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喜欢游戏,就如同他们渴望阳光和空气那样自然。正如马卡连柯所描写的:“游戏在这时期仍是儿童的主要工作,是最能吸引他们感兴趣的事。”游戏更是他们一日活动的主旋律,也是发展协作能力的最好渠道。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与人合作、共同相处,是幼儿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对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好处。
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此争吵不休。如:在表演游戏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幼儿不喜欢扮演大灰狼、狐狸等反面角色,而且还会发现好几名幼儿都想扮演同一角色,为此争执不休,而耽误表演时间等等。孩子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自然而真实地暴露了他们在友好协作方面的弱点,那么教师正好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对孩子进行观察了解,并进行相应的教育,重视对幼儿协作行为的培养,让幼儿在协调合作中既达到自己游戏的目的,又学会协作的技巧。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游戏,培养他们的协作行为:
一、创设交往环境,体验合作的乐趣
幼儿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幼儿园里不同内容的区角,如娃娃家、理发店、医院、商场、表演区、益智区等,能让幼儿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活动和交往;区角中琳琅满目的材料,如各种商品、形象的理发用具、娃娃家的炊具、医生的听诊器、表演区中的头饰等,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我就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引发合作行为的产生,使幼儿在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中,不知不觉去尝试合作,让幼儿身处其中,受其熏陶,感受到合作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过程、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是一种交往的有力武器,从而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二、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
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的一种暗示。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可尝试让幼儿自行制订游戏规则。如在娃娃家,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好,确定各自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和妈妈、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协作。这样在游戏时,他们渐渐地抛弃了个体游戏,向协作交往游戏发展。 “爸爸、妈妈”只能由两个小朋友来担任,那剩下的小伙伴会很愿意地当“娃娃”,并会很听从“爸爸、妈妈”的吩咐。这样就会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更规范。
三、合理利用游戏,教会幼儿友好协作的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 3-6岁的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他们通常喜欢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意愿,如在玩玩具时,有的小朋友需要一块积木,他一不向老师请求,二不向同伴打招呼,而是直接拿走其他小朋友的积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设置情境,教幼儿懂得使用交往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教会幼儿一些游戏中的礼貌用语,如“请你给我一个×××”,并督促孩子在游戏中加以运用。除了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外,还要在游戏中循序渐进地教一些互相谦让、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为此,我认为可以教两人如何玩一个球、一只圈,二三人如何共同看一本书,几个人如何共同玩一盒玩具等,使孩子们懂得在玩具少的情况下,积极的表现应是如何使用少量的玩具,进而达到共同娱乐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减少限制性的要求,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使大家玩得更愉快。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境,帮助幼儿逐渐懂得了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会了合作。
四、教师主动加入游戏,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
教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表演游戏《小熊请客》,有一组小朋友少了一个人,没人当狐狸,于是我就充当了这一角色。表演时,我加上各种动作、表情,其他小朋友受到感染,也不由自主地加上了动作、表情,我们之间协调合作得很愉快。等到第二次游戏时,就有小朋友主动要与我交换角色,我们再次进行表演,协调合作,也就不会出现没人演的情况。
有的孩子因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运动。独自玩了一会儿后,感觉没趣,就站在一旁看其他同伴玩,看着别的同伴跑上跑下,眼里会露出羡慕的眼神。于是在游戏中,我会经常有意识地选择这些小伙伴跟我一起玩,如一起滚球、扔球,我作袋鼠妈妈,他作袋鼠宝宝,一起靠着往前跳,手拉手做拉锯游戏等。让他们先来间接地感受一下在一起玩时地快乐,然后让他们也来选个小伙伴尝试一下,这样几次下来,他们就觉得协作游戏比单独游戏更生动、更有趣,慢慢地进行协作游戏的自愿者越来越多,他们会说“我要和ⅹⅹ一起玩”、“和ⅹⅹ一起玩真开心”,感受到了协作的快乐。
