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不要组织学生预习,这个话题引发了广大数学教师的争论。有的认为预习使学生提前知道了教学内容,课堂上学生不再想经历探究、学习、思考的过程,不利于组织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有的认为预习习惯的养成、预习方法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把握好预习的度则至关重要。
一、预习要因材而异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需要布置预习任务。对于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多的、不容易理解的,则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熟悉内容,有了困惑和疑问,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这样使听课更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例如《循环小数》,我是这样组织学生预习的:
1 阅读课本27-28页的内容。
2 什么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请你举例说明。
3 你认为小数应分为哪几类?请说出你的理由。
4 提问: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写下来,上课时大家一起交流。
5 试一试:7.0 6 0 6 0 6、3,1415926…、8 31212…、4,05在这些小数中,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循环小数有( )。
第二天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个个争着说预习中的收获、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唇枪舌剑,在课堂上形成了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学习效果非常好。
经过长期的预习训练,学生会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长此以往,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样的课堂,学生能积极互动起来,充满了挑战和自信,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二、探究的知识不必预习
教材中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没有必要安排预习,如果提前预习了,会抹杀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会只关注结果,而不去关注过程。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课前我已给他们设计好预习提纲,但又怕上课时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引不起他们探究的冲动,所以我又放弃了。在课堂上以自学为主,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探究、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大家积极动脑思考,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方法(沿着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外,他们还想出了另外的方法,思维异常活跃。我也被他们感染了,也沉浸在他们探究知识的乐趣中,陪他们一起高兴、一起欢欣,同时为放弃让孩子们预习的想法而庆幸。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教材中需要学生预习的内容,教师不能盲目地安排学生预习,而应该给学生指定预习的具体内容、预习提纲和预习后要达到的目标。要使学生爱上预习,使预习产生效果,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预习的。
1 “读”: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认真阅读,对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在书上做上标记。
2 “思”:通过预习,思考一下,你弄懂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写下来。
3 “练”:完成预习提纲中的试一试,对自己的预习进行检验,有疑问的地方,听课时要重点解决。
四、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掌握预习的方法,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来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例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预习问题:1 从生活中找一找字母的应用。2 在数学上哪些知识我们用到了字母?请写出来,看谁写得多。3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从生活中的扑克牌、汽车牌号、交通标志、指南针等字母的应用,展开了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为新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此,我对预习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并展示了他们的预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总之,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而且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差异会更大,有的学生回家认认真真地预习,思考了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有的学生预习时敷衍了事,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怎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积极参与,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得到发展,这些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和努力改善的地方。
一、预习要因材而异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需要布置预习任务。对于一些数学知识内容多的、不容易理解的,则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熟悉内容,有了困惑和疑问,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这样使听课更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例如《循环小数》,我是这样组织学生预习的:
1 阅读课本27-28页的内容。
2 什么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请你举例说明。
3 你认为小数应分为哪几类?请说出你的理由。
4 提问: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写下来,上课时大家一起交流。
5 试一试:7.0 6 0 6 0 6、3,1415926…、8 31212…、4,05在这些小数中,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循环小数有( )。
第二天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个个争着说预习中的收获、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唇枪舌剑,在课堂上形成了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学习效果非常好。
经过长期的预习训练,学生会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获得,敢于向课本挑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长此以往,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这样的课堂,学生能积极互动起来,充满了挑战和自信,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课堂。
二、探究的知识不必预习
教材中需要探究后才得出结论的内容,没有必要安排预习,如果提前预习了,会抹杀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会只关注结果,而不去关注过程。比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课前我已给他们设计好预习提纲,但又怕上课时学生通过预习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引不起他们探究的冲动,所以我又放弃了。在课堂上以自学为主,我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探究、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大家积极动脑思考,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方法(沿着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外,他们还想出了另外的方法,思维异常活跃。我也被他们感染了,也沉浸在他们探究知识的乐趣中,陪他们一起高兴、一起欢欣,同时为放弃让孩子们预习的想法而庆幸。
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教材中需要学生预习的内容,教师不能盲目地安排学生预习,而应该给学生指定预习的具体内容、预习提纲和预习后要达到的目标。要使学生爱上预习,使预习产生效果,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预习的。
1 “读”:读教材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认真阅读,对不理解的知识可以在书上做上标记。
2 “思”:通过预习,思考一下,你弄懂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写下来。
3 “练”:完成预习提纲中的试一试,对自己的预习进行检验,有疑问的地方,听课时要重点解决。
四、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预习习惯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要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掌握预习的方法,通过及时对好的预习方法和结果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预习问题来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例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预习问题:1 从生活中找一找字母的应用。2 在数学上哪些知识我们用到了字母?请写出来,看谁写得多。3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们从生活中的扑克牌、汽车牌号、交通标志、指南针等字母的应用,展开了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为新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此,我对预习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并展示了他们的预习成果,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总之,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而且在预习后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学生差异会更大,有的学生回家认认真真地预习,思考了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有的学生预习时敷衍了事,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怎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积极参与,在不同层次上都能得到发展,这些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和努力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