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设计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然是一种活动,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情境,要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产生一种满足、快乐、自豪、自信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数学情境一般有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几种类型。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情境设计
  
  教师为学生的成功学习设计良好的环境,这种人为设计的教学环境,我们称之为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情境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想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关注和积极探索数学情境的设计,积累了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望同行指正。
  一、数学情境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已表明,学生对学习具有如下三个显著倾向:1.对处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感兴趣;2.对掌握主动权的知识很感兴趣;3.对学习具有鲜明的情感。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要特别注意这三点,要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处于一种自主探索知识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果子的成功之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产生自我激励、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并使其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数学教学情境的几种类型
  1.数学问题情境
  即通过一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要求,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如在“负数的引入”一节,可设计如下情境: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回答得0分;每个队的基本分都是0分。四个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每个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你是怎么表示的?与同伴交流。
  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学生大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急切地想给每个队打分。但是有的队答错的题比答对的题还要多,他们得多少分?应如何表示?学生们陷入了认知冲突,这时负数的引入已水到渠成。
  2.数学故事(或数学历史)情境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赞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在设计数学教学情境时,可充分挖掘数学史料,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数学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节时,可以向学生讲这样一则故事:如果在宇宙除了人类还有其他文明,人类应如何同他们交流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勾股定理最能代表人类的文明。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文明的话,接收到这个信息,他们就会向人类发出回应。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肯定会急切地想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从而为学习新课作好了铺垫。
  3.实验情境
  根据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是使他们去动手操作。通过设计的实验,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等活动,把数学知识内化,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如在“圆周角”一节中,可设计实验情境如下: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1)作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2)再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的圆心角;(3)分别量出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4)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是否还有上面的结论?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已能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的关于圆周角的结论,即一条弧所夹的圆周角是它所夹圆心角的一半。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证明了,课堂引入自然顺畅。
  4.活动情境
  即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或游戏,构建数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情趣。如学习完“有理数的运算”一节,如何对学生进行运算能力的训练?如果做大量枯燥的计算题,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24点”的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有理数的运算,也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例子很多,如果我们能创设出一个好的数学情境的话,可以说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多思考,细心总结,不断积累,逐渐优化,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书臣《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绿色教育”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是一种在良好的物质、心理、人际环境下的教育,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是指充分发挥教学民主的,学生积极参与的,不断有新见解、新思维、新方法孕育产生的生机勃勃的物理教育,它有别于死气沉沉的、照本宣科的、一言堂式的“灰色”的物理教育。“绿色的物理教育”与“灰色的物理教育”的分水岭,就在于
期刊
摘 要:“等效假设”是解决化学试题的常用方法,它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本文就这五种方法解题分别举例作出了说明。  关键词:高中化学 等效假设 解题    等效假设是一种解题思维模式,它是指以效果相同出发,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或设想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解题中常见的“等效假设”包括极端假设法、过程假设法、转向假设法、赋值假设法、中值假设法,这些方法
期刊
新课改后,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热潮,以“高效课堂”作为改革方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先学后教”的核心就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在小学中,尝试使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对推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就针对“先学后教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课标》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转变即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同时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是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大幅度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寓教于乐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想方设法提升课堂的可
期刊
在新课改中,我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以新课改的实施为契机,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
期刊
摘 要:课改,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然而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让新理念走进课堂,如何让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从而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有效性 教学     伴随着课改的实施,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期刊
摘 要:作文教学应该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表达能力。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丰富情感,开拓创作的源泉;二要鼓盛学生广泛阅读,积累词句,厚积薄发;三是要求学生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四是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反复推敲,精雕细琢;五是教师要及时评价,激励导航。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怕写作文成了学生的“顽疾”,许多教师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期刊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了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这无疑要求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能力培养     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教师自觉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教
期刊
语文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引起了一场场课堂教学大讨论、大变革,但无论怎样,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导入的“有效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可以设置悬念,扣人心弦,使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例如:我在讲授《在烈日和暴雨下》导入时,首先提问:同学们,
期刊