新课程的课,插手或干预学生的自主创新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于是我们往往“削足适履”,让教学内容去迎合学习方式,令“自主”演化成“自流”,异化为“自由”,以致于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遗失了“价值引领”。
如一位教师在前滚翻的教学后,要求学生创编一个结束动作,先个人设想,然后小组内练习、交流,最后进行展示表演,结果涌现了“猴子捞月”、“猪八戒背媳妇”等五花八门的动作,教师评价也不考虑其动作是否有锻炼价值、是否符合体操动作规律,都给予创新的奖励,并且任由学生一“创”到底。我们看到的尽是教师大胆地“放手”,学生“信马由缰”的自主创新,就是不见教师的有效引领。这种形而上学的课堂演绎,使自主创新遗失了“价值引领”,而结果只是造成徒有其表的热闹,其实,在强调自主创新的教学中,不能漠视教师有效的引导,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难、出现偏离时,教师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矫正偏差、纠正错误、引导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创新。
三、教材建设,是否丧失了“运动技能”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视野拓宽了,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出浑身解数,大胆开发教学资源,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内容,新颖的自制器材,着实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淡化运动技能”的思潮影响下,一些体育课也变成了“玩耍课”,有些教师偏颇地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活动,甚至认为可以不要运动技术了,只要让学生高兴起来就行,于是“大变活鱼”、“多米诺骨牌”、“骑扫帚”、“抬扁担”、“运南瓜”等都成了体育课的主教材。然而,教材建设是一项很严肃的研究活动,像上述那样的资源开发,是背离体育课程建设方向的,也使体育教学等同于幼儿园的身体活动课。
同样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江苏教育学院附小金玉老师的《击剑》一课,就给我们以启迪和引领。金老师用泡沫塑料制作成剑,新颖的器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简单的攻防动作学练,使学生初步认识击剑运动,并了解和掌握相应运动技能。由此可见,在教材建设上别出心裁,在器材使用上大胆创新等都是值得肯定的,但一定要保证所开发的内容含有“技术味”,这才是有价值的教材建设。
四、无劣评价,是否迷失了“学生自我”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师的评价应采用鼓励性的语言,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于是乎,课堂上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哎呀呀,你回答得真是太好了!”、“你跑的比刘翔还要快啊!”、“她的动作美得像天鹅”……其实,学生只不过回答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展示了一个基本的体操动作。而旁观的学生则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齐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殊荣”。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表扬和鼓励,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于是为了体现“人本”理念,便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无劣评价”,使不置可否的态度、廉价低俗的表扬充斥着整个课堂。试想,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能换来教师跷起大拇指,是否会让学生认为这是对他智商的侮辱?长此以往,会不会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导致“是非准则”的丢失,甚至渐渐地迷失了“自我”!
把握评价尺度,杜绝“吹捧式”评价,做到有根有据地表扬,中肯有度地鼓励,温暖感人的批评,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才能使评价成为他们学习的不竭动力,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效益。
在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去繁就简、务实求真,追求朴素的、真实的、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我们要有“春风放胆来梳柳”的勇气,敢于对自己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叩问,只有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才能远离浮躁,返璞归真。
(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