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域经济 坚持办学特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ch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关于陕西理工学院的两条消息在汉中乃至陕西高校引起了震动。一条是文件《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汉中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披露,在2012年度汉中市科学技术成果奖评选活动中,陕西理工学院共获得汉中市科学技术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获奖项目内容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条是近期学生获奖的组合消息: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中,该校选送的学生设计的作品“生命方舟两栖救援医疗方舱”夺得公开组“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重新设计与应用”类金奖。3月30日在西安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竞赛中,该校派出5个队参加比赛,参赛队员不畏强手,顽强拼搏,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另外,日前刚刚结束的2013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该校学子再创佳绩,喜获2个一等奖,5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是该校继2011年之后第二次参加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首次获得一等奖。在短短的时间内一所省属高校如此高密度地获奖,既有国际奖、地方政府奖、教师获奖,还有更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奖,他们的奥秘何在?带着这个社会和众人关心的问题,我们来到了陕西理工学院,采访了该校党委书记张义明。
  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植被和古朴的建筑是陕西理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的见证,新校区和一栋栋新落成的教学、实验楼是学校近年科学发展的展示。陕西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和陕西省政府批准,2001年由原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两校的前身分别是成立于1958年的汉中大学和成立于1963年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陕西理工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在陕南及陕甘川渝鄂毗邻地区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张义明书记干练中透着稳健,侃侃而谈中透露出他带领党委一班人的治校方略和前瞻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他说,高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既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也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及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系统地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图示和实现路径,从总体上凸显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扩展,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底蕴的顶层设计。陕西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要想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大学,必须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地方高校怎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也是陕西理工学院党委一班人认真思考的问题,张义明书记谈了他们的认识。他说,首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从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出发,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二要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多作贡献,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创新基地平台建设。三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利用高校人才汇聚、学科综合的能力优势,开展全方位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参加文化建设,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的作用。
  其次,必须努力把学校办出特色。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将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这里面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是国家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不仅要继续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创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而且要引导其他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校既要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苦练内功,又要面向现代化建设需求办出特色,这是新世纪新形势下高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有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在怎样实现这些顶层设计的问题上,张书记也有他独到的思考。他说,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任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需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在四大职能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校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观念,鼓励教师重点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计划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作为修订的重点。构建了由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课程建设,提高实验课程质量和实验效率,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激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学术和科技活动;设立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由学校资助研究经费,并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尽早参与科研,接触学科前沿,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设立项目并构建专项实践体系与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大赛检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培养方案。近几年,该校学生先后有600多项、1000余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励;发表论文千余篇,取得专利50多项。目前,全校大学生参与科研立项、致力科技活动已蔚然成风,形成了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狠抓人才质量,高度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开设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核心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技能的实习实训相结合;增加课程选择弹性,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开发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和精神品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激情,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择业理念;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评价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品质素养发展情况,力争培养具有创业技能、创业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大学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结合学校特点,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企事业单位共建以提升企事业单位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战略目标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共同体,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新途径。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愿望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形势与课堂教学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生产实践与教师、学生有机结合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在战略互动合作中拓宽合作领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由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的大力提升。据美国麦可思公司对学校毕业生就业跟踪质量评估,陕西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和培养质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就业竞争力强,专业相关度高,培养过程满意,培养效果好。多年来,一大批陕西理工学院优秀毕业生进入大学、中学、全球500强企业、国家机关、科研院所,成为科技、教育和管理领域的拔尖人才。
  一般人都认为,远离都市的地方性高校有办学的先天劣势,但以张义明为班长的学校党委一班人却对这个问题有着他们自己的思考。他们认为,这类高校也有办学的优势。具体说来,有在地方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与地方的高度融合性。张书记介绍说,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汉中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学校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宽广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作为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且规模较大、优势明显、实力较强的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便是陕西理工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带动区域发展的问题上,近年来学校围绕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展生物科学研究,建立了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省级重点学科;秦巴山区动植物标本馆成为汉中市的科普基地。学校与汉中市政府合作进行的“科学发展观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水源地生态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课题获陕西省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立项,对汉水流域的水资源、水土保持、生态植被、退耕还林还草进行了系统研究;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的目标,学校结合汉中绿色中药产业的发展,积极申报并经省发改委批准,成立了汉中中药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汉中植物研究所联合,共同承担了由省上和汉中市投资460万元的汉中中药产业化建设项目。学校为汉中阳春药业公司成功策划 “金银花深加工建设项目”,获得了陕西省发改委110万元资助,该公司与学校签订厂校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学校还与有关特色企业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学校以陕西朱鹮黑米酒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洋县黑米食品开发研究所和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为共建单位,共同组建的陕西省黑色有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建设成为陕西省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之一。
