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德困生的存在,这些学生不但耗费了老师许多精力,还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整体风貌。老师对这样的学生绝不能放弃,而应该放下成见,降低要求,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他们,多一点表扬,多一点关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德困生 教育心得
每个班级都有德困生,这是一些思想品德上有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比较差,经常违反班规,欺负同学等。这样的学生自然不受师生的欢迎。然而,德困生和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需要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如何使这些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呢?教育,不妨从宽容开始。
一、多一点宽容,抚慰学生的“玻璃心”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以爱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当我们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时,总是因为他们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气不打一处来。比如,两个学生闹事,老师的矛头总会不自觉地指向问题学生。的确,这些孩子容易犯错误,但轻率地定性其实是不公平的。要知道,这些孩子的内心往往是敏感的,面对老师过多的指责,容易使孩子把自己看扁,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因此,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要多一点宽容,抚慰他们易碎的“玻璃心”。
小赫,在班级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炸药包,一旦发脾气就会对着桌子、椅子“拳打脚踢”,进而对同学拳打脚踢。当老师找他谈话时,他高兴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情绪激动时对老师也骂骂咧咧。诚然,这样的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任课教师对他诸多抱怨,年轻的班主任也束手无策。当我们德育处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决定协助正副班主任一起教育这个孩子。首先,与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对这样的孩子多一点宽容。其次,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的哪怕是再小的事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置之不理。再次,对孩子不能抱怨,对家长更不能抱怨,一定要平心静气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德育处单独找孩子多次谈心,当我们得知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不要打他时,我们不禁感触良多,看来火爆的脾气与家庭脱不了干系。我们和班主任一起接待了家长,那天,孩子又无故推同学,理由:我就是看他不舒服。我们与家长相约见面,家长进了教室不问青红皂白就先给了儿子两个大耳刮子,在班主任的阻止下才很不情愿地来到德育处。怎么办?家长的教育肯定是大有问题,但我们不能抱怨家长,而是要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我们沟通时以“孩子的心愿”为切入点,家长初次听到孩子的心愿时很惊愕。在此基础上,我们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孩子很多时候犯错是克制不了自己,那么家长先要做好表率,努力克制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孩子学会克制。家长还算是个聪明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误,承认自己过于急躁。最后,老师、家长与孩子约定,只要孩子每天做到不惹事就是最大的进步,每天向家长、老师汇报一次。孩子听到这个简单的要求时还有点半信半疑,看到不像是开玩笑,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降低要求,放下所有成见,以一颗宽容心对待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没有那么“可恶”,孺子还是可教的。
二、多一点表扬,唤起学生的责任心
美国教育家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在研究孩子的积极教育,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通过鼓励和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孩子进步。德困生最缺少的正是那一个鼓励或一句表扬。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绝不能吝啬表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无限放大,让他知道老师一直在关心他,唤起学生的责任心。
就拿小赫来说,要彻底改变他惹是生非的毛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反之,短期内很有可能会出现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当他又一次犯错的时候,不在全班面前批评他,而是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同时要及时抓住孩子身上的优点,用表扬束缚他蠢蠢欲动的手脚。比如赫喜欢看课外书,就让他管理班级图书角,培养他的责任心。看,赫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图书,他把图书角管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他的劲头更高了。孩子有了事做,体会到了价值感,自然就会很开心。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赫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语言文明多了,与同学间的摩擦事件变少了,在班级也有了几个玩得不错的同学。由此,我们相信,用表扬代替指责,用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孩子一定会朝着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前进。
三、多一点关爱,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问题学生更渴望老师的关注,所以,老师就要用这一份关爱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小奕,曾经用笔戳人的眼睛,任意躺在地上……可以说“无恶不作”。班主任想尽了各种办法,但都无济于事。有一次班主任无意中看到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那两个拥抱,突然明白:其实这个孩子是有爱的。于是,班主任把他当好孩子来对待,让他帮老师数本子、理试卷、把老师的东西送到办公室……当班主任把这些原本交给好孩子做的事情交给奕时,发现,所谓的“坏孩子”有了老师的关注,他会更用心地做,也能做得很好。班主任偷偷跟他说:“好好干,老师下学期让你做语文课代表。”孩子笑了,走路都一蹦一跳的。以前,奕总是故意弄坏同学的笔,有时借了也不肯还。可现在,有同学订正没有带笔,他都会主动说:“我借给你!”一个“无恶不作”的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
看来,换一种方式,温柔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友善地回报我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的心弦,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让他在教育的细微处,体察到老师的一片苦心,从而化为前进的动力。