总之,培养幼儿的友好协作关系是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游戏教育是培养幼儿协作意识、协作精神、协作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具体形象的行为准则,体验到是非的爱憎情感,根据已知的道理去实践,并依靠意志的帮助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得知,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适时地、有效地参与指导,以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协作能力的发展,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此争吵不休。如:在表演游戏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幼儿不喜欢扮演大灰狼、狐狸等反面角色,而且还会发现好几名幼儿都想扮演同一角色,为此争执不休,而耽误表演时间等等。孩子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时自然而真实地暴露了他们在友好协作方面的弱点,那么教师正好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对孩子进行观察了解,并进行相应的教育,重视对幼儿协作行为的培养,让幼儿在协调合作中既达到自己游戏的目的,又学会协作的技巧。在游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游戏,培养他们的协作行为:
一、创设交往环境,体验合作的乐趣
幼儿只有在交往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幼儿园里不同内容的区角,如娃娃家、理发店、医院、商场、表演区、益智区等,能让幼儿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活动和交往;区角中琳琅满目的材料,如各种商品、形象的理发用具、娃娃家的炊具、医生的听诊器、表演区中的头饰等,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我就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引发合作行为的产生,使幼儿在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中,不知不觉去尝试合作,让幼儿身处其中,受其熏陶,感受到合作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过程、合作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是一种交往的有力武器,从而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二、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
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的一种暗示。为了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可尝试让幼儿自行制订游戏规则。如在娃娃家,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好,确定各自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和妈妈、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协作。这样在游戏时,他们渐渐地抛弃了个体游戏,向协作交往游戏发展。 “爸爸、妈妈”只能由两个小朋友来担任,那剩下的小伙伴会很愿意地当“娃娃”,并会很听从“爸爸、妈妈”的吩咐。这样就会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更规范。
三、合理利用游戏,教会幼儿友好协作的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 3-6岁的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他们通常喜欢用行动表明自己的意愿,如在玩玩具时,有的小朋友需要一块积木,他一不向老师请求,二不向同伴打招呼,而是直接拿走其他小朋友的积木。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设置情境,教幼儿懂得使用交往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教会幼儿一些游戏中的礼貌用语,如“请你给我一个×××”,并督促孩子在游戏中加以运用。除了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外,还要在游戏中循序渐进地教一些互相谦让、共同使用玩具的方法。为此,我认为可以教两人如何玩一个球、一只圈,二三人如何共同看一本书,几个人如何共同玩一盒玩具等,使孩子们懂得在玩具少的情况下,积极的表现应是如何使用少量的玩具,进而达到共同娱乐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减少限制性的要求,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使大家玩得更愉快。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境,帮助幼儿逐渐懂得了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学会了合作。
四、教师主动加入游戏,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幼儿
教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表演游戏《小熊请客》,有一组小朋友少了一个人,没人当狐狸,于是我就充当了这一角色。表演时,我加上各种动作、表情,其他小朋友受到感染,也不由自主地加上了动作、表情,我们之间协调合作得很愉快。等到第二次游戏时,就有小朋友主动要与我交换角色,我们再次进行表演,协调合作,也就不会出现没人演的情况。
有的孩子因性格内向,不太喜欢运动。独自玩了一会儿后,感觉没趣,就站在一旁看其他同伴玩,看着别的同伴跑上跑下,眼里会露出羡慕的眼神。于是在游戏中,我会经常有意识地选择这些小伙伴跟我一起玩,如一起滚球、扔球,我作袋鼠妈妈,他作袋鼠宝宝,一起靠着往前跳,手拉手做拉锯游戏等。让他们先来间接地感受一下在一起玩时地快乐,然后让他们也来选个小伙伴尝试一下,这样几次下来,他们就觉得协作游戏比单独游戏更生动、更有趣,慢慢地进行协作游戏的自愿者越来越多,他们会说“我要和ⅹⅹ一起玩”、“和ⅹⅹ一起玩真开心”,感受到了协作的快乐。
总之,培养幼儿的友好协作关系是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对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游戏教育是培养幼儿协作意识、协作精神、协作能力的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具体形象的行为准则,体验到是非的爱憎情感,根据已知的道理去实践,并依靠意志的帮助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得知,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适时地、有效地参与指导,以利于更好地促进幼儿协作能力的发展,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