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质。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认为教文是语文教学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说说而已,这种看法不可取。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 能力 素质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真本领。学生青春年少,学得的知识往往熟记在心,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一旦需要,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技能也是如此,小时候练就的读写听说能力犹如自己身体的有机部分,用起来得心应手,后劲很足。训练能力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观念,不能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整体。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信息频繁,人们交流思想常常说与写并重,说的作用应提高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为此,进行语文能力训练时,应把握读写听说四种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全面培养。众所周知,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既要培养学生合理吸收的本领,又要训练他们具备准确表达的基本功。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拾级而上。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是训练的全局,这个全局是由初中与高中两个大阶段、六个年级分年要求的小阶段组成,每个小阶段有读写听说能力各自具体的要求,四种能力之间又相互渗透与穿插,故而训练时力戒笼统混沌,要有合理的布局,要安排好恰当的顺序。训练语文能力的主要依据是教材,洞悉各类课文的个性,充分发挥它们的例子作用,可有效地训练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在运用教材为例子的同时,不可忽视它们的教育作用。有些课文有认识价值,有些课文有审美价值,有些课文情透纸背,训练时扬其特点,文字技巧和思想情操双管齐下,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不可能学会他在日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所以要培养他们会学习、会思考的本领。有了这些基础,将来就能举一反三,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须有意识地在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尤其是思维力的锻炼上下功夫。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首要的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要自己积极思考,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无论是遣词、造词、谋篇、布局,无论是记事、写人、状物、说理,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因此,在训练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必须增进和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
  语文教学在学生素质、能力、智力方面发挥重要的培育作用,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地统一,教学就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就能得到多方面培养。当然,有一点必须十分明确:语文教师教学生学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这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须牢牢抓住不放。《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显然,语文智育方面的要求是主干,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应渗透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训练之中。
  语文教学要实现学生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综合效应,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思想性。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既要表达情意,那么,用它组成的作品,都寓有一定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为里,语言文字为表。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文本身所固有的德育、智育乃至美育的作用。再说,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只要强化育人的意识,就会有目的地自觉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熏陶、感染学生,在学生心中撒播知识种子的同时,撒播做人的良种。要妥善寻找教文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缘文释道,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说教,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结合得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情感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
  语文教学要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不能站在学生世界的外面观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眼看耳听,摸准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情趣、爱好、知识、才能,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健康地充分发展。
  从育人的高度、从教师的崇高职责、从语文学科的个性特点出发,语文教学应该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良好的教育,发挥教文育人的综合效应。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大磨乡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相长。只有把被动变为主动,尊重学生人格趣味,尊重学生接受规律,才能将教师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性结合起来,教与学才活,教与学才进,教与学才新,教与学才趣。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课堂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实现“活、进、新、趣、”的教学效果呢?高尔基说:“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语文课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
2012年2月21日,新任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来到会宁.王三运书记在来到会宁之前,召开了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动员大会,他是会议精神的先行官,身体力行,
摘要:思维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因素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他因素的运用 ,如果没有思维力的参与,其他诸因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历史教学应把开发思维力放在重要位置上。求异思维,集合思维,逻辑思维和迁移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  关键词:历史教学 思维能力 课堂效率  一、求异思维的发展  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性思维,它具有敏捷性、广阔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思维的敏捷性,即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上,以往的做法往往陷入教学的误区,比如不能摆正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缺乏真正的对话,忽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能力,等等。其实,在新课标要求下,阅读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学生和阅读材料互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能力、方法、习惯等一系列目标的课内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着力点  一、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我们小学教
摘 要: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忽视对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历史课堂呆板、沉闷,使学生“望史生畏”,大大降低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高中历史涉及
摘要: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学习了三年,多数往往仍感觉无所适从。其实,任何试题也都有一定的解法。对于高中生来说,在他们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诗歌常识,学习了诗歌的一般知识后,应该对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进行整体培训。鉴赏一首诗,应该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鉴赏  一、鉴赏顺序意识。  必须强化学生的鉴赏诗歌的顺序,它不仅仅是节约做题时间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做题的顺序
研究背景内脂素是于2005年从人和小鼠的内脏脂肪中发现的一种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细胞因子。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内脂素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成和破裂、内皮功能紊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指出:要改革课程目标过分注重传承知识的倾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关键词: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教与学  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使学生学会
摘要: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分析,题量越来越大,覆盖面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样,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关键词:中考英语 试题分析  (一)、基础知识的复习回顾  这一阶段是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以知识点为基础,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条理化、系统化,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清讲透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