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活化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qi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血肉相连。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拿着语文课本走进课堂,一学期的语文课,就是翻来复去的学这本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该怎样去做呢?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做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发参与热情,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亲近感,使学生明白书中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俗话说:要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应该自已去亲自尝尝,同样,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是如此。例如:《秋天》一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秋天画:又高又蓝的天,黄澄澄的稻子,秋风吹来,黄叶飘落,燕子南飞。如果仅限于语言文字,低年级的学生感受不大,在教学这课时刚好是秋天,不妨带着学生出去体验一下生活,领略外边的风景,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已看到的景色。这样,不需要老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就会体会深刻,回味无穷。
  二、让课堂“动”起来
  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能充分地调动起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采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课文中的有关情节的方法,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便是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之一。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会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让学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例如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如:掰、找、扔、摘、捧、追等,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正确理解。具体可以这样操作:教师先要求学生各自在座位上做这些动作,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位学生手上拿着“桃子”、“玉米”、“西瓜”等学具,另一位学生戴上小猴子的面具,扮演小猴子去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摘西瓜、抱西瓜,追小兔,最后小猴子空手而归,表演出十分扫兴的样子。学生看完这些精彩的表演后,既加深了对“扛、捧、抱”等动词的准确理解,又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再如教学《乌鸦喝水》时,词句教学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形象中体会词语的意思。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乌鸦“到处找水喝”中的“到处”一词,可先让一名学生戴上乌鸦的头饰扮演找水喝的乌鸦,教师进行启发渲染:“现在你就是课文中那口渴的乌鸦,你该怎样找水喝?”学生扮演乌鸦飞到这儿,飞到那儿。接着老师问学生:“这只乌鸦是怎样找水喝的?”使学生认识“到处”的意思就是到了许多地方,然后老师又问扮演乌鸦的学生:“你在找水喝的时候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会说:“我口渴得很,找不到水非常着急。”最后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乌鸦着急的语气来。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传神的表情,掀起一次次的课堂小高潮。学生对表演的浓厚兴趣也进而转化为学习语文的极大热情。
  三、解放学生思想,让语文课堂中的生命之花色彩缤纷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在自主发展中成熟。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在课堂上曾有一位老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雪化了,变成水;有的说,雪化了,变成泥巴;而有个学生却说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很明显地充满着智慧吗?他的回答不正如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很富哲理性。可是根据标准答案,孩子的这种回答是要得零分的,如果那样的话,孩子的创造性常常就这样被死板的答案扼杀了!还有一位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树上有十只小鸟,用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有的学生说,还有九只;有的学生说,树上一只小鸟也没有,这是因为其他的鸟听到枪声后吓飞了;可有一位学生却这样说,树上还有两只鸟,因为一只聋哑的小鸟没有听到枪声仍在树上,另一只没有长齐羽毛的小鸟被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显然,后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啊!难道我们能说“雪化了,变成了春天”和“树上有十只鸟,打掉一只,还有两只”这种答案是错误的吗?不,我们应该给予这两位同学的答案打上满分,同时鼓励其它同学发挥想象,找出符合情理的不同答案。只有这样,课堂中的生命之花才能开得更旺,色彩更加绚丽!
  总之,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初步实施探究式学习,以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 探究式学习  一、探究式学习要体现方式的多样化,做到常改常新  提到探究式学习,我们往往局限于学生的小组讨论、学生答疑或学生搞一些相关性的社会调查。探究式
分析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因素表明,在设计钻孔抽放瓦斯参数时,以合理确定钻孔布置间距最为重要。提出了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并根据钻孔瓦斯流量衰减规
摘要: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席谈吐,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掌握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会运用语言艺术,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达到完美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摘要:凡是从小学低年级教至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想:低年级时,学生上课发言踊跃,积极性较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到了高年级,课堂往往就变的安静了,课堂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舞台”,更多的学生成了“观看者”。  那么,教师应如何组织课堂争论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创设争论的条件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
摘要: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科学的思考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程序设计。  一、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
摘要:本文论述了猜读法的提出 猜读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猜读尝试着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尝试着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思想,力求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 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猜读教学  一、猜读法的提出  1.阅读教学现状之反思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文章亲密接触的过程。教师应当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感知文本,思考文本;不能以教师的阅读结果(
日前,海南省三亚市财政局印发了《三亚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参照该标准,办公用房装修的间隔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10年;在办公室家具配置方面,正处级领导每人不超过80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及判断淋巴结转移能力的价值。   方法:   对61例136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和17枚颈部淋巴结行二维及弹性
摘要:在幼儿教育课堂教学中,恰当准确地运用电教媒体这一手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和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愉快地获取大量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的许多课程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内容,如何将这些熟知的内容讲出新意,使幼儿在熟知的基础上接受到新的知识,以此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常规教学中不易掌握的难点。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较好地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促进幼儿学习有效性的提高。在平时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小学教材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于一身。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感受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利用朗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