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认为教文是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说说而已,这种看法不可取。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 素质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真本领。学生青春年少,学得的知识往往熟记在心,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一旦需要,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技能也是如此,小时候练就的读写听说能力犹如自己身体的有机部分,用起来得心应手,后劲很足。训练能力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观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体。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频繁,人们交流思想常常说与写并重,说的作用应提高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为此,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应把握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全面培养。众所周知,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既要培养学生合理吸收的本领,又要训练他们具备准确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拾级而上。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是训练的全局,这个全局是由初中与高中两个大阶段、六个年级分年要求的小阶段组成,每个小阶段有读写听说能力各自具体的要求,四种能力之间又相互渗透与穿插,故而训练时力戒笼统混沌,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安排好恰当的顺序。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充分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可有效地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在运用教材为例子的同时,不可忽视它们的教育作用。有些课文有认识价值,有些课文有审美价值,有些课文情透纸背,训练时扬其特点,文字技巧和思想情操双管齐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可能学会他在日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所以要培养他们会学习、会思考的本领。有了这些基础,将来就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须有意识地在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思维力的锻炼上下功夫。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首要的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自己积极思考,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无论是遣词、造词、谋篇、布局,无论是记事、写人、状物、说理,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因此,在训练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必须增进和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学在学生素质、能力、智力方面发挥重要的培育作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地统一,教学就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就能得到多方面培养。当然,有一点必须十分明确:语文教师教学生学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须牢牢抓住不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显然,语文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主干,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应渗透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训练之中。
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要表达情意,那么,用它组成的作品,都寓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乃至美育的作用。再说,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只要强化育人的意识,就会有目的地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撒播知识种子的同时,撒播做人的良种。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结合得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
语文教学要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摸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
从育人的高度、从教师的崇高职责、从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出发,语文教学应该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大磨乡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 素质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真本领。学生青春年少,学得的知识往往熟记在心,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一旦需要,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技能也是如此,小时候练就的读写听说能力犹如自己身体的有机部分,用起来得心应手,后劲很足。训练能力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观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体。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频繁,人们交流思想常常说与写并重,说的作用应提高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为此,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应把握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全面培养。众所周知,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既要培养学生合理吸收的本领,又要训练他们具备准确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拾级而上。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是训练的全局,这个全局是由初中与高中两个大阶段、六个年级分年要求的小阶段组成,每个小阶段有读写听说能力各自具体的要求,四种能力之间又相互渗透与穿插,故而训练时力戒笼统混沌,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安排好恰当的顺序。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充分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可有效地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在运用教材为例子的同时,不可忽视它们的教育作用。有些课文有认识价值,有些课文有审美价值,有些课文情透纸背,训练时扬其特点,文字技巧和思想情操双管齐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可能学会他在日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所以要培养他们会学习、会思考的本领。有了这些基础,将来就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须有意识地在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思维力的锻炼上下功夫。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首要的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自己积极思考,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无论是遣词、造词、谋篇、布局,无论是记事、写人、状物、说理,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因此,在训练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必须增进和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学在学生素质、能力、智力方面发挥重要的培育作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地统一,教学就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就能得到多方面培养。当然,有一点必须十分明确:语文教师教学生学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须牢牢抓住不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显然,语文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主干,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应渗透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训练之中。
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要表达情意,那么,用它组成的作品,都寓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乃至美育的作用。再说,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只要强化育人的意识,就会有目的地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撒播知识种子的同时,撒播做人的良种。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结合得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
语文教学要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摸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
从育人的高度、从教师的崇高职责、从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出发,语文教学应该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大磨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