对德困生,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宽容、表扬、关爱,让孩子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德困生 教育心得
每个班级都有德困生,这是一些思想品德上有偏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成绩比较差,经常违反班规,欺负同学等。这样的学生自然不受师生的欢迎。然而,德困生和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需要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如何使这些学生得到健康成长呢?教育,不妨从宽容开始。
一、多一点宽容,抚慰学生的“玻璃心”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只有以爱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当我们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时,总是因为他们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气不打一处来。比如,两个学生闹事,老师的矛头总会不自觉地指向问题学生。的确,这些孩子容易犯错误,但轻率地定性其实是不公平的。要知道,这些孩子的内心往往是敏感的,面对老师过多的指责,容易使孩子把自己看扁,造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因此,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要多一点宽容,抚慰他们易碎的“玻璃心”。
小赫,在班级里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炸药包,一旦发脾气就会对着桌子、椅子“拳打脚踢”,进而对同学拳打脚踢。当老师找他谈话时,他高兴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情绪激动时对老师也骂骂咧咧。诚然,这样的孩子是不讨人喜欢的,任课教师对他诸多抱怨,年轻的班主任也束手无策。当我们德育处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决定协助正副班主任一起教育这个孩子。首先,与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对这样的孩子多一点宽容。其次,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的哪怕是再小的事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置之不理。再次,对孩子不能抱怨,对家长更不能抱怨,一定要平心静气地与家长沟通,了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德育处单独找孩子多次谈心,当我们得知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不要打他时,我们不禁感触良多,看来火爆的脾气与家庭脱不了干系。我们和班主任一起接待了家长,那天,孩子又无故推同学,理由:我就是看他不舒服。我们与家长相约见面,家长进了教室不问青红皂白就先给了儿子两个大耳刮子,在班主任的阻止下才很不情愿地来到德育处。怎么办?家长的教育肯定是大有问题,但我们不能抱怨家长,而是要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于是我们沟通时以“孩子的心愿”为切入点,家长初次听到孩子的心愿时很惊愕。在此基础上,我们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孩子很多时候犯错是克制不了自己,那么家长先要做好表率,努力克制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孩子学会克制。家长还算是个聪明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误,承认自己过于急躁。最后,老师、家长与孩子约定,只要孩子每天做到不惹事就是最大的进步,每天向家长、老师汇报一次。孩子听到这个简单的要求时还有点半信半疑,看到不像是开玩笑,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降低要求,放下所有成见,以一颗宽容心对待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没有那么“可恶”,孺子还是可教的。
二、多一点表扬,唤起学生的责任心
美国教育家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在研究孩子的积极教育,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通过鼓励和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孩子进步。德困生最缺少的正是那一个鼓励或一句表扬。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绝不能吝啬表扬,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要无限放大,让他知道老师一直在关心他,唤起学生的责任心。
就拿小赫来说,要彻底改变他惹是生非的毛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反之,短期内很有可能会出现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当他又一次犯错的时候,不在全班面前批评他,而是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同时要及时抓住孩子身上的优点,用表扬束缚他蠢蠢欲动的手脚。比如赫喜欢看课外书,就让他管理班级图书角,培养他的责任心。看,赫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图书,他把图书角管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抓住机会进行表扬,他的劲头更高了。孩子有了事做,体会到了价值感,自然就会很开心。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赫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善:语言文明多了,与同学间的摩擦事件变少了,在班级也有了几个玩得不错的同学。由此,我们相信,用表扬代替指责,用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孩子一定会朝着我们希望看到的方向前进。
三、多一点关爱,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更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问题学生更渴望老师的关注,所以,老师就要用这一份关爱激励学生的进取心。
小奕,曾经用笔戳人的眼睛,任意躺在地上……可以说“无恶不作”。班主任想尽了各种办法,但都无济于事。有一次班主任无意中看到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那两个拥抱,突然明白:其实这个孩子是有爱的。于是,班主任把他当好孩子来对待,让他帮老师数本子、理试卷、把老师的东西送到办公室……当班主任把这些原本交给好孩子做的事情交给奕时,发现,所谓的“坏孩子”有了老师的关注,他会更用心地做,也能做得很好。班主任偷偷跟他说:“好好干,老师下学期让你做语文课代表。”孩子笑了,走路都一蹦一跳的。以前,奕总是故意弄坏同学的笔,有时借了也不肯还。可现在,有同学订正没有带笔,他都会主动说:“我借给你!”一个“无恶不作”的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这难道不是爱的力量吗?
看来,换一种方式,温柔地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友善地回报我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触动他的心弦,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让他在教育的细微处,体察到老师的一片苦心,从而化为前进的动力。
对德困生,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宽容、表扬、关爱,让孩子在爱中自尊、在爱中自信、在爱中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