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整合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lee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对这一适应新课改而诞生的实验教材的整合运用。
  一、苏教版教材内部整合
  新课标的价值取向变语文课程的统一和求同为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变语文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变语文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同时,新教材的信息量(仅课文就增加了近一倍)如此之大,而语文课己减少到每周四课时左右。这就对教师的教法在不能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的情况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做一个教材的被动接受者,而要不拘泥于教材,做一个教材的整合者。对于既定的课程内容,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材作适宜的“剪裁”,依据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观念转变。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以精读某些单元、篇章,也可以略读某些单元、篇章,甚至可以重新整合教材、重新调整教材课文的篇章,整合成新單元;对选学内容或自读课文大胆科学地取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苏教版教材的整合使用,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强化专题板块意识,对部分篇目进行“捆绑式”教学。但这里所说的板块意识,并不单纯指苏教版教材的人文板块,还兼顾知识和能力板块。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用“专题”取代了原来的“单元”,如必修一的教材分为“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确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安排文章。苏教版教材按主题来分,其实就是以选文的思想内容上的共性为标准来筛选、组合,更多地强调了语文肩负的思想教育的使命。
  二、教材与读本及课外课程资源的整合
  新课改倡导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把教材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苏教版高中语文的课程资源,不只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还包括与之配套的《高中语文读本》及其它课外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由单一性向丰富性的转变可以鼓励师生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多种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积极选择和开发课外、校外各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形成科学的价值观。高中语文教学重视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而苏教版的《高中语文读本》是课内知识迁移和延伸的指南。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语文读本》,就不难发现,几乎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延伸点。这样就能较好地把课内知识同《语文读本》阅读科学地结合起来,既扩充教学容量,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科书和读本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不同的是,教材是例子、是示范。通过教材的精讲和系统训练,可以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从精读教材方面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独立阅读读本,让教材变成读本的向导,即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这个“点”去带动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同时教材这个“点”也得以强化,从而带动整个的阅读“面”,通过对接教材与读本及其他课外的某些篇章,达到赏析激趣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摘录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诗作;在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可以让学生课外去阅读《故都的秋》,从而感受郁达夫散文的风格。
  三、教材与生活的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鲜活的资源。当课程与社会生活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拓展,给学生以无尽的启迪。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利用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借助媒体呈现教材,从可视、可听、可感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在必修三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的教学中,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主义与接纳这三个板块,教师可以结合《视野》和互联网上都曾报道过的在中国有着40多年历史、售价仅20多元人民币的球鞋回力鞋渐为国人冷落,近来却成为欧美人士争相购买的畅销货这样的生活实例。据报道,法国人派特斯巴斯坦3年前在上海街头无意中发现了回力鞋,并把它推广到海外。当初签署协议时,中方代表还对这名老外报以怀疑的目光,因为在地摊上廉价到12元一双、已淡出人们视线多年的“古董”,一名老外竟然想到国外卖上50多欧元。当时也没人会想到,3年后,这双鞋在欧洲会火。为何中国自己生产的地道的中国货,在中国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一旦到了外国人手中,却变得如此时髦和畅销,甚至能卖个高价钱?此外,还有像百雀羚、海军衫的回归,等等。所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我们都可以拿来探讨,作为这个单元三个板块教学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去感受、体验。
  如必修五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教师可以在“如泣如诉”专题的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斯人已去,此情长驻”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先来说说生活中类似的感觉,然后让他们来构画:你打算如何来写这样一种感受,采用何种写法,能不能借鉴该板块里的选文的一些写法?这样由书本结合生活的整合的教学思路,既能让学生从好的文本的范例作用中认识到学好课文的重要性,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从“象牙塔”中走出,关照生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体会,才能面对多彩的生活,经自己的笔触如实再现生活,观照生活。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篇好的作文,事实上就是生活积累的结晶。
其他文献
  目的:从患者证候学、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血压变化等方面评价益气升陷活血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本方案的安全性。   方法:将入选的30
阅读理解型问题主要是提供新颖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获取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阅读理解型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内容丰富,有代数方面的、几何方面的,甚至是学生目前没有接触过的高中数学内容。虽然背景各不相同,但问题的层次仍在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之内。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在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中蕴含着某些规律、信息、数学思想方法或一些新的规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归
摘 要: 本文从几何的角度解答2011年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文专类)的试题。由函數满足的不等式推广得出两条函数曲线的公切线, 并运用公切线简洁地解答了导数计算问题, 另外运用曲线凹凸性和抛物线极值研究了其它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数学竞赛 凹凸性 公切线    对文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应更多放在对数学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方面,而对数学知识及方法的掌握要求与熟练程度,均不应列为重点.无论是弘扬数学文
  目的 通过观察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骨痂生长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验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内部中成药制剂特制接骨丸的止痛、促进骨折愈合及促进髋关
摘 要: 素质教育历来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强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创新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内涵,进而指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现状 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一个全民性的话题,横亘在我们面前,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从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人为本,变“教书”为“铸魂”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来打造打造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那如何打造好自己的历史教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呢?我谈谈
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这是对文化的极大尊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社会文化的孵化器,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其中学校美术文化是“文化立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美术教师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可以从哪些方面积极参与构建学校美术文化呢?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摘 要: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反映某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语文课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兼顾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展现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 文化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