  仅在2012年,学校就成功申报并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88项,经费合计1623.42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11个,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化学学院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863计划和973计划合作。横向项目362项,合同金额达3000余万元。全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406篇;获授权专利100项,4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天麻定眩片系列产品开发”等7项成果获国家部委奖励。学校与深圳嘉达高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有色隔热涂料通过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标准测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在该行业的垄断,提高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能力。学校承担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战略推进工程项目——《航空标准件专利战略研究》顺利通过验收。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在以下几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重点学科建设步伐加快。三个省级重点学科获得270万元资金支持,汉水文化学科、动物学学科获得300万元中央财政资助。推荐12人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积极推荐教授申报“三秦人才津贴”。完成“一级学科硕士点专项建设”任务,引进外校、外单位高水平师资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明显改善了研究生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将博士点建设与一级学科点建设、专业学位点建设相结合。确定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和数学为拟申报一级学科点,教育学、体育学和工科相关专业为拟申报专业学位硕士点,王永吉教授负责的“陕西理工学院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成功获批为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产业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组成功列入2012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并正式下线投产。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科技创新团队成功举办成果推介会,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从事维生素D研究的科研机构。与陕西天达航空标准件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请专利13项,转让专利2项。与汉中市科技局、汉中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了“汉中市知识产权培训会”。专利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还获得“汉中市优秀专利发明单位”荣誉称号。
  服务地方得到充分肯定。今年3月24日—26日,在“2013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期间,由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等院校进汉中”合作交流活动中,学校与地方企业签约校企合作项目3项,签约资金8.03亿元。签署的三个项目分别是:与汉中锌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的《锌冶炼过程多金属综合回收关键技术研究及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6.68亿元,针对锌冶炼过程多金属回收关键技术及其循环利用,开展低温位预热循环利用、电信车间酸雾收集系统等技术研发。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新增工业总产值15亿元,净利润1.7亿元。学校协助建立科技攻关研发平台,负责汉中锌业公司管理培训规划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学校与陕西东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的《工业余热综合开发利用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采用先进的余热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技术实现对工业余热的回收再利用,在工业节能开发和市政类民生工程建设上均实现了科技创新,学校负责为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提供方案设计、技术及人才支持。学校与陕西春光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针对食用植物油、木本干果油系列产品、生物质能源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研发,学校为该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提供方案设计、技术支持。陕西理工学院积极服务社会的科技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中共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在媒体刊发署名专文,对该校服务地方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谈起本次获得汉中市科学技术奖的12个获奖项目,张书记介绍说,这些项目全是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节能环保型合成树脂幕墙系统新材料及应用”,“天麻及其产品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汉中盆地水稻土养分供给能力研究与应用”、“陕西柑橘资源及产业化开发研究”等几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都是致力于解决汉中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瓶颈问题。听着张书记如数家珍的介绍,我们可以想见他和他所带领的这届班子在这项工作中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五大工程助推学校发展。谈起学校的全面发展,综合办学实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张义明书记强调,今年学校全面实施“五大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体来说,就是——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抓好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实施“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凝练学科方向,加大科研力度,拓展服务领域,全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搭建平台,吸纳人才,落实“汉江学者”计划,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汉江学者计划,聘任汉江学者24人,双聘教授1人,推荐申报“三秦学者”3人,引进博士百余人;实施“校园建设工程”,加快校园基本建设步伐,打造总体功能布局科学、学科资源配置合理、办学效益突出、管理服务高效的校园新格局;实施“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力争取得新成效。
  提及对未来的设想,张义明满怀信心地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系列论述,给我们指明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更要以“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责任感、拖不得的紧迫感”,以敢闯敢干的探索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的辉煌!我们的“理工梦”是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奋斗,使陕西理工学院成为陕南绿色产业研发中心,陕南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研发中心,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思想库、人才库、资料库,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养生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逐渐兴起。文章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终南山地区养生旅游市场从供应商、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产品和现有竞争者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养生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波特五力模型 养生旅游 终南山地区  本文为西安市社科基金专项课题“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XF301)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不适应体现在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文章探讨当今企业对会计职业能力的需求结构,从中分析目前的教育模式与该需求框架存在的差距,并结合中专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指明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到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式创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实践 职业能力需求 会计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摘 要]随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不断上升,高校行政化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学术权力回归是迫切的、必要的。本文从当前中国高校中出现的学术组织科层化和“双肩挑”两种突出现象出发,以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为视角,分析了学术权力回归的阻力,即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两种阻力,并尝试探索克服这些阻力:营造学术文化氛围;独立设置高校学术组织机构;缩小收入差距是学术权力回归的应循之路。   [关键词]学
期刊
[摘要]语音是语言教学和交际的基础,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幼师专业本科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英语语音基础,语音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对待英语语音课的态度和如何开展语音教学三方面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较差,语音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希望能够开设语音课,系统学习语音,从而改善英语语音面貌,提高大学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N学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项目化设计课题组立足陕西计算机行业的实际情况,与企业共同研究该课程的学习(工作)项目及其下分解的学习(工作)任务,并探寻实施的最佳途径,通过实践在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 项目化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引 言  行动导向课程是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的课程,是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统一的
期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广大师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近日,西北大学在师生中大力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  为使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党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要求着力引导师生深刻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把实现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其次要求
期刊
英国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近日发布亚洲大学排行榜,成立仅22年的香港科技大学位居榜首,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第二。QS分析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重创,东西方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也体现在大学排名中。过去5年,全球前200所大学中亚洲的大学增加了17%,全球前50所大学中有11所在亚洲。QS总监本·索特表示,西方国家财政吃紧为亚洲大学迅速吸引世界最优秀的师资和学术精英
期刊
【摘 要】考虑到欧洲古典音乐当时的时代背景,通过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绘画赏析、舞蹈赏析、文学赏析等多元化的课程安排,从各个领域全方位地了解古典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又达到对音乐作品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从而取得较为良好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古典音乐 严肃音乐 文学赏析 舞蹈赏析 绘画赏析  本论文为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SGH10171。课题名
期刊
【摘 要】琵琶通过其优美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秦腔艺术的表现力,起到了其他乐器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成为秦腔伴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  【关键词】秦腔 琵琶 演奏特性  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弹拨乐器,被誉为“弹拨乐器之王”。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在演奏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不同情感声音,被广泛应用于民族戏曲艺术的伴奏之中,成为戏曲乐队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之一。研究探讨琵琶
期刊
《诵古诗 学汉语》是王作良编著的对外汉语选修课教材,最近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又一力作,是书将中国古典诗词全面通俗地译介出来,这在当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中是不多见的。它将架起中国古典诗词与英美语言之间的桥梁,架起中西文化交融的桥梁,架起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  王作良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教学、唐宋诗词研究等。大学时代攻读英